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子弹财经
如今,在超市都可以看到各种尺寸的电子价签,商品价格、产品、生产日期等信息一目了然,通过这些电子价签,商家可轻松实现线上线下价格同步。
据了解,电子价签是一种带有信息收发功能的电子显示装置,由通信模块和显示模块构成。
近日,主营电子价签生意的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汉朔科技”) 再次谋求上市,深交所已恢复汉朔科技在创业板IPO发行上市审核。
招股书显示,汉朔科技是一家以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公司,围绕零售门店数字化领域,构建了以电子价签系统、SaaS云平台服务等软硬件产品及服务为核心的业务体系。
此次IPO,汉朔科技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9504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0%;预计募集资金11.82亿元,用于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产业化项目、AIoT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显示,汉朔科技九成营收来源于电子价签终端销售,且依赖欧洲市场。此外,公司99%的电子价签依赖外协加工,还有知识产权纠纷悬而未决。
2021年1月汉朔科技曾申请在科创板上市,之后铩羽而归,此次恢复创业板IPO进程,能否如愿以偿仍未知。
1
电子价签收入占九成,
依赖欧洲市场
电子价签起源于欧洲,由于当地人工成本高、零售行业高度发达,很多零售门店都有电子价签的应用。彼时,曾担任华为开发代表的侯世国在欧洲考察时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技术趋势。
2012年,侯世国带领16人团队成立汉朔科技前身嘉兴汉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第二年,公司发布了第一代商用电子价签产品及第一代电子价签通信基站。
成立至今,汉朔科技已经推出多个系列、合计超过40款电子价签产品,系统软件迭代版本超过20次,目前已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服务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400家客户。
2020年-2023年上半年 (以下简称“报告期”) ,汉朔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16.17亿元、28.58亿元、18.75亿元;归母净利润8248.80万元、-631.78万元、2.07亿元、3.2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汉朔科技出现亏损,呈现“增收不增利”的状态。
得益于电子价签业务,汉朔科技营收逐年增长。令人好奇的是,一个小小的价签,如何撑起一个IPO?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电子价签销量分别为2475.37万片、3617.33万片、6586.60万片和4239.65万片,2020年至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3.12%。
同期,汉朔科技电子价签终端分别实现收入9.77亿元、14.31亿元、26.59亿元和17.6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90.58%、88.51%、93.06%和94.11%,电子价签业务为公司贡献九成收入。
其中,2020年推出的最新一代电子价签Nebular,2022年收入占比达54.35%,2023年上半年占比高达62.49%,成为公司核心系列产品。
然而,与纸质价签相比,电子价签成本高出十余倍。因此,除某些大超市外,电子价签的普及程度并不高,一些规模较小的超市依然以传统纸质价签为主。
那么,谁支撑了汉朔科技六千余万片电子价签的销售?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汉朔科技境外地区的销售金额分别为8.52亿元、12.31亿元、26.59亿元和18.0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9.01%、76.10%、93.04%和96.47%。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欧洲地区销售占比高达54.22%、58.75%、64.50%和68.16%。
不难看出,2022年以来,汉朔科技超九成收入来自境外,尤其是欧洲市场。
然而,对单一业务和市场的双重依赖,也给汉朔科技带来了隐患。
招股书显示,公司核心产品Nebular的单位售价由2020年的54.30元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44.84元,报告期内下降了17.42%;Stellar的单位售价由2020年的39.97元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35.62元,下降了10.88%。
整体来看,公司的核心产品Nebular、Stellar的销售价格,除今年上半年Nebular微涨3.47%以外,2021年至今都在持续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品价格增长动力不足的同时,汉朔科技还面临着汇率波动的风险,加上电子价签销售受下游零售行业采购特征的影响,存在一定季节性特征,汉朔科技未来的盈利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2
产品99%靠外协加工,
毛利率不稳
招股书披露,汉朔科技大部分产品并非自己生产,而是依靠外协加工。也就是说,汉朔科技并非电子价签的“生产商”,而更像是电子价签的“销售商”。
外协加工模式下,汉朔科技电子价签终端的各零部件由外协加工厂进行组装,包括贴片、产品组装、功能测试和包装出货等生产环节,出货后汉朔科技向外协加工厂采购电子价签终端等整机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外协加工的电子价签数量分别为2693.44万个、3311.98万个、7873.42万个和4501.73万个,占生产总数量的比例分别为86.61%、85.57%、99.17%和99.93%。
