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新政这一年:科创板横空出世 市场化改革三箭齐发

A股新政这一年:科创板横空出世 市场化改革三箭齐发
2019年12月23日 11:51 界面

  回调砸出“黄金坑” 大资金调仓换股正当时?牛市氛围仍在,你还在等什么?点击立即开户,3分钟极速响应,专属通道福利多多!助你“抄底牛市”!

  原标题:回望2019④丨A股新政这一年:科创板横空出世,市场化改革“三箭齐发” 来源:界面新闻

  记者 | 满乐

  从“大开大合”式的涨跌到渐趋平稳,2019年的A股为后市开了个好头。

  年初,A股承接着2018年股市“长熊”遗留的沉重,上证指数一度探底至2400点关口,创下自2014年末以来的市场新低。

  而到了年末,抖落一身“负担”的A股重新站上3000点大关。年末市场热度的回暖,似乎更预示着2020年的A股走出一波“长牛慢牛”依然可期。

  2019年上证指数走势

  截至12月20日,上证综指在2019年累计上涨了511点,涨幅达到20.49%。深证成指更是在全年上涨近3000点,涨幅达到41.3%,创业板指也上涨了41.7%。市场整体上涨的背后,有2019年A股“头号工程”科创板开板的带动,也有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后境外长期资金的引入。

  不过与市场涨跌最密不可分的莫过于监管风格的调换,与此相辅相成的是,股市的稳定同样也给予了监管层践行市场化改革的莫大信心。

  2019年,证监会先后扩大了融资融券标的范围、放松了重大资产重组认定标准,创业板和主板再融资也有所“松绑”,境内分拆上市更是迎来“破冰之旅”。

  抖落负担、轻装上阵。2019年的A股市场正在向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稳步迈进。诚如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年初所说,“敬畏市场,尊重规律、遵循规律,毫不动摇地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横空出世科创板

  如果选取2019年A股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事件,那么非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莫属。

  安永日前出具的全球2019年IPO市场回顾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中,A股市场预计共有200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2528亿人民币,IPO数量同比增加90%,筹资额同比增加82%,创2012年以来新高。

  而其中又以A股下半年的IPO活动尤为活跃,共有136家公司在下半年成功上市,筹资1924亿人民币,分别占全年总量的68%和76%。这背后科创板的影响不可小觑。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交易首日,首批25家上市公司全线大涨,当日市场成交近485亿元,25只科创板个股平均涨幅在140%左右,更有16家公司单日内就实现涨幅翻倍。

  “市场对科创板及注册制的制度红利预期相当高。成交额、涨幅、总市值均超过了2009年创业板开板首日的情形,这是有些始料未及的。”北京某阳光私募基金负责人此前笑称,“前期打新得来的科创板股票有些拿不住了。”

  科创板的横空出世,也带动了主板及创业板市场科技类个股的上涨。市场选择推出对标A股科技公司的ETF基金,前期设立的各个科创主题基金也在完成科创板“打新”任务后,将目光投向主板市场。以在A股聚集了相对较多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板为例,7月22日科创板正式交易至今,创业板指数已累计上涨了近16%。

  抛开“吸金”能力和对A股科技类公司的带动作用,科创板也直接催热了2019年A股的IPO活动。

  从安永统计的数据来看,科创板IPO数量和筹资额在今年下半年A股各板中分列第一和第二名。2019年前十大IPO中,就有4家来自科创板,分别为中国通号金山办公传音控股澜起科技。四家企业合计募集资金208亿人民币,占前十大的21%。

  科创板成功开板,推动A股IPO活动(数据来源:安永)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科创板影响力的体现还不仅仅局限于一二级市场交易层面。

  “试点注册制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深远影响自不必多说,但除了注册制外,科创板也在多项政策领域起到了先导性的示范作用,甚至倒逼了A股的市场化建设。”国内某中字头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2019年3月,上交所接连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二)》,意在提高科创板股票上市审核的透明度。这两份文件也被业内称作科创板的“IPO51条”。

  所谓的“IPO51条”,是指2018年证监会向券商下发的《首发审核财务与会计知识问答》和《首发审核非财务知识问答》两套文件,其中首发审核财务与会计知识问答26条,首发审核非财务知识问答25条,合计51条。因此这两套文件也被市场俗称为“IPO审核51条”。

  “这两份文件之前并未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过,和IPO‘主八创五’的规则一样,均属于‘窗口指导’。”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但在科创板“IPO51条”发布后不久,3月25日晚间,证监会也正式对外发布了《首发若干问题解答》,在三类股东、对赌协议、分红及转赠股本等各类IPO审核问题上对外作出了细致解答,原先的“IPO51条”缩减至50条。

  从“窗口指导”到正式文件,这一改动直接反映了监管层审核理念的转变,也象征着科创板倒逼之下,主板IPO审核理念的透明公开。

  同样在3月,《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办法)》的发布,正式明确了“达到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可以依据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和交易所规定,分拆业务独立、符合条件的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

  虽然缺乏详细规则支撑,但这份文件却最早打破了A股市场分拆上市的困局。

  直至2019年12月,《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下发,A股境内分拆上市正式“破冰”,科创板在其间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搞好科创板,不是增加一个交易板块的问题,而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举措。”易会满在年初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核心是体现市场化、法治化的具体落地,为其他板块的改革积累经验。科创板具有多层次资本市场引领者的意味,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应当具有行业创新引领者的作用。

