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签如“中弹”破发潮合理吗?

中签如“中弹”破发潮合理吗?
2021年10月29日 22:42 金融投资报

原标题:中签如“中弹”破发潮合理吗?

■ 贺宛男

  本周 (10月25日至10月29日),在A股历史上注定可以载入史册。一周上市14只新股,居然有10只破发,比例高达71.4%;而且,有5只新股:可孚医疗中科微至戎美股份新锐股份成大生物,居然是上市首日即破发。笔者从1990年12月上交所诞生之日起即关注并研究股市,三十多年来可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有人说,新股破发是市场成熟的标志,说明投资者回归理性了;更有人说,新股不败的现象就此结束,这是好事啊!也有人预言,新股破发说明市场转弱见底,很快就要反弹了……

  所有这一切全是不顾事实,不顾历史,闭着眼睛说瞎话!

  有媒体统计显示,2021年截至10月26日上市的397只新股,有51只上市后最低价跌破了发行价,比例为12.85%;截止26日,仍有42只新股的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即破发比例为10.57%。为什么10多个月破发比仅一成左右,这一周破发比竟高达七成多?为什么之前A股历史上上市首日破发的仅2019年12月上市的建龙微纳一家,即便如此,当日破发也就2.15%,而本周竟有5只新股首日破发,最高的成大生物当日破发居然高达27.3%?

  事出反常必有妖,“妖”在哪里?

  首先,“妖”在超募,频频超募,大比例超募。笔者上周曾在本报撰文指出,今年以来,注册制下新股定价有逐级走低的趋势,前8个月发行上市的230多家公司,有近七成募不足。此后,保荐人和询价机构便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抱团压价”走向频竞高价,仅今年10月一个月,注册制下发行的20只新股,就有16只超募,比例高达80%!看看,从近七成募不足到八成超募,这是什么行为?不要总是指责股民不成熟,不成熟的恰恰是那些有资格保荐和询价的大机构,在这里,说“不成熟”实在是客气的。

  回头看看那些破发的新股,几乎全是大比例超募的:可孚医疗超募370%(以实际募资除以计划募资、未扣除发行费用,下同),戎美股份超募315%,凯尔达超募291%,成大生物超募224%,中科微至和新锐股份均超募222%,深成交超募165%。而同在10月发行上市并未超募的注册制新股,如严牌股份百胜智能久盛电气等,就不在破发队伍中。

  第二,“妖”在高于二级市场的超高溢价发行。例如,C戎美发行市盈率49倍,同日二级市场行业平均市盈率为23.68倍;深成交发行市盈率40.69倍,二级市场行业市盈率31.9倍;中科微至发行市盈率61.31倍,二级市场行业市盈率36.85倍;凯尔达发行市盈率59.66倍,二级市场行业市盈率37.35倍;汇宇制药发行市盈率50.7倍,二级市场行业市盈率37.99倍。

  超高溢价发行对市场带来的危害我们见得太多了。君不见,当年90元发行的华锐风电,最后股价不足1元钱,黯然退市;还有发行市盈率73倍、发行价高达148元的海普瑞,从2010年上市至今11年过去了,目前股价仅十几元,复权也就27-28元。如此一幕幕的惨剧真的是理性、是市场成熟的表现吗? (下转5版)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1 天亿马 301178 48.66
  • 11-01 巨一科技 688162 46
  • 11-01 镇洋发展 603213 5.99
  • 11-01 隆华新材 301149 10.07
  • 10-29 强瑞技术 301128 29.8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