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宋城演艺(300144);三湘印象(000863);华侨城A(000069);国旅联合(600358);曲江文旅(600706);丽江股份(002033);锋尚文化(300860)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旅游业市场规模;中国演艺产业市场规模;旅游演艺票价情况
行业概况
1、定义
旅游演艺作为演出市场的一个细分领域,背后依托整个演出/文化娱乐市场的发展,与旅游和景区文化建设紧密相连。对于旅游演艺的界定,学术界有“旅游演出”、“旅游表演”、“旅游演艺”等说法,其中,旅游演艺的说法最为普遍。旅游演艺是在旅游景区及相关空间内,以室内场景、室外自然或模拟的山水景观为演出场所,为游客提供的具有一定观赏性和娱乐性的各类演艺产品。主要类型包括旅游景区实景演出、旅游驻场演出以及主题公园演出等多种形式。
旅游演艺业有其特有的经营模式:单一经营模式,运用此模式的旅游演艺承包企业仅开展营业性演出;多元经营模式,这类经营企业常常会依托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多元经营。即在指定景区内同时向游客提供游览景区和主题演艺节目的服务。一般来说,旅游区的演艺活动类别中,用不同的分类方法与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的旅游演艺类型。根据团体性质、场地类型、表演时间、稳定性、节目独立性、表演持续时序、剧场固定、艺术特色、开发模式、演出地点可以进行相应的分类。而随着不同的旅游发展业态及人们文娱需求的改变,分类标准和对应的分类模式也会变化,下图列举一些常见的标准及对应类型。
2、产业链剖析
从产业结构来说,中国旅游演艺行业产业链包括三部分:产业链上游主体为各类资源供应商,包括旅游景区管理提供的场地,演艺公司提供的舞台设备、节目编排团队、演职人员;产业链中游为旅游产品及分销组合,负责旅游演艺项目的运营和营销环节;产业链下游为各分销商及消费者。
旅游演艺行业发展历程:中国旅游演艺行业进入智慧升级阶段
我国现代演绎市场的发展历史进程如下:
建国初到文化大革命前期的第一个高峰,在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下,我国文化艺术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了我国演艺产业的迅速发展,1980至1989年,随着经济的改革开放,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学艺术作品数量增加,演出市场突飞猛进、急剧扩张迎来了第二个高峰,但随后进入一段徘徊期。
20世纪90年代,我国演出市场经历了港台与海外艺术团体入境演出的畸形发达、泡沫繁荣,开始走向结构合理、稳步发展的道路。
2000年到2012年,规范有序又充满生机活力的演出市场体系开始逐渐形成,并呈现出良好的整体发展态势。2008年政府修订《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演艺市场的形势引起了各方关注。
2013年到2021年,中央八项规定特别是五部委文件下发后,一些依靠政府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大型活动的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备受冲击,很多项目订单被取消,个别文艺表演团体短期业绩甚至下降90%,2016年第三次修订《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2020-2021年疫情肆虐,倒逼旅游行业发展线上云体验,行业整体进入调整转型期。
2022年以来,《“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总体方案》等法规方案的出台,进一步鼓励了旅游演艺行业的发展,行业整体进入快速发展升级期。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支持旅游演艺转型升级
为推动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向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引导包括休闲旅游和演艺在内的旅游行业发展。《“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规划》中提出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价值和社会效应的旅游演艺项目;《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提出推动民族地区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医药资源、特色节庆展会等传统商业综合体转型升级。总体上看,中国旅游演艺行业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的制定推动旅游演艺行业不断蓬勃发展。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旅游业复苏潜力巨大
2010-2019年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整体呈增长态势。2021年国内旅游收入2.92万亿元,比同期增加0.69万亿元,增长31.0%。2022前三季度旅游总收入1.72万亿,同比下降27.2%。在有着巨大国内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国内旅游将继续推进行业复苏,近距离周边游和亲近自然的户外游、乡村游将成为推动旅游业复苏的重要力量。
2、中国演艺产业规模波动上升
