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通胀”再度上演 今年已有69家企业 主体评级被上调

评级“通胀”再度上演 今年已有69家企业 主体评级被上调
2020年06月08日 03:38 第一财经

  评级“通胀”再度上演 今年已有69家企业 主体评级被上调

  近期,公司主体信用评级频频上调,引发市场关注,在刚刚迈入的6月,就已有11家公司评级调高,有业内人士直呼,又在上演评级“通胀”了!

  截至6月7日,今年已有69家企业主体评级被上调,从上调评级所对应的评级机构来看,基本为国内评级机构,比如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诚信”)上调了19家,占比接近28%。

  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企业主体评级上调的背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信评行业队伍扩容,行业竞争压力也将加大。

  69家公司评级被调高

  债市向好之下,发债规模不断扩大,但另一边,随着跟踪评级报告的陆续发布,企业评级被调高的现象屡屡出现,相比去年同期有明显增多。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6月7日,今年已有69家企业主体评级被上调,而去年同期,仅有16家。特别是在5月,评级调高的公司达34家,是4月的4倍还多,其中金融机构有6家,非金融机构有28家。

  最近一次被调高的企业为贵州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贵州铁路”),6月5日,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下称“东方金诚”)发布报告称将贵州铁路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上调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近1个多月来,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出现大范围调高,与跟踪评级报告的密集发布有关。”某国内评级机构研究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通常而言,按照相关要求,在受评企业年报公布后的3个月内,评级公司需出具跟踪评级结果和报告,由此,5月、6月和7月是评级结果集中公布的时期,导致评级结果调整往往在这几个月集中出现。

  从上调评级所对应的评级机构来看,基本为国内评级机构,比如中诚信上调了19家,在全行业中占比接近28%;其次是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上调了15家;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调了13家,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东方金诚、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则分别上调了8家、7家和6家。

  由国外评级机构上调的仅出现一例,即穆迪公司于3月27日,将苏州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由Ba2上调为Ba1,评级展望为负面。

  某外资评级机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从市场角度来分析,当前评级机构调高主体信用评级可能有多重因素,一方面,部分公司年报发布后,数据趋好,所以评级被调高了;另一方面,在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下,市场利率逐步下行,流动性较为充裕,同时,监管部门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如此一来,企业违约概率降低,评级被调高。

  但尽管如此,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企业主体信用评级被广泛上调仍需关注。就企业类型来看,上调的多为城投平台,而今年城投平台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城投债总偿还量超过2万亿元。另外,“考虑到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地方财政也面临较大压力,对于相关评级结果还需审慎看待”。上述研究人士对记者称。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除了市场因素外,还有观点称,评级的上调或与行业竞争有关。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信用评级领域中,企业的话语权要更大一些,比如两家评级机构给某企业信用评级分别是AA+和AA,那么企业自然会选择高评级机构。

  “这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市场行为,倒逼评级机构进行抉择。”上述分析师称,“给得太低了,没企业来,以致当前市场上大多数评级为AA级及以上,评级‘通胀’愈发明显,信用利差分化不大”。

  而企业追求高评级也不难理解,评级高了之后发债成本将会降低,比如目前AA级(含AA)以上的公司债发债成本为4.2%左右,AA级以下的则超过7%;另外,也有业内人士称,银保监会对不同级别的债券计算不同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AA-及以下的债券在计算偿付能力监管指标时会受到较大影响,因而市场对AA级以上债券需求更高。

  对于评级机构而言,高评级亦有助于其提高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自去年以来,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进入国内,再加上两家本土评级机构中正鹏元和远东资信的加入,以及监管层统一评级监管之下,评级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上述研究人士对记者说道。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剑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提及,与外资机构相比,中资评级机构尚存在不小差距。比如在评级技术方面,国际机构的评级技术成熟度更高,评级体系更加完整,且可通过内部建设与外部并购进行数据与科技融合,更大程度地挖掘数据的应用价值,发展速度领先国内。

  不过,“国内的一些评级报告对企业细节方面把握更为到位,了解企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企业高管的情况等,而外资机构通常是依据打分卡,对企业相关指标进行计算,然后再做定性的调整”。一位债市资深从业者向记者称。

  张剑文也称,国内评级机构对国内市场、行业及企业信用的认识和把握更加深刻,通过长期的尽职调查和信用评级,数据积累也更为丰富;此外,对国内监管环境更加熟悉,在内部管理上能更好地贯彻执行。

  为了打造更高质量的评级服务,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国内评级机构要加强评级技术研发投入,重视评级技术的升级与更新;强化对信用风险的揭示作用,更大程度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覃肄灵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0 联赢激光 688518 --
  • 06-09 帝科股份 300842 15.96
  • 06-09 神州细胞 688520 25.64
  • 06-08 复旦张江 688505 --
  • 06-08 聚合顺 605166 7.0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