  市场化改革“三箭齐发”

  在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层面,横空出世的科创板正是2019年股市的缩影,持续深化改革中的A股也在今年被打上了“市场化”的烙印。

  纵观2019年,融资融券、重大资产重组、境内分拆上市三项新规的发布与修订对整个资本市场影响最为深远,而其改革内容的背后也均体现了监管层减少行政干预、尊重规律、遵循规律的市场化建设理念。

  1.两融活力恢复

  2019年8月9日,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修订的《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正式出台,宣告130%的两融平仓线成为历史,最低维持担保比例交由以证券公司为代表的市场决定。

  放宽平仓线的同时,两融客户担保物范围和两融标的范围也得以扩大。除现金、股票、债券外,客户还可以用证券公司认可的其他证券等资产作为补充担保物,提高了客户补充担保的灵活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则由950只扩大至1600只,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市值占比大幅提升。

  “取消130%平仓线、扩大担保物范围,都在增加担保灵活性、降低两融客户被强行平仓概率的同时,体现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两融新政发布后,有北京某券商非银分析师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两融标的扩围,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小板、创业板的杠杆资金流入,有助于提升创业板乃至整个A股市场的活跃度,两融余额有望回升至万亿元以上。

  而就在12月18日,上交所融资融券余额报5655.74亿元,深交所融资融券余额报4412.72亿元,两市合计10068.46亿元。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合计破万亿,创一年半以来新高。新政指导下的两融市场正慢慢恢复活力。

  2.借壳上市“减负”

  10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

  自2008年发布之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分别在2011年、2014年和2016年经历了三次修订。其中2016年的修订被市场称作“史上最严借壳新规”,矛头直指借重组上市“炒壳”、“囤壳”之风,借壳上市相关股份的限售期比较其他重大资产重组执行要求被显著提升,募集配套资金的定价方式也陡然收紧,且不允许将配套资金用于补充流动性或者偿还债务。

  而2019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再次修订,则直接将并购重组政策带入宽松期。

  新规中取消了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降低了触发重大资产重组的几率;进一步缩短“累计首次原则”计算期间至36个月,加大了时间层面重组认定的难度。

  同时,新规还恢复了重组上市配套融资,重点引导社会资金向具有自主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集聚。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规的修订还打破了创业板不允许借壳上市的“魔咒”,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

  针对取消“净利润”指标,证监会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亏损公司注入任何盈利资产均可能构成重组上市,不利于推动以市场化方式“挽救”公司、维护投资者权益。另一方面,微利公司注入规模相对不大、盈利能力较强的资产,也极易触及净利润指标,不利于公司提高质量。

  据财通证券统计的数据,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有40%以上的公司2018年净利润低于1亿元,利润指标的限制取消涉及面非常之广。

  “创新型企业盈利波动较大,借壳上市的规则过多,不利于企业正常融资和健康发展。监管层并不是要刺激并购重组市场,而是要解除对市场的不合理约束,便利市场机制运行。”上述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3.分拆上市“破冰”

  2019年监管政策的又一大创新则在于开启了分拆上市的大幕。

  12月13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明确了分拆条件,要求上市公司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和规范运作水平,分拆后母公司与子公司符合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关于独立性的基本规定。

  境内分拆上市“破局”的意义自不必多说,即能引导上市公司专注主业,也能提升企业直接融资的机会。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在分拆制度制定过程中听取市场意见的态度。正式发布的分拆上市条件,相比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出现了诸多修改。

  征求意见稿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的指标被改为“6亿元”。募集资金使用方面,正式稿适当放宽要求,允许最近三年内使用募资规模不超过子公司净资产10%的子公司分拆。子公司董事、高管持股问题上,新规也放宽了子公司董事、高管的持股限制,由10%放宽至30%。这些均是监管层征求市场意见后作出的修改。

  “对征求意见稿进行这样多的修改,在国内政策发布上是不多见的,过去充其量是措辞上的改变。”上海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相比征求意见稿,分拆新规降低了分拆上市的净利润门槛,适当放宽了募集资金使用限制,还认可了科技类型企业管理团队持股比例较高的问题,顺应了市场化发展。

  就在分拆新规正式发布后仅仅5天,上市公司中国铁建就抛出了分拆方案,并获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拟将全资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IPO并在科创板上市。

  除上述三起对国内资本市场影响深远的制度变革外,2019年再融资政策修订内容也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调整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和锁定机制,便利了企业融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创业板市场再融资也拟取消公开发行证券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高于45%的条件,和非公开发行股票连续2年盈利的条件。

  从诸多政策的发布和修订不难看出,无论是简化及放宽市场运行规则,还是听取市场意见,2019年A股市场发展的核心即在于市场化改革。

  两融市场重返万亿规模,首例分拆上市方案推出,市场化建设不断推进下的A股正稳步提升实力。多家券商在2019年终策略会上均作出“2020年A股将出现牛市”的乐观判断。

  总体来看,一个日趋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正在前方招手,2020年或也将成为A股长牛的开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IPO 融资融券 创业板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21 起帆电缆 605222 --
  • 07-21 法狮龙 605318 --
  • 07-20 力鼎光电 605118 9.28
  • 07-20 爱博医疗 688050 33.55
  • 07-20 建霖家居 603408 15.5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