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招聘受制于性格测试,人的眼睛和判断呢

2022年07月15日11:17    作者:谭浩俊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谭浩俊

  近期,MBTI 人格测试的相关话题登上热搜。一些企业在招聘时用类似测试对求职者进行快速筛选,有不少求职者表示自己因性格测试没通过被拒绝录用。招聘季出现这样的现象,确实伤了许多应聘者的心,也对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构成了不利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应聘者披露的消息,在这类测试中,有些问题,如“有时候我也讲假话”、“有时候我也会说别人的闲话”等,不仅与劳动合同无关,而且涉及侵犯应聘者个人隐私。相关专家则认为,进行人格测试并据此不招录特定劳动者,是用和工作没有关联的抽象标准对劳动者进行排斥,有就业歧视的倾向。

  企业也好,机关事业单位也罢,招聘人员应当主要看能力、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等,通过笔试和面试,再通过面试过程中人的行为的判断等,基本能够确定应聘者是否适合单位需要、适合工作岗位,而不需要更多非眼睛和判断之外的手段。可是,就是有这样一些单位,他们很不自信,既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而是相信一个把人完全脸谱化的所谓人格测试、性格测试,真的有点可笑。如果一个人的人格、性格等能够被几道题目、几个问题所固定,那还叫人吗?如果一个企业或单位,也被几道题、几个问题所左右,那这个企业或单位还有什么发展前景呢?

  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确实需要根据人的性格来做更为恰当的安排。前提是,必须在工作中观察和判断,最终做出合适的调整,而不是用一套什么人格、性格测试手段,就把人分成外向、内向、开朗、封闭、大度、小气,如果这些测试能够替代实际工作中的观察和判断,那还要人干什么,直接依据人格、性格测试把人从单位一把手到具体岗位全部安排好就行了。殊不知,真正的测试,是在具体的工作之中。更重要的,具体工作远比测试所列举的题目复杂得多,如果过度相信这样的测试,会让招聘工作引入歧途的。

  以企业人秘工作为例,正常情况下,做人秘工作的,应当嘴“懒”腿“勤”,要少说多做,但是,如果遇到的是一位喜欢部下腿勤嘴也勤的领导,怎么做?嘴“懒”腿“勤”的内向人能适应吗?假如是一位脾气暴躁的人,又当招聘一位怎样的人秘呢?很显然,是否适合,必须看岗位、看与谁相处、看为谁服务。而这一切,在人格、性格测试中是找不到答案的。答案在工作中,在复杂的事务和人际关系中。

  再如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够招到人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如果再去用人格、性格测试“考验”一下,可能就会门可罗雀,企业只能关门了。有些企业和单位,之所以用这种无聊的方式招聘人员,大概是应聘者比较多,有选择的余地,就自以为是,想招聘到自认为最合适的人了。只是不知道,恰恰是这种近乎无知的招聘方式,会让自己失去真正优秀的人才,会把自己处于非常尴尬的招聘境地之中。

  测试方式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测试手段再多,总是有套路的,是会脸谱化的。也就是说,最终的测试结果,是会把人分成几个大类。恰恰是,人有千差万别,工作也是千差万别,套用相同的性格测试方式,把人的性格固定在一个模板上,最终招聘到的人,一定不是最适合工作岗位的。而且,单位环境对人的性格影响也会很大,看似符合测试要求的人,到单位以后,很有可能在单位环境的影响下,改变自己的性格。

  就目前的招聘情况来看,大企业招聘,主要依赖的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小企业则主要依赖经营者自身,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的招聘,更是有一整套完整的招录程序。如果非要在人员招聘中增加一道人格、性格测试,真的是画蛇添足,是把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位于机器、设备和僵化的题库了。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判断,才是招聘工作最核心的手段。如果人对自己越来越不自信了,越来越被一些所谓的智能手段绑架了,人活着的意义也就越来越少了,价值也就越来越低了。所以,还是要相信人,而不要相信“神”,人格测试没有那么神的。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圆满实现“双过半” 王者荣耀:网上流传“停止运营公告”为谣言 2022年中国经济半年报 人民日报|中兴通讯积极建设5G生态 5G行业应用渐入佳境 入京后被要求佩戴电子手环 背后的生产厂商是谁?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 张小泉菜刀拍一下蒜就断了 客服:我们的菜刀不能拍蒜 张小泉菜刀拍蒜断裂引争议 收盘:关注财报与联储政策 美股收盘涨跌不一 银保监会回应“停贷”事件: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风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