恒丰银行董事长辛树人: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2024年03月06日10:48    作者:辛树人  

  意见领袖丨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辛树人‘恒丰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对中小银行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影响,中小银行发展面临多重挑战,经营出现分化,少部分中小银行积累了一些风险。恒丰银行作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央地协同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凤凰涅槃,成为全国改革化险、稳健发展的典型范例。当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小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力量,要强化使命担当,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恒丰银行市场化改革实践探索

  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多方协同合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恒丰银行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恒丰银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平稳应对多次重大风险挑战,关键在于党的坚强领导。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深刻把握经济金融运行规律,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协调联动、通力协作,为改革重组提供了重要保障。地方党委政府主动担当、履行属地责任,确定改革重组大方向,主导确定和推动方案落实,协调省级财政出资,提振战略投资者入股信心。股改建账后走上稳健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以党的领导统领各方面工作。恒丰银行将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将党委研究讨论作为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制定落实党委研究决定事项清单、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及负面清单“三张清单”,执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体制,使党的领导融入全行战略规划、改革发展、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锚定战略指引,确立特色发展方向。差异化、特色化是中小银行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恒丰银行成功重组后,坚持用新发展理念谋划未来发展之路,提出“建设一流数字化敏捷银行”新五年战略,以“数字化转型”“敏捷组织建设”为两大战略先导,通过“做实基础、做优主业、做大零售、做强本土、做细成本”五大战略支柱,配套制定十大行动方案,搭建起具有恒丰特色的“2510”新五年战略体系,实现了经营发展的跃迁。坚持“做实基础”,按照“扩容、巩固、优化、提质”方针,客群规模与质量不断提升。坚持“做优主业”,把握“稳总量、优布局、补短板、提效能”主线,资产规模从重组之初的1万亿元增长到1.4万亿元,贷款增幅达83%,居股份制银行前列。坚持“做大零售”,突出“客群、业务、创新”三大重点,理财子公司、私人银行专营机构、资金运营中心相继获批开业,核心指标加速增长。坚持“做强本土”,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山东省内基本盘不断稳固,2023年山东省内新增贷款投放占全行近四成。坚持“做细成本”,围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成本收入比降至合理水平,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回归本源,提高服务实体质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企业的发展定位,平衡好金融功能性与营利性的关系,将金融资源更多集聚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探索中小银行自身高质量发展之路。主动融入国家重点战略,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方案,加大对京津冀区域重点领域资金支持力度,支持长江流域中心城市发展,全行八成以上存量贷款投放在沿黄、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强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持续优化先进制造业企业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积极运用碳减排等货币政策工具扩大绿色信贷投放,持续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2023年末全行绿色贷款余额较2019年末提升8.5倍,涉农贷款突破1500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3.69%,全行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提升居股份制银行前列,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与此同时,全行经营质效也大幅提升,营业收入从重组之初的137.6亿元增长到252.7亿元,净利润增幅7.57倍,增速均居股份制银行前列,呈现出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突出改革引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发挥改革突破引导作用,将改革动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治理能力、市场竞争力。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明确风险基调和风险偏好,以“前台管风险,中后台谋发展”的理念,严格授信全过程管理,提升风险主动防控能力。全行不良贷款率连续20个季度下降,2018年以来新发放贷款业务不良率控制在0.23%的较低水平,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把管理变革作为效率提升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扁平化管理,持续优化重点业务、管理、决策流程,业务办理效率提升50%以上。把数字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对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谋划“四层、两端、一闭环”的数字化转型蓝图,统筹推进“数字恒丰”建设。投产上线新一代企业级全功能系统——“恒心系统”,实现业务和系统一次性整体升级。在总行层面成立数据资源统筹部门,加快推进全行数据资源共治共享。深化数字技术与业务的融合,打造“恒丰好快”差异化数字金融服务品牌,推出“恒+”系列数字金融产品,提供“投行+商行”“融资+融智”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在数字要素驱动下,全行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深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新形势下中小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

  资本、拨备承压,风险抵补能力存在不足。资本既是业务拓展的基础,也是缓冲风险的重要屏障。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小银行盈利有限,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减弱。2023年末,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43%,城商行为12.63%,较2021年末分别下降0.39个和0.45个百分点,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作为以丰补歉的工具,拨备在平滑利润和增强风险抵补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末,城商行拨备覆盖率为194.94%,农商行为134.37%,均低于205.14%的行业整体水平。

  行业竞争同质化,差异化特色化经营优势不强。随着大型银行业务加速下沉,市场竞争逐渐进入激烈的“阵地战”,而部分中小银行仍难以割舍“规模冲动”和“速度情结”,在战略定位、产品服务、经营模式等方面同质化程度较高。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行业同质化竞争背景下,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较大。2023年末银行业净息差为1.69%,相比2018年末下降0.22个百分点,其中城商行下行至1.57%,降幅最大。中小银行发展进入“微利时代”,单纯以“做大规模”为目标的“外延式扩张”之路难以为继。

