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之城:“新一线”崛起 深圳最“宜商”

机遇之城:“新一线”崛起 深圳最“宜商”
2020年09月18日 02:54 第一财经

  这些机遇之城: “新一线”崛起,深圳最“宜商”

  作者: 祝嫣然

  中国已经进入城镇化的中后期,城镇化蕴含的动力依然强大。

  在城市群迅速崛起,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的进程中,哪些城市最有韧性?哪些城市在智力资本和创新中最有竞争力?哪些城市最“宜商”?哪些是区域重要城市?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机遇之城2020》,从十大维度,对42座城市进行了系统观察。

  报告显示,在综合排名中,前10位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杭州、武汉、香港、郑州。

  超一线与新一线

  无论从体量规模还是发展质量看,“北上广深”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超一线”城市。

  其中,深圳在“技术成熟度”、“可持续发展”与“宜商环境”等三个指标上都居首位,是分项排名中“摘金”最多的城市。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一线”城市,如成都、南京、杭州、武汉、郑州等亦具有充足的发展动力和人才吸引力。在多个维度下,“新一线”城市经常跻身前五名的位置,例如“智力资本和创新”中长沙、南京分列第三、第四;“交通和城市规划”中南京位居第一、苏州位列第三。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方晋在报告中分析,持续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将全面改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在“双循环”格局构建过程中,城市将发挥增长平台、韧性支柱和开放高地的引领作用。

  这五座城市最有韧性

  自2014年起,《机遇之城》报告已连续发布七期,从经济、社会、民生等多个方面,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城市观察范围从2014年的15座城市扩大到2019年的38座城市,今年再次扩大到42座城市,覆盖了大部分省会城市和规模体量相当的重点城市。

  今年的报告,在变量设置上更加强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容,例如城市韧性、可持续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城市韧性”是报告今年重点观察的维度。香港、上海、澳门、广州、天津,在这一维度中位列前五。

  城市韧性与城市政府重视医疗、灾害应对等多个领域的投入有关,也与城市整体经济实力、基础资源充分程度有关,这使得城市在有效应对风险、快速恢复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对投资者而言,不确定性和风险上升的时期,具有韧性的城市更有吸引力。

  北京广州领衔“智力资本和创新”

  “智力资本和创新”维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教育资源、人力资本来衡量城市的智力资本发展水平;二是观察城市在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方面的资源投入,比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支出等。

  在本维度中,北京和广州并列第一;长沙、南京、上海紧随其后。北京和广州排名相同但各有特色,北京在科研和科技投入方面优势显著,广州在高等教育规模上持续领先。

  报告指出,从区域分布上看,城市创新能力的东西部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领跑的既有北京、广州、上海、深圳这样的先发优势城市,也有长沙、西安、武汉、郑州、成都这样的中西部后起之秀。

  “国家重点实验室”排名靠前的城市除北京、上海外,南京、武汉、西安发挥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特色,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报告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于城市聚集领军人才、提升科技竞争力至关重要,是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支撑,而这些领军城市也将在未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支出”反映了地方政府的创新投入意愿。澳门、深圳、珠海、北京、上海位列前五,说明这几个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政府投入力度较大。例如,深圳每年安排财政科研基金的1/3用于基础研究。

  谁最宜商?谁领衔区域重要城市?

  宜商环境是一座城市吸引投资者、孵化创业企业的软实力,也是经济活力和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维度包括五个变量:创业活力、外贸依存度、物流、收支平衡和营商环境质量。

  在宜商环境方面,深圳一直名列前茅,今年位列第一。近年来,深圳着力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方面有针对性的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在“宜商环境”维度上,苏州、宁波、无锡、佛山和中山这五座城市表现出超出该城市综合水平的优势。在细分变量上,除宁波和佛山在“创业活力”方面维持跟综合排名相似的名次以及各城市在营商环境变量上的不稳定表现,其余均大幅领先该城市综合排名。

  这五座城市分别位于长三角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两大城市群是全国经济活力最旺盛、外向型经济最突出的区域。除中心城市外的其他城市在宜商环境方面的优异表现,反映了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也体现了周边城市更好的承接能力。

  在“区域重要城市”这一大维度中,“北上广深”和香港名列前茅,重庆、成都也表现抢眼,分别位列第三、七位。

  “长三角的上海、杭州、南京分别列第一、九、十二位,上海示范带动地位明确,苏浙则围绕各自中心城市发挥比较优势,未来跨区域协同互动可进一步增强。”报告分析称,在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心城市的广州、香港、深圳分别列二、四、六位,且各变量发展水平较为均衡,为实现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玄逸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24 中岩大地 003001 30.16
  • 09-23 巴比食品 605338 --
  • 09-21 海象新材 003011 38.67
  • 09-18 共创草坪 605099 15.44
  • 09-18 世华科技 688093 17.5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