2013-2017年,我国演艺产业市场规模先下降后上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得益于中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对精神消费的需求,演出行业很多新形式业态从萌芽探索阶段成长起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热门文学、影视、游戏IP改编的舞台作品不断涌现,中国演艺市场规模出现了稳步上涨趋势。2019年,我国演艺产业市场规模达到538亿元,同比增长4.65%。2020年疫情暂缓了旅游演艺的行业发展,市场规模下降到了473亿元。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文化产业数据,2021年演艺产业市场规模约为489亿元。
3、中国演艺市场中旅游演艺占比四成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主要演出类型(不含农村演出、娱乐演出)演出场次共计18.97万场,与上年同比增长248.07%,与2019年同比降低3.75%。
从演出类型来看,旅游演出场次为7.48万场,占比为39.43%,剧场类演出场次11.44万场,占比为60.31%,大型场馆和户外演出0.05万场,占比为0.26%。
4、中国旅游演艺行业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
2016-2019年是旅游演艺快速发展期。旅游演艺遇到中国旅游业的繁荣期,旅游演艺项目纷纷在各地上演,但为了吸引市场,尽管场次较多,但票价相对较低,所以整体市场规模在40亿到60亿元左右。2020年疫情导致旅游演艺项目暂停,行业受到重创。2021年根据旅游业恢复情况和演艺产业的上升趋势,初步核算达30亿元。
5、中国主要旅游演艺系列为宋城系
根据道略演艺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主题公园旅游演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宋城、长隆、华夏三大演艺品牌,其中根据不同的演出类型和特点,目标受众也不同。
6、中国旅游演艺客票价主要在300元内
根据美团门票大数据,从2017年到2021年,根据票价购买的情况,在总体市场中,100-200元的产品占比最多,在29~33%之间,其次是1-100元,占比在25%-30%之间;0-200元的演艺项目价格占比在54%-63%之间,体现出消费者在旅游演艺上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偏好几乎一半以上的游客偏好低价项目。200元以上旅游演艺产品中,200-300元产品占比为19-22%%;300-400元产品占比为10%-11%,400元以上价格区间分布近年来和300-400元产品接近,反应出价格高于300元的产品对于高端市场消费群体来说价格敏感度较低,他们更倾向于旅游演艺的高质量体验,而并非低廉又不愉快的体验。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西部地区企业数量最集中
从旅游演艺企业数量分布来看,截止2022年10月,广东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达10%,主要原因是广东的旅游演艺设备生产和制造商较多;其次是贵州,占比8%,安徽占比7%。从区域竞争来看,西部地区旅游演艺更具竞争力,依托较好的旅游资源和演艺资源优势,西部地区旅游演艺企业占全国60%以上。
2、企业竞争:宋城演艺稳居第一
经过多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旅游演艺行业的竞争格局逐渐呈现明显的梯队差异,具体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宋城演艺、山水盛典和三湘印象;第二梯队以华夏文旅集团、华侨城集团、长隆集团还有迪士尼为代表。第三梯队是以国旅联合、曲江文旅、丽江玉龙旅游股份、尚峰传媒等为代表。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旅游演艺行业本土化特色发展趋势明显
旅游演艺逐步从单一的歌舞模式逐渐向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方向转变,观众从原来简单的场外观看到进入场内与演员进行互动。其次,主题公园类旅游演艺节目均在主题公园内演出,游客在游玩项目的休息间歇也可欣赏演艺节目,两者相互融合,共同吸引游客前往。国内旅游演艺行业在市场需求加速迭代、疫情常态化持续冲击等多重压力下,中小投资体量、高效人均产出、深度沉浸式体验等是未来发展方向。由于疫情冲击,周边旅游,本土旅游的特点更加突出,本土化的旅游演艺是顺应当下疫情常态。
2、旅游演艺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65亿元
由于2020年开始疫情泛滥,严重影响旅游演艺的收入,增加了不确定性。“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强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促进旅游演艺提质升级,支持各级各类文艺表演团体、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参与旅游演艺发展,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创作质量,推广一批具有示范意义和积极社会效应的旅游演艺项目。相信基于政策的良好引导和疫情的控制下,我国旅游演艺将缓慢恢复,初步预测2027年旅游演艺市场规模将回到65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演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链咨询、技术咨询、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