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18日早报(周一)

财联社7月18日早报(周一)
2022年07月18日 07:00 财联社

宏观新闻

1、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银保监会对江西景德镇“停贷”事件高度关注。要求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相关工作机制,既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又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指导银行在地方党委政府“保交楼”工作安排的总体框架下,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协助推进项目快复工、早复工、早交付;加强与客户沟通,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大力支持租赁住房建设,支持项目并购重组。

2、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5家村镇银行事件表示,公安机关已初步查明:河南新财富集团操纵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方式非法吸收并占有公众资金,篡改原始业务数据,掩盖非法行为。经查,绝大多数账外业务普通客户对新财富集团涉嫌犯罪行为不知情、不了解,而且也未获得额外的高息或补贴。因此处置方案确定对这些客户的本金分批垫付。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按计划于7月11日发布公告,自7月15日启动首批账外业务客户资金垫付。

3、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加强贷款资金管理。贷款资金发放、本息回收代扣、止付等关键环节由银行自主决策,指令由银行发起,确保贷款资金安全,防范合作机构截留、汇集、挪用。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存量业务过渡期至2023年6月30日。

4、国家能源局召开2022年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会议强调,国家能源局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市场机制建设、加强不当干预市场行为监管、加强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监管、加强重点省份和重点环节监管等工作,并督促相关市场主体完成去年监管发现问题整改。

5、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了解到,今年1至6月份,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2万亿元,利润总额14093.6亿元、净利润1085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1%、6.1%。

行业新闻

1、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深圳新房住宅网签16126套,环比及同比的跌幅均达到4成;二手住宅过户不到万套,仅9965套,环比2021年下半年跌幅19%,同比跌幅65%。深圳新房价格限价严格,远低于同片区二手小区;二手房价格出现下跌,逐渐回到2020年,个别区域回到2019年水平。

2、北京时间2022年7月16日6时5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四维03/04两颗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主要为国土调查、地理测绘、自然灾害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以及实景三维、城市安全、数字流域、金融农业等新兴市场提供商业遥感服务。

3、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以下简称奥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序贯免疫临床研究在湖北襄阳正式启动。

4、据36氪报道,比亚迪正计划自主研发智能驾驶专用芯片,该项目由比亚迪半导体团队牵头,已经向设计公司发出需求,同时自身也在招募BSP技术团队。

5、上交所发布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实施细则,鼓励具备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的科创板股票保荐机构或者实际控制该保荐机构的证券公司在持续督导期间为其保荐的科创板股票提供做市服务。

6、近日统计局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累计和单月销售均有好转。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3和2.6个百分点,出现积极信号。预计6月房地产贷款新增超1500亿元,较5月环比多增2500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多增1000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多增1500亿元,房地产融资呈现回暖趋势。

7、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9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到,盘活闲置住房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引导个人提供闲置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

8、湖南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合并重整第一次债权人会议7月15日正式召开。会上猎豹汽车重整管理人公布了《合并重整计划草案》,衡阳弘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唯一重整投资人。

公司新闻

1、中国恒大公告,针对公司之清盘呈请已被撤回或被解除,并且解除了任何清盘人的任命。

2、港交所披露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花旗银行的比亚迪H股持股量为390353237股,持股比例为35.55%,3天时间里,持股量增加了1743821股,持股比例提升0.16个百分点。

3、科兴制药公告,收到新冠小分子口服药SHEN26胶囊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4、金盘科技公告,签订1.15亿元高纯晶硅项目用变压器购销合同。

5、中国东航公告,上半年预计净亏损约170亿元至195亿元。

6、中国国航公告,上半年预计净亏损约为185亿元到210亿元。

7、劲嘉股份公告,下属公司收到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雾化物生产企业)。

8、北汽蓝谷公告,谷拟定增募资不超80亿元 用于整车产品升级开发项目等。

9、长城汽车公告,拟回购1000万股-1500万股公司股份。

10、红豆股份公告,拟与超壹动力投建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

11、联创股份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6.7亿元–7.2亿元 同比增1318%-1424%。

12、中铝国际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1385%到2099%。

13、中国石油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50%到60%。

14、朗新科技公告,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55%-65%。

15、海能实业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257%-267%。

环球市场

1、美股三大指数上周五集体收涨,道指涨2.14%,标普500指数涨1.91%,纳指涨1.79%。费城银行指数涨5.76%,创最近18个月最大单日涨幅,花旗涨超13%,为自2020年3月以来最大涨幅。大型科技股全线上涨,奈飞涨超8%,脸书涨超4%,亚马逊涨超2%。

