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东北来
王雅洁
打开地图,圈出东北三省。曾经扮演“共和国长子”经济角色的“辽吉黑”,再次背负起提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乃至提振全国经济的担子。
与其他区域相比,东北成为此次敲定的未来三年行动方案中,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落地专项改革方案的地区,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该改革方案的重点之一,聚焦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细项上。
这是提振东北经济的关键一步。
顶层的宏观信号已经开始释放。2020年10月20至21日,国务院国资委曾在大连召开深化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现场推进会,明确提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国企改革”的相关目标要求。
与上世纪90年代改革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改革,已经逐渐卸下了绵延多年的历史包袱。社会遗留问题的解决,亦为未来的混改推进打下基础。
2022年底为界,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即将迎来全面收官。
12月9日,地处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市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重”)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截至2018年底该集团职工安置已经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已全面完成。
东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北工业集团)相关人士则透露,该集团亦在为彻底解决退休人员医保风险储备金缴纳、规范统筹外工资等历史遗留问题制定规划。
在东北大学、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特约高级研究员李洪彪看来,上述问题的解决,将为未来推动混改以及其他国资国企改革细项提供了更多可能性。12月3日,他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东北这一轮的改革,从宏观层面看,逻辑更清晰,有望接下来为全国做一个借鉴。”
在这一点上,辽宁省沈阳市已经跑在了前面。
8000万元现金墙
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北制药”,地处沈阳)的基层保洁员,拿着未拆封的华为手机,开心于公司免费发放且免流量的激励举措。
该员工不曾想过的是,这项福利待遇的背后,是传统老国企放弃控股权,转由方大集团参与混改并控股的改革尝鲜所带来的利好。
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制药,前身为东北制药总厂,一度被称为中国“民族制药工业的摇篮”。随着时间推移,曾给其带来发展红利的经济运行模式,日渐成为阻碍其优化发展的不利因素。
只有改革,只有混改。
东北制药瞄准了方大,成立于2002年的方大成立,拥有炭素、钢铁和医药三大业务板块、多家上市公司,年销售收入800多亿元,缴纳税金130亿元。
不止于迈出引进战投的第一步,既然改革,那就大胆一点,比如放弃控股权。
曾去东北制药调研的李洪彪复盘表示,2019年7月,去年7月,东北制药作为上市公司、沈阳市国企混改唯一的试点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定向增发的方式实施混改,引入战略投资者民企方大集团,方大又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依法依规使持股比例提升至26%,成为东北制药控股股东,国有股保持定增前21.02%的比例不变,退居第二大股东。
由此,东北制药正式建立起国有、民营和社会持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运行模式。
这只是开始。
令李洪彪没有想到的是,引入战投的东北制药,并没有如其他企业一般选择减员增效。相反,还敲定了“在方大集团没派入一人,原企业不减一名员工,不减员工一分钱工资,不减员工一分钱福利待遇的”改革目标。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曾背负多重历史负担的东北老国企,开始拥抱市场,首先拿企业领导的职业身份“开刀”。
东北制药想要打破传统国企领导干部的铁交椅,制药领导班子中8名市管干部转变身份,由董事会市场化选聘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中高层管理人员,实行契约化管理、市场化薪酬和市场化退出。
而东北制药董事长、总裁等多名市委组织部任命的领导干部,已按安排辞去市管企业领导职务,不再享受市局级等相关政策和待遇,由东北制药董事会进行完全市场化选聘。个人档案从市委组织部转到了人才市场,身份从行政体制内彻底拨离出来,按照市场化的要求,由双重角色转为真正的企业高管,变成单纯的职业经理人。
李洪彪没想到该企业的领导身份能转得如此彻底,甚至将档案拿到市场:“这样的做法,表示企业形成了市场化、专业化、法制化的公司决策、监督管理和运行机制,正在以市场准则推进自主经营。”
东北制药的努力没有白费。
2020年春节前,东北制药在院内堆起8000万元现金墙,按每人1万元标准给普通员工一次性发放万元大红包。同时,该企业实施核心骨干员工持股的股权激励计划,向254名管理人员定向发行限制性激励股票3761.3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6.60%。集团高管持股在100万至300万股,中层干部和骨干技术人员等持股在几万到几十万股不等。
至此,开启东北地区第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国企混改先河的东北制药,为沈阳以及东北其他地区的改革,打开一扇新的窗。