  信贷投向相对集中,较为依赖传统业务。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多为区域性银行,部分区域行业、产业可能较为集中,信贷投向和收入结构相对单一,在利率下行与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可持续经营面临挑战。从上市银行收入构成看,中小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于六家大型银行。截至2023年6月,六家大型银行平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15.38%,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17.8%,而上市城商行和农商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仅为8.84%和4.59%,大部分中小银行仍较依赖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在利率进一步市场化等因素影响下,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压力加大。

  要素投入不足,发展赋能不够有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成为解决金融服务碎片化、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有力工具。2020~2022年国有大行金融科技投入规模合计分别达到956.9亿元、1074.9亿元、1165.5亿元,凭借科技投入的基数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确立了数字化转型的先发优势。而中小银行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和储备相对不足,9家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2022年金融科技投入合计610.6亿元,仅为六家大型银行的一半左右,城商行、农商行等科技投入与其差距更大。由于缺乏规模效应,中小银行原有的“地缘、亲缘、人缘”等优势在大型银行数字技术的高渗透性作用下正逐步减弱,生态场景搭建、产品服务创新、客户体验管理等领域数字化赋能不足。

  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

  以党建为引领,打造稳健的银行。党的领导是维护金融稳定最根本的政治优势,中小银行应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党建引领,跨越发展增动能。充分发挥地方党委金融委和金融工委作用,不断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引导中小银行以“红色引擎”全面激活改革发展内生动力,着力强服务、补短板、建机制、提能力,培育自身发展优势。二是聚焦公司治理,稳健经营强基础。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领域、各环节,理顺“三会一层”权责边界,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制定科学的决策授权和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各管理层级授权规则,提高风险合规指标权重,强化价值创造和资本节约理念。三是聚焦问题导向,转型发展上台阶。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增资扩股,通过发行优先股、永续债、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夯实资本,加快建立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坚定“未雨绸缪”经营思路,持续提高资产风险分类的精准性,合理提升拨备水平,增强风险抵补能力。

  以特色化为目标,打造专业的银行。中小银行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进一步厘清发展战略,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推动经营发展“增量、增收、增效、增值”相统一,实现质量、效益和规模的动态平衡发展。一是坚持与趋势同行。自觉把握消费提档升级、人工智能发展、新兴业态突起等趋势,主动调整自身金融供给与外部需求的适配性,在终端消费、数字经济、新兴产业等领域前瞻布局,找准市场定位,提供差异化特色化金融服务。二是坚持跟政策同向。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重大战略,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地缘比较优势,深耕地方经济,不求“大而全”,力求“小而专”,聚焦区域重点产业,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坚持随逻辑展业。随成本逻辑展业,从具备成本优势、竞争力强的体系中寻找业务伙伴;随产业演进逻辑展业,主动研究新产业、新行业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手段;随金融逻辑展业,认真审视客户资金来源和还款能力,做好风险控制;随合规逻辑展业,坚持合规为本,知敬畏、存戒慎、守底线。

  以“五篇大文章”为蓝图,打造精致的银行。中小银行应以“五篇大文章”为重要抓手,结合自身在五大金融领域的资源禀赋,找准定位,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强优势领域资源整合,优化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在资产端,不断提高特色业务占比,如在科技金融领域,用好“股贷债保”全产品,贯通“产学研金”全链条,做大龙头、做透链条、做深集群、做强优势;在绿色金融领域,聚焦风电、光伏、节能环保、高碳转型等核心产业链,建设多元化、全链条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积极引导绿色低碳转型。在负债端,持续优化负债结构,如养老金融领域的财富管理、适老金融服务及普惠金融领域的新市民金融服务等,均是中小银行可积极探索的重要领域,在助力优化自身业务结构的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以数字化转型为动力,打造“数字银行”。中小银行要依托组织结构扁平、管理机制灵活、决策链条短、贴近客户需求等“船小好调头”的独特优势,走与国有大型银行有差别的、特色化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一是由点及面循序开展。立足本土、强化特色,聚焦区域优势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领域,选择部分业务领域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探索,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二是坚持业务需求导向。把数字化作为推进业务变革的工具和手段,从做强本地生活场景连接、做实客户社交生态连接、做深产业和行业连接入手,建立特色化产品与服务。三是善于巧借外力。与大型银行自主研发主导转型不同,中小银行需扬长避短,加强与第三方开放合作,借助外部的技术实力和人才资源,构建自身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实现“借船出海”。

  金融是“国之重器”,国家兴衰,金融有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恒丰银行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统筹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高水平安全,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本文作者介绍:权威、专业、理性、前沿,宣传金融政策、分析金融运行、报道金融实践)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