而同期,汉朔科技自主生产的电子价签数量仅有284.11万个、402.18万个、58.76万个和1.65万个,占比9.14%、10.39%、0.74%和0.04%。
由数据可以看出,2020年和2021年,汉朔科技电子价签产品中还有10%左右为自主生产,到2023年上半年,自主生产占比仅0.04%。汉朔科技似乎已经逐渐剥离了自主生产这一业务。
一般来说,通过外协加工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可以借由外协加工工厂分担风险和责任。然而,绝大部分产品通过外协加工,汉朔科技的产品质量将会难以把控。
此外,由于电子价签产品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在产品设计、工艺开发以及产能分配等方面需要外协加工厂商的高度配合。然而,一旦外协加工厂商的生产经营发生不利变化、产能不足、交付质量下降、与公司合作关系紧张或出现其他不利因素,将导致公司产品的正常生产和交付进度受到影响。
因此,几乎完全抛弃自主生产业务对于汉朔科技来说,增加了不少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汉朔科技的毛利率也存在下滑风险。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汉朔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0.70%、22.70%、20.05%和29.62%;2020年-2022年三年间下降10.65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价签终端毛利率三年内减少9.8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经济体通胀指标呈现上行态势,汉朔科技显示模组、芯片及电池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波动。因此,未来若原材料市场价格发生大幅上升,公司将面临一定的成本上升压力,毛利率存在再次下降的风险。
3
研发投入不足,
境外专利纠纷悬而未决
一枚小小的电子价签,却支撑起了二十多亿元的生意,汉朔科技的竞争优势从何而来?
汉朔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公司已掌握覆盖电子价签物联网通信协议和软件系统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并基于核心技术持续开展产品的迭代更新。”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汉朔科技拥有电子价签系统的同步网络构建技术、自动跳频技术、群组通信技术、高精度室内无线定位技术和高可用的负载均衡集群技术5项核心技术。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02亿元、1.22亿元、1.24亿元和7155.1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6%、7.55%、4.33%和3.82%。
虽然相较于2020年,公司2021年和2022年研发费用有所增加,但并无明显的增幅,反而研发费用率在逐年下降。与此同时,同行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却在持续增长,均值分别为3.10%、3.32%、3.34%、4.63%,在2023年上半年,一直拥有较高研发费率的汉朔科技,首次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
从研发成果来看,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取得授权的境内外发明专利合计62项 (含境外发明专利21项,境内发明专利41项) ,实用新型专利51项。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汉朔科技涉及数起境外专利侵权纠纷案件。
2023年3月3日,美国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受理原告SES-imagotag SA、SES-imagotag GmbH、SES-imagotag Inc.诉被告汉朔科技、美国汉朔专利侵权纠纷一案,原告请求法院判决被告侵犯原告持有的US10674340、US11405669及US11010709三项美国专利,要求被告承担其侵权行为导致的损失。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该案正在进行中。
与此同时,SES于2023年9月6日向巴黎司法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宣布汉朔科技持有的欧洲专利EP3820203B1的法国部分无效;要求汉朔科技向SES支付2万欧元并承担SES在本案中的诉讼费用,该案拟于2023年11月23日开庭。
除上述诉讼案件外,SES以其持有的欧洲专利EP3883277B1向欧洲统一专利法院 (UPC) 慕尼黑地区分院申请了临时禁令,要求汉朔科技不得在UPC所有成员国家 (包括法国、德国等17个国家) 提供、流通、使用、进口或持有部分公司产品版本。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UPC尚未就该申请作出裁决。
尽管汉朔科技称上述专利诉讼、临时禁令等情况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过,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研发投入能否转化为竞争优势、体现企业核心创造力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关注的重中之重。因此,IPO期间与其他公司发生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和诉讼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IPO进程。
除此之外,公司业务单一、销售依赖境外、自主生产产品极少等问题,也给汉朔科技的IPO之路增添众多不确定性。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