2、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通胀继续出人意料地上升,基于这些通胀数据,核心PCE目前尚未见顶,不过美联储有办法应对通胀。美联储可以提高加息速度,可能不得不在2022年底前将利率提升至3.75%-4%。

3、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已经和沙特达成了一些重要的协议。沙特将在清洁能源倡议方面与美国合作;双方就能源安全、石油供应等问题进行了良好的讨论,将竭尽所能地为美国扩大石油供应。预计(OPEC)将在加大石油供应方面采取更多行动。

4、沙特大臣Al-Jubeir表示,沙特正与OPEC+努力提供适当的石油供应,如果看到石油短缺,会有更多的生产。

投资机会参考

1、打造“电力高速公路”,这一新基建领域成风光大基地的重点配套工程

国家电网最发布的上半年工作总结中提到,公司今年电网投资5000亿元以上,预计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万亿元,发挥电网基础支撑和投资拉动作用,一批抽水蓄能和特高压项目密集开工。

具有“电力高速公路” 之称的特高压具有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点,可以实现多能互补+跨区域输电,是解决发电、用电矛盾的主要手段。申万宏源证券分析指出,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一季度,特高压直流有望迎来密集核准,预计2024年投运的特高压数量不少于4条,且集中在下半年投产,2024年主要设备供应商业绩有望迎来猛增,2025年则有望继续上升。

上市公司中,高澜股份(300499)直流水冷应用于高压、特高压项目,新能源发电水冷主要应用于风电项目。大连电瓷(002606)研发的新产品应用于世界唯一±1100kV直流输电工程,我国首条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首条±800kV直流输电工程、首条±660kV直流输电工程以及三峡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

2、特斯拉引领一体化压铸浪潮,国内厂商纷纷跟进

特斯拉成功应用在Model Y量产的一体化压铸,引得蔚来、小鹏等纷纷跟进。

据悉,蔚来携核心供应商文灿股份已试件成功一体化压铸后底板,新车型ET5将采用一体化压铸工艺;小鹏将于2023 年在全新纯电平台上规模使用大型一体化压铸技术。一体化压铸车身是轻量化技术的升级,减少车身零件数量,使得车身结构大幅简化。国泰君安分析指出,在严格的“节油减排”政策与汽车“新能源化”趋势双重催化下,单车铝合金用量有望快速提升,助力一体化压铸工艺渗透。

上市公司中,宜安科技(300328)表示,6100T压铸机已正在株洲工厂进行安装中,6100T压铸机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大的一体化结构件,服务客户也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厂商。泉峰汽车(603982)表示,预计2022年底前将完成7台3000T以上大型压铸机的安装和调试。

3、重要性不亚于IGBT模块,新能源车+光伏+风电为行业带来新机遇

分析师指出,近几年,从下游应用来看,传统领域的薄膜电容需求较为平稳,但是在高景气的新兴领域的光伏、风电、电动车等新能源行业为薄膜电容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薄膜电容具有耐压高、承载高电流、耐高温、无极性、自愈性、长寿命、抗浪涌能力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工控、新能源、电力、轨交等领域。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在直流支撑这一场景中,薄膜电容扮演着不亚于IGBT模块的重要性,测算到2025年,薄膜电容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40亿元,2021-2025年的复合增速为13.3%。

上市公司中,江海股份(002484)表示,公司已成为国内唯一、全球少数几家在铝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超级电容器三大类电容器同时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铜峰电子(600237)表示,公司主要从事薄膜电容器及薄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从电容器薄膜---金属化薄膜---薄膜电容器一体化产业链优势。

4、到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超1000亿,山东要建成国内领先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山东省氢能产业发展工程行动方案》指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0000辆,累计建成加氢站100座。到2030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育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全面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氢能是中国未来低碳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具有储能容量大、液氢储能密度高、可实现高续航、并保持良好低温性能、低碳等优势。长城证券认为,氢能产业链的建立也能充分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的发展,创造约1.6万亿的市场产值和超过1万亿的基础设施投资空间。

上市公司中,昇辉科技(300423)地处山东,在氢能储能整体涉及的领域范围较广,包括上游可再生能源制氢,中游氢气储运和下游氢燃料电池发电供能。雄韬股份(002733)在氢能产业链上已完成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21 北路智控 301195 --
  • 07-20 晶华微 688130 --
  • 07-20 常润股份 603201 30.56
  • 07-19 华大九天 301269 32.69
  • 07-19 英诺特 688253 26.0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