与东北制药混改同步的是,沈阳亦被纳入此轮改革中深化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城市,其他两个城市为上海和深圳。
这不会是孤例。
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在配合实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将再选择部分地区开展综合改革试验。目前,已有不止一个城市上报了自己的试点改革方案,不过由于尚未确定最终的试点城市,扩容名单暂未公开。
历史功课
包括东北制药在内的传统老国企,想要推动混改等改革细项,没那么容易。
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东北老国企面临的历史遗留功课,负担一度较重。
上海康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双百行动”专家组成员佟虎说:“东北国企包括遇到的困难比其他区域相对较多,比如积累下来的历史遗留问题等,目前正在抓紧推进解决中。”
监管层对于这一点,有着清晰的改革目标。
按照要求,相关国企须加快推动厂办大集体改革,2020年基本完成。全力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2020年完成主体工作。2022年实现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收官。
黑龙江龙煤集团便在为此项工作努力。
按照当地国资监管部门的要求,龙煤集团正在持续推进与省电力公司正式签订职工家属区供电职能移交实施协议,启动供电职能移交工作,以及推进19.86万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框架协议签订。
同时,研究寻求欠税欠费等历史遗留难题支持政策,指导谋划借壳上市发展工作,协助当地省委组织部完成集团总经理市场化选聘。
李洪彪说:“东北国企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就好比原来欠了不少外债,现在还清了,真正让国企迈入轻装上阵的历史时期。”
他以中国一重为例,根据其所在团队的调研,中国一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已经基本完成,2020年8月,中国一重与齐齐哈尔市政府地方政府已签署地方协议。
中国一重相关人士认为:“推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方面,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遗留矛盾,厂办大集体改革、三供一业分离、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块硬骨头。”在他看来,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是国有企业的沉重负担,难以负荷但又必须面对。但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将会影响其他改革,甚至激化社会矛盾,企业难以“轻装上阵”。
数据统计显示,一重厂办大集体拥有40年的历史,最多时拥有上百家企业近两万名大集体职工。
2016年,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截至2018年底,中国一重职工安置已经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已全面完成。供水、供电、供热已全部移交地方,老旧家属区物业移交已与富拉尔基区政府签订移交协议,截至2019年底物业维修改造已经完成。另外,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已分别于2006年8月、2007年12月移交完成。
政策考量
在历史遗留问题和微观混改实践的探路基础上,事关东北三省的改革专项方案,随之浮出水面。
这一次,将主要瞄准混改。
依旧以黑龙江省为例,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该省已经开始开展摸底调查,制定《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规划分三年推出170个项目,其中省国资委出资企业61个,市(地)企业82个,驻省央企27个;筛选出资产规模较大的12户企业重点推进。
截至目前,2020年该省国资委7户权属企业已经完成混改。
佟虎表示,事实上,包括辽宁、黑龙江在内的省份都出台过各自的混改方案,并且在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等多方面提出改革意见,从宏观层面看,东北地区的国资国企改革处于加速阶段。
除去混改方案,黑龙江省还在加快编制地方国资系统规划和出资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已分别召开过地市国资监管机构和出资企业“十四五”规划专题会议,完成全省国资系统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和产业链水平调查工作。形成了《全省地方国资规划基本思路》和《省国资委出资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基本思路》。
再以微观为例,东北工业集团振兴东北专项行动过程中,已经实现了相关股权结构的优化,退出非核心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其为了发挥上市公司资本平台作用。通过收购雷岩18%股权以及对其他相关股权的处置,以期提高车桥等核心业务控制力,同时开展参股公司清理工作。
中国一重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采取的是“三因三宜三不”思路(‘三因’,就是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三宜’,就是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三不’坚决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
