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地摊经济” 烟火里的生机和温度

拥抱“地摊经济” 烟火里的生机和温度
2020年06月05日 05:30 第一财经

  拥抱“地摊经济” 烟火里的生机和温度

  个体经营户是灵活就业的重要形式,在疫情等重大事件冲击之下,灵活就业可以起到整体就业的缓冲器、蓄水池作用。

  作者: 章轲

  摆地摊,是最近不少人在琢磨的生意经。

  在济南最大地摊——环联东方商贸城夜市摊,摊主韩文高可能没想到自己不经意赶上了一波热潮。

  环联夜市是济南最大的夜市,占地80余亩,有1100多个摊位。“生意比去年还好!”6月3日晚,韩文高一边招呼顾客,一边应对前去采访的媒体记者。

  据报道,他家是夜市里规模最大的美食摊位,有15个员工,50张桌子,日营业额3万元左右。这样规模的“地摊王者”,全济南可能也很少。而更多的摊主们,一个月干下来挣个五六千元,“省一点花”也能养活一家人。

  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尚未散去,地摊经济恰于此时“烟火重聚”了。

  连日来,“地摊经济”彻底火了:多地松绑摆摊卖货,摊位申报火爆;城管叫你来摆摊,鼓励占道经营;小商品城(600125.SH)、茂业商业(600828.SH),甚至厢式货车等与地摊经济沾边的概念股在A股市场中连连上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3日表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些主体对于解决就业从来都是非常重要的,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蔡昉说,特别是疫情之后恢复经济、恢复基本民生,它们是非常重要的。即便在发达国家,这种半正式、非正式的经济在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就业上也都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的活力,不在于表面的整洁

  蔡昉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确定GDP的具体增速指标,但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第一条都是稳就业、保就业。从就业角度看,小微市场主体特别重要。

  地摊经济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就业难题?这种“烟火重聚”是不是应对疫情、保障民生、恢复经济的权宜之计?

  3日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烟火重聚:中国个体经营户新冠疫情下的复苏”在线讨论会。

  蔡昉认为,疫情的特殊性决定了经济复苏的轨迹要取决于疫情的流行病学曲线变化。疫情之后,经济复苏可能在相当大程度上要依靠内需拉动,而很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就是为了满足内需而进行生产的。

  “一个城市的活力,不在于表面上看有多整洁。”蔡昉说,对于地摊经济,当然要管理,但不是禁止。比如,早在3月中旬,成都就鼓励小商小贩占道经营。

  蔡昉说,鼓励地摊经济发展,不应成为权宜之计,不要来回变。

  调查数据显示,在疫情最为严重的2月份,全国范围内个体户的活跃商户量与营业额均受到严重冲击,下降到潜在值的50%左右,但是3月份开始推进复工复产之后,在短短一个月内,大部分地区恢复到了潜在值的80%左右。

  疫情中表现出强大韧性

  “贩夫走卒、引车卖浆,古已有之。”在线讨论会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靖一说,活跃的个体经济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牵扯数以亿计人的生计问题。

  借助支付宝旗下的码商(利用二维码做生意的线下商家)数据,王靖一等多位专家最新研究发现,2018年全国个体经营户数量达到9776.5万户,相较于同年第四次经济普查统计得到的6295.9万户的数字,还要多出54.8%。

  同时,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户均就业人数倒推,个体经营户牵扯的就业人数在2.3亿人的规模,约占到同年8.06亿劳动人口的28.8%。

  据测算,个体经营户全年的营收总额约为13.1万亿元,相当于当年社会零售总额的34.4%,全年发生交易839亿笔。

  王靖一说,个体经营户不仅包含工商注册过的个体工商户,也包括没有注册过,但实际上在从事个体经营行为的商户。个体经营户是灵活就业的重要形式,在疫情等重大事件冲击之下,灵活就业可以起到整体就业的缓冲器、蓄水池作用。

  此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非正规经济会更早地感知经济体系的波动。作为灵活就业的主体,非正式行业可以降低负面冲击时经济衰退的程度和后果。非正式行业的存在,可以让陷入衰退的经济更快地复苏。

  对于这一说法,码商数据也提供了佐证。数据显示,今年2月1日以来,单周新增码商呈现上升趋势。随着复工复产的全面推进和消费券等扶持政策的推出,4月5日至26日三周时间,单周新增码商数较1月26日至2月1日最低点增长79%。

  “我们确实看到了个体户群体自身所表现出的强大韧性,为稳定就业提供了蓄水池的作用。”王靖一说。如此大规模的上升,不大可能是已有非码商户突然开始使用码商这一入口进行经营结算,而确实源于新增的经营者群体。

  数字金融服务地摊经济

  在网购已经非常便利的当下,地摊经济还有多大的生存空间?

  研究还发现,年轻人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灵活就业趋势更加明显。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18~24岁码商从业者占到整个码商群体的24%,这一比值远超该年龄段人群在人口中的占比(根据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2018年数据,15~19岁人口占比5.09%,20~24岁人口占比5.95%)。

  在疫情冲击之下,这一群体遭遇到的打击也相对最轻,“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年龄群体在疫情的狂风之下,成为了真正的坚实‘后浪’。”王靖一说。

  同时,50岁以上的码商数量也在快速增长。数据显示,4月5日至26日三周时间,50岁以上新增码商数相较1月26日至2月1日的最低点也增长了97%,增势最猛。

  王靖一说,50岁以上人群本来是数字技术的“边缘”群体,但在疫情之下,却能够得益于数字技术,灵活扩展经营方式,享受技术抗疫带来的红利。

  “真的是这样!你现在去大菜场看看,疫情后‘非接触式’流行,摊贩们都不愿意收现金了,每个摊位前都有二维码的小牌子。”北京一位居民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守着各种摊位的老年人不少。

  “个体经营户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吸纳了七成新增就业。”在线讨论会上,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研究总监林晨介绍,支付宝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已有1200万小店和路边摊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实现V字反弹。

  “这当中,数字小店的表现尤其抢眼,支持支付宝消费券核销的小店,收入流水比发消费券前一周环比增长73.4%。”林晨介绍,在各大城市中,广州、上海、杭州、成都、深圳实现V字反弹的小店数量最多。郑州因为消费券的带动作用,反弹小店数量在北方城市中列第一。

  林晨表示,在数字金融的助力下,地摊经济的“烟火”会更加璀璨,政府应进一步推动数字金融服务个体经营户,加强数字消费券对于个体户、夜市的支持。

  王靖一等多位专家也建议,重视个体经营户等形式的灵活就业在稳就业上的重要作用。“在防疫进入常态化的今天,摊位费、房租恢复至疫情暴发前的水平,显然并不是让各方获得最优解的方案。”王靖一认为,在低需求的压力下,房屋摊位出租者应当适当下调租金,政府引导有能力有需求的摊主进店经营,达到多赢局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亚龙

新冠肺炎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9 神州细胞 688520 --
  • 06-09 帝科股份 300842 --
  • 06-08 复旦张江 688505 --
  • 06-08 聚合顺 605166 7.05
  • 06-05 金宏气体 688106 15.4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