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琪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2.2%。鉴于11月8日公开市场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实现净投放900亿元。
从本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资金来看,除了周一的100亿元,周二至周五分别还有100亿元、500亿元、500亿元和1000亿元。与此对应的是,央行上周加大逆回购的投放力度,这在月初时点较为罕见。
“为满足11月份的资金缺口,央行本周或将延续当前逆回购投放力度。”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地方专项债供给压力明显。今年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偏慢,财政部要求新增专项债额度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10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5372亿元,预计11月份规模将达9061亿元,而往年11月份通常为零。另一方面,资金到期压力较大。11月份,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规模为年内最高的1万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上周开始,央行逆回购持续加量,从100亿元到500亿元再到1000亿元,这改变了此前月份在这一时段通常实施每个交易日100亿元逆回购的操作惯例,表明央行正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微调来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避免市场利率超预期上行。
从市场利率来看,整体表现平稳。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11月8日,隔夜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虽上行一个基点至1.897%,但仍低于其5日均值(1.9592%),7天及14天Shibor均有不同程度下行。截至11月8日16时,DR007(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加权平均利率为2.1022%,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2.2%)。
“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的背景下,央行适时增加逆回购投放,不仅有助于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平稳运行,而且能够稳定市场预期,为四季度稳增长创造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王青表示。
央行近期逆回购操作力度的调整,与此前的表态相呼应。针对四季度政府债券发行和税收缴款以及中期借贷便利到期等阶段性影响因素,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曾在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央行将综合考虑流动性状况、金融机构需求等情况,灵活运用MLF、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投放不同期限流动性,熨平短期波动,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资金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当前,我国通胀总体温和,不会对货币政策灵活调整形成明显掣肘。海外方面,11月份美联储宣布启动Taper。王青认为,未来美联储加息缩表进程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收紧步伐可能慢于市场预期,而且我国央行已对此做了前瞻性政策安排。由此,在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正常波动的前景下,海外因素对接下来的国内货币政策操作不会带来明显影响。
对于年内是否还存在降准的可能,罗志恒预计,大概率不会再次降准。市场曾普遍预期10月初央行会再次降准以置换11月份和12月份的巨量MLF到期,但国庆假期前后的降准时间窗口过后,降准预期逐步落空。降准具有很强的信号意义,在时间窗口已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较为充足的背景下,或不急于动用。但若未来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比如出口形势恶化,货币政策有必要适度放松。
“若单纯从流动性管理角度出发,年底前阶段性加大逆回购操作规模,以及适度加量续作MLF,即可应对各类流动性扰动;若在兼顾流动性管理的同时,着眼释放温和稳增长信号,推动信贷、社融增速较快回升,并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年底央行也可能再次实施降准。”王青表示。
责任编辑:于胜男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