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股份股价飙涨5股东争相减持 连亏两年账面资金仅2368万

至正股份股价飙涨5股东争相减持 连亏两年账面资金仅2368万
2021年06月30日 07:33 财经自媒体

投资研报

【硬核研报】医药行业又一赛道级的投资机会被挖出!康复专科具备超强复制扩张能力,利好政策密集释放背景下,这些康复医疗龙头备受资本青睐(名单)

创业板指数即将追上沪指:这次能行吗?历史上都是怎么走的?

成长大牛股在哪里?精选“黄金小票”!军工、电子等11大细分赛道黄金组合曝光(名单)

高客单价、高复购率:一个万亿级超大蓝海正在形成!又一优质赛道浮现(附受益股)

  原标题:至正股份股价飙涨5股东争相减持 连亏两年账面资金仅2368万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明鸿泽

  上市四年已经连续亏损两年,至正股份(603991.SH)现经营之困。

  今年一季度,至正股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亏损0.04亿元,这已是公司连续七个季度亏损。

  至正股份于2017年3月8日登陆A股市场,上市4年以来,2019年、2020年的两年,公司连续亏损。

  至正股份地处电线电缆、光缆用绿色环保型聚烯烃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司称,受电线电缆行业去产能、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出现暂时性亏损。

  其实,上市前后,公司经营业绩均不是很理想。2014年至2018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均在0.30亿元左右,一直未有效突破。

  经营不理想,股东频频减持套现。最近一次减持就发生在今年6月28日,股东黄强减持2%股权,一次性套现约0.75亿元。

  前十大股东五个急着减持

  至正股份的重要股东正在密集推进减持计划,可能以求落袋为安。

  6月28日晚,至正股份发布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比例超过1%的提示性公告,当日,公司股东黄强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149.0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

  黄强早就在寻思减持。今年1月22日,至正股份披露黄强的减持计划,其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期间为2021年2月19日至8月18日)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49.0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期间为2021年1月27日至7月 26日)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98.14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4%。合计不超过总股本的6%,当时,黄强持有公司9%股份。

  今年6月10日,至正股份披露,黄强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74.5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加上本次减持的2%,黄强已经减持3%股权,持股比降至6%。

  至正股份公告称,该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黄强将继续实施本轮减持计划。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前十大股东中,除了黄强外,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东王全权、游桂玲、上海纳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纳华公司)均实施了减持计划。此外,曾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的安徽安益大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安益大通)也在努力减持。

  今年1月21日,至正股份披露王全权减持计划,其拟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2%股份。到今年5月19日,其减持计划完成,持股比由6%下降至4.9999%。

  王全权还存在违规减持行为。6月15日,王全权在未披露减持计划的情况下,于6月10日减持500股,构成了违规减持。

  纳华公司于今年1月6日披露减持计划,其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74.53万股,占总股本的1%。今年1月28日至4月28日期间,纳华公司完成了减持计划,套现约2988万元。

  此外,今年1月5日,纳华公司曾披露减持结果,其在2020年7月7日至今年1月3日共计减持了126.3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70%。

  今年6月14日,持股5.02%的股东游桂玲披露减持计划,其拟减持公司不超过3%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安益大通,其是IPO之前进入至正股份股东之位,且公司第二大股东。上市之初,其持股比为10.06%,如今持股比下降至1.17%,清仓迹象明显。其在今年3月2日公告,去年8月24日至今年2月20日,其共计减持1.75%股份。

  至此,至正股份前十大股东已有五大重要股东在积极实施着减持计划。

  净利润五年原地踏步

  重要股东密集减持套现,源于至正股份经营业绩不佳。

  至正股份成立于2004年12月27日,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上市之前,至正股份的经营业绩就不理想。

  wind数据显示,2012年,至正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净利润0.11亿元。201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19亿元、0.21亿元,同比增长42.70%、85.94%。201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72亿元、0.30亿元,同比增长24.47%、43.57%。

  此后的2015年、201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1亿元、3.51亿元,净利润为0.34亿元、0.37亿元,均没有大的突破。

  上市后的2017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7亿元、5.70亿元,同比增长21.74%、33.30%,属于较快增长。而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0.38亿元,原地踏步。

  综上,2014年至2018年的五年,至正股份的营业收入呈现增长趋势,但净利润基本上处于止步不前状态。

  2019年,上市第三年,至正股份首次迎来经营业绩大滑坡。这一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净利润-0.57亿元,同比下降18.94%、266.78%。净利润为2012年以来首次亏损。

  2020年,营业收入继续下滑至3.11亿元,下滑幅度为32.60%,净利润为-0.48亿元,继续亏损。

  2019年、2020年,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59亿元、-0.52亿元,连续两年亏损。

  至正股份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光缆用绿色环保型聚烯烃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产品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即光通信线缆、光缆用特种环保聚烯烃高分子材料,电气装备线用环保型聚烯烃高分子材料,电网系统电力电缆用特种绝缘高分子材料。

  在年报中,至正股份称,公司具有技术优势,研发和检测能力出众。生产方面,公司引进了全球先进的BUSS生产线,在产能增加的同时,产品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目前,从经营业绩看,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仍然处于劣势。此前,公司曾在披露2020年度业绩预告时称,市场激烈,公司产品产销量均较2019年度出现下降。

  如今的至正股份,经营已经陷入困境,且公司流动性不足。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账面货币资金只有2368万元,而短期债务为574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让人意外的是,经营业绩不佳,公司股价在股东密集减持期间却持续上涨。

  去年2月4日,至正股份股价下探至13.57元/股,创下新低后不断上行,今年4月23日达到61.33元/股,随后有所回调,6月28日为50.59元/股。从去年2月4日以来,股价上涨了3倍。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股价 黄强 至正股份 净利润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1 华纳药厂 688799 30.82
  • 07-01 中科通达 688038 8.6
  • 06-30 世茂能源 605028 14.18
  • 06-30 科德数控 688305 11.03
  • 06-30 永和股份 605020 6.9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