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是一个以资本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没有实体产业的支撑,没有高新技术领域的领航发展,金融领域也将失去支撑其发展的服务对象。
从近日财富网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名单查证,百强企业的资产合计204.65万亿元。我国2018年GDP为90.03万亿元,百强企业资产约等于我国一年创造财富的2.3倍。
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2018年税务部门税收收入(已扣减出口退税)为13.80万亿元。百强中的21户金融企业,资产合计168.36万亿元,远大于我国一年的税收收入,是全国税收收入的10倍还多。
从户均资产规模看,实力较强,资产超过1万亿元的行业包括:金融8.02万亿元、房地产1.10万亿元。从个体实际数据看,资产大于全国税收收入的企业是,中国工商银行资产为27.70万亿元、中国建设银行为23.22万亿元、中国农业银行为22.61万亿元、中国银行为21.27万亿元。
其实这些资产并非全部归企业所有,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系列运作临时占用的资产。由此,就产生了资产运作的概念,即企业通过灵活运筹自有资产,以吸取更多外界资产并借此获取更大经济利益的能力。反映企业资产运作能力最简单常用的3个指标是权益乘数、净资产收入率、净资产利润率。
企业资产运作能力的三大指标
权益乘数(EquityMultiplierEM)是企业资产总额与企业净资产的比值,反映了企业财务杠杆的大小,说明企业自有资产吸取外界资产的能力。百强企业整体的权益乘数8.75,即企业自有资产1元的净值可以带动8.75元资产为企业生产经营运作。权益乘数较高的行业有:金融12.83、房地产10.01、基建和建筑6.11、计算机及相关产品6.02。
从具体企业看,权益乘数相对较高企业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06、绿地控股集团14.79、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4.40、中国民生银行14.27、中国恒大集团14.14。这几家企业无疑就是百强企业中财务杠杆最强的。
净资产收入率,是反映自有资产运作效果的最直接指标,其计算关系是企业营业收入与企业净资产的比率。
百强企业给出的数据显示,百强企业整体的净资产收入率为133.74%,即企业投入自有资产1元净值可以带来1.34元的收入。在这一比率的基础上,如果再扣除上述财务杠杆的资金成本,很难说还有多少盈利。所以,在解读百强企业信息中,不能只看到营业收入规模的绝对强,还要看净资产收入率谁更强。
分行业看,企业净资产收入率相对较高的行业是:批发零售622.66%,医药、生物制品、医疗保健570.57%,专业连锁销售495.72%,基建和建筑392.58%,计算机及相关产品318.17%。这些行业就是利用资产高速周转频率,以很少的自有资金带来了成倍的收入。
最后要看企业净资产回报率,即净资产利润率,其计算关系是以企业净资产去除企业利润总额。测算结果反映,百强企业整体的净资产利润率平均值为11.84%,跑赢了社会活期存贷款平均利率的好几倍。
而百强企业中大于这一平均值的行业,分别是电器22.46%、房地产21.97%、互联网服务18.31%、建材17.08%、汽车及零配件13.93%、专业连锁销售12.48%、金融和综合贸易,并列为11.92%。
资产运作中的风险
权益乘数,作为财务杠杆,一方面反映企业资产的运作能力,但另一方面权益乘数过大也意味着企业风险。一旦企业资金链条断了,企业破产,权益乘数越高,债权人的损失也就越大,因为根据有限责任公司的运作规则,破产清算只以公司净资产为限。所以,当权益倍数大于2时,破产企业对债务多出的部分是无法赔偿的。
那为什么企业权益乘数依然很高,经常会有大于2的情况呢?前提一定要有好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的支撑。所以,判断企业的风险,不仅看权益乘数单一指标,同时应观察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较好,与企业负债相匹配,则可以有效地抵御债务风险。如果用企业债务去除利润,以债务利润率来反映债务和风险的关系,即这一比率的数值越高,风险越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
单从资产运作的角度,分行业看,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的行业有:互联网服务15.78%、通信和通信设备11.64%、建材10.39%、电器10.07%、煤炭9.61%。
结合企业权益乘数、净资产收入率和净资产利润率三项指标,综合评价企业的资产运作能力,前5名依次为房地产,综合贸易,基建和建筑,专业连锁销售,医药、生物制品和医疗保健。
房地产排名第一,是因为其权益乘数和净资产利润率两项指标成绩很好。虽然净资产收入率居中,但净资产利润率很高,是通过资本运作最会挣钱的行业。
投入金融和房地产的资金规模也最大,金融以168.36万亿元排第一,房地产8.80万亿元排名第二。特别是金融行业的资金规模占到百强企业的82.3%。
以上百强企业的数据突出地说明,金融是最赚钱的行业,房地产是最会赚钱的行业,而投在实体产业、高新技术领域的资金比重微不足道。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是一个以资本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注重短期的投资回报,简单地追逐资金的升值增值。但试想,没有实体产业的支撑,没有高新技术领域的领航发展,金融领域也将失去支撑其发展的服务对象,只能形成资本体系内的虚拟空转和泡沫,最终必将导致破灭。
高质量发展,要引导资金流向急待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和从事基础研发的实体产业。
(作者系中国税务学会理事)
责任编辑:鲍一凡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