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侯志明分享写作之道 除却“三真”不为文
侯志明
不管文体如何发展,抒发内心真情,讲述人生实感,依然是散文文体的核心品质。作家侯志明的散文,正是体现这一核心品质的典范。他抒情记事,记录思考,书写着他对人世冷暖、生活世界、岁月大地的挚爱。他的写作,没有矫饰少讲技巧,主要是面对自己、面对生活、直抒胸臆。侯志明的散文书写,得到文坛的赞誉和社会的关注。2017年12月,侯志明散文集《行走的达兰喀喇》出版,阿来、刘庆邦、白烨等作家、评论家都撰文点赞。侯志明发表在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人民日报的多篇散文随笔,多次被四川、广东、山东等多地的中考或者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作为现代文阅读材料,被众多中学生认真赏析。
文学写作并不是侯志明的专职。身为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的侯志明,除了工作上与作家打交道,他本人在业余尤其热爱文学写作,尤其是散文创作。这种写作实践的背后,侯志明有着怎样的为人之道和心得体会?近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侯志明。
自己的散文连续被许多地方的中学语文试卷拿来做试题,侯志明表现非常冷静而谦虚,“只能说明我那些文章满足了出试卷人的需求。还有就是因为篇什短,长了人家放不下。”说到文章短,侯志明也有感而发,“我很欣赏许多作家的洋洋洒洒,下笔万言。但我写不出来,做不到。有意注水就更不敢想不敢为,我认为这是对读者的不尊重,对自己的不尊重。”侯志明此前在媒体行业工作多年。在新华社当了多年记者的他,长期写稿件,有严格的篇幅节制意识。
回顾自己的写作,侯志明用遵循“三真”原则来做概括:“真事、真情、真理。可以说,除却‘三真’不为文。”小说家徐则臣曾这样谈创作,“写自己想写的,写自己能写的,写自己能写好的”,这很合侯志明的胃口,“我也认为这是一个有良心的作家的自我要求,也是一个作家真正长大的必然之路。”
侯志明的写作,首先,写的内容都是实存的真人真事。写父亲母亲,写老师,写妻子,写儿子,等等,都是真人真事,熟人熟事,毫不陌生。写完还要读给他们听,看对不对。不对马上改。其次,还要是他熟悉的,他被打动的真人真事。
写真人真事,对有着丰富阅历的侯志明来说,得心应手。侯志明是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人,求学是在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工作时先在沈阳矿务局,后到新华社辽宁分社、四川分社,之后又去了峨眉电影集团,现在则在四川省作家协会担任领导职务。他的工作变动之多,地域挪动之大,都比较少见。这使他的生活经历变化多端,人生感受也异于常人。这些都为他的散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坚实的基础。侯志明也清晰认定,自己就是散文写作的“业余爱好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省作协工作的侯志明,有很多与作家同行的机会。有一次看了阿来的一部作品后,侯志明对阿来说,自己泪流满面且一夜无眠,“想象不到您在创作过程中掉了多少眼泪。”阿来说:“是真的,只是要尽量克制。一来不想太放纵,二来要使文本节制”。这个回答,让侯志明深受启发,“我知道了,尽管是用真情写,也要克制,不能放纵。我想这也算对读者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
随着散文写得多,他逐渐有了更多更深的写作感悟,“散必须有节制。我也读过一些作家的作品,有的还是很有名的作家的作品,写得太洋洋洒洒,以至于自己可能忘记了在写什么。我读得莫名其妙,一头雾水。我认为散文的散至少应该遵循这样几点:散得开,聚得拢,围得紧。”
侯志明说,自己的散文写作“三真”观,就是在《藤野先生》《背影》《内蒙古访古》这样优秀的散文作品和优秀的文学家的影响下总结形成的。以《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为例。全文是3218字,但前面写了711个字(几近四分之一),才出现了有关藤野先生的描述。这711个字,都写了些什么呢?有“上野的樱花”、“盘着大辫子”、“还要将脖子扭几扭”、“标致极了”的“清国留学生”;有“咚咚咚地响得震天”的跳舞;有朱舜水的客死地;北京的白菜,福建的芦荽,日本的监狱、芋梗汤等等。这些咋看都与藤野先生毫无关系,够散得开了。但仔细想想,没有一句不是为了衬托藤野先生的出场,不是为了突出藤野先生——一个日本人比中国的留学生还要关心中国的医学,关爱一个中国的真正有抱负的留学生。这就是聚得拢,围得紧,就不是多余的了。
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曾这么定义文学的功用:“真实地写出一段人生,并为一种朴素的人格加冕,是文学能以感动人的核心品质;而在一种生活背后,看到那条长长的灵魂的阴影,咀嚼它的幸福和悲伤,并思索它的来路和去处,是文学得以重获心灵深度的重要通道。”这段话也被侯志明深深赞同,“这一观点,我认为,尤其应是散文的核心价值。”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