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职业经理人,实行三年任期制,完不成年度利润指标70%、收入指标60%的自动解职。同时,探索骨干人员跟投、风险共担机制。
截至目前,中国一重所属农机公司已成功引进2户外部投资方,并成立了员工持股平台,完成了工商变更,初步完成了混资本任务,调整了薪酬分配机制。所属新能源公司混改引资已在北交所挂牌,目前正与相关民营企业商谈。
其所属“双百企业”大连核电石化公司与浙江荣盛开展深入交流,大连工程技术公司与泰尔重工、普阳钢铁达成投资意向,制定了混改方案。同时,一重(黑龙江)重工与东方国信设立合资公司一重东方(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共同建设工业物联网平台,开拓冶金装备维修和运维服务业务。
上述一重相关人士透露,另外,为加强国有企业间投资合作,与齐齐哈尔市政府、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已联合签定风电项目投资开发协议,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合资设立一重上电(齐齐哈尔市)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开发风电资源。
李洪彪认为,对于东北振兴来说,混改是目前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之一,包括东北制药等在内的多家东北企业混改,已经对全国产生了一定借鉴意义。
更多的可能性
除了混改,还有央地重组。
深谙辽宁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的李洪彪,表示以辽港集团为例,中央直属企业和地方国企重组也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除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混改之外,值得期待的路径。
2019年6月2日,同属辽宁港口集团旗下的营口港、锦州港和大连港披露,辽宁省国资委拟将其持有的公司间接控股股东辽港集团1.1%的股权无偿划转给招商局辽宁,招商局辽宁将持有辽港集团51%的股权。随着间接控股股东辽港集团的股权变动,营口港和大连港的实控人将由辽宁省国资委变更为招商局集团。
这次股权变动源于招商局集团参与重组辽宁港口资源。为进一步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进港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招商局集团与辽宁省政府于2017年6月启动辽宁港口整合工作,通过建立辽宁港口统一运营平台,以大连港集团和营口港务集团为基础,招商局集团主导运营,开展央企、地方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全面提升辽宁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2020年10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东北调研时表示,整合后的辽港集团成为振兴东北的强力引擎之一,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去辽宁港口集团,2019年6月,马钢股份亦曾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安徽省国资委将向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宝武”)无偿划转其持有的马钢集团 51%股权。本次划转完成后,中国宝武将通过马钢集团间接控制马钢股份 45.54%的股份,并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安徽省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马钢股份在公告中表示,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的重组,一方面将带动马钢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将推动中国宝武进一步打造钢铁领域世界级的技术创新、产业投资和资本运营平台。
更多的改革路径被打开。
地处东北专项改革行动区域的相关企业,也在同步探索未来三年的改革规划。
经济观察报记者从东北工业集团获悉,该集团已谋划实施《三年(2020-2022)经营发展行动计划》《企业振兴行动方案(2020-2021)》,对重点工作进行了责任分工,下达了各级责任书,同步制定实施了考核方案。随时跟踪国家、地方政府针对行业及企业发展制定的政策,特别是针对疫情影响企业发展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做到了应争取尽争取、应享受尽享受,以有力抵制疫情与行业调整叠加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了部署全年工作,召开了本年度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作会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每月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对全公司的重点工作及经营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督促。
前瞻未来,顶层正在酝酿出台相关改革政策的同时,与多家东北央企改革相关的最新课题调研结果,也已上报国务院。
风起东北,从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到混改项目的持续落地,乃至未来更开阔改革图景的扩容,都将为未来三年国企改革行动提供更多可能性。
一副从东北辐射至全国的国资国企改革拼图,日趋完全。
这一次,东北准备好了。
责任编辑:杨亚龙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