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下20BP,不寻常!央行降息背后的四大信号
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0年3月30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相比此前下降20BP。
相比近年每次5BP或者10BP的降息或加息力度,本次7天逆回购一次性降息20BP,显得很不寻常。
值得注意的是,3月27日政治局会议表示,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降息是落实政治局会议的举措,也是一揽子宏观政策的措施之一。
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经济稳增长
受疫情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323亿元,同比下降24.5%;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多家机构预计一季度经济增速会很低,甚至有机构预计可能零增长、负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即将迎来海外需求下降的第二波冲击。在此背景下,降息是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重要方式,有助于经济稳增长。
3月26日召开的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出,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全面做好“六稳”工作。
“已出台的货币政策目标函数中,并未过多考虑海外疫情蔓延、海外需求下降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毫无疑问这需要重新作出调整,加大宽松力度。”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
二、4月是货币政策发力的黄金“窗口期”
在美联储3月初及3月中旬降息后,中国央行未降息,主要因为国内尚未全面复工,降息作用有限。而现在复工逐步提升,降息有助于拉动投资、消费。
伍超明称,当下尤其是4月份是货币政策发力的黄金窗口期,必须抓住、抓牢。目前海外疫情加快扩散蔓延,国内面临疫情“倒灌”风险,但整体看国内疫情已步入尾声,即国内政策重心已转向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扩大有效需求。因此,抓住3、4月份这一关键窗口期,加大货币政策力度,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尤为重要。
三、海外货币宽松,中国货币政策打开空间
美联储在3月3月、3月16日两次降息后,将利率降至零,同时启动各种资产购买计划。美联储降息后,海外各国央行已跟随降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北京时间3月30日,2020年以来,全球已至少有35个国家或地区先后宣布了57次降息。
本次美联储降息后,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打开空间——降息后,外部压力不会太大,汇率也不会有太大的贬值压力。在疫情影响之下,降息成为拉动需求、应对金融市场波动的重要措施。
目前人民币汇率稳定在7左右,存在降息的空间。同时,降息也是践行G20会议“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重要举措。
四、4月LPR将下调
在此次逆回购利率下调20BP后,4月新作MLF亦会跟随降息,这将带动4月LPR报价下行。3月27日的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
2019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LPR参考MLF,贷款利率则锚定LPR。LPR下行的主要驱动因素为MLF利率下降、银行资金成本下降等。
3月LPR报价按兵不动。据中国货币网消息,2020年3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4.05%,5年期以上LPR为4.75%,报价与上月保持一致。此次政策利率下调后,有助于带动4月LPR利率下行,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责任编辑:李昂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