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专访微众银行马智涛:金融科技降低成本,使普惠金融可以持续
“我们用金融科技的手段把银行的成本极大的降低下来,户均3.6元的成本,让我们有基础去服务众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微众银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金融科技使普惠金融成为可能,并且可以持续,从而覆盖传统金融无法触及的客户群体。
近日,在香港召开亚洲金融论坛期间,刚刚参加完由第一财经主办的“大湾区金融发展:金融科技的未来”论坛,马智涛在会场内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专访。金融科技其实就是马智涛的本职工作,他和微众银行几年来在科技领域的摸索实践,也可以说是中国近几年金融科技发展的一个微观缩影。
第一财经:微众银行是中国境内最早成立的一家民营银行。作为银行阵营里的新生力量,微众银行的经营模式与传统银行有很大不同,微众银行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马智涛:我觉得微众银行最大的优势在于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强大。刚刚在论坛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也提到了,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关键。从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来看,我们很自豪的是可以采取开源技术、按分布式架构搭建技术平台,建成完全自主可控、可支撑亿量级客户和高并发交易的银行核心系统,把一个运行稳健、运维成本低、与传统银行非常不一样的科技体系建立起来。
一个强大的科技运营管理体系,会让我们具有非常强的成本优势和扩展能力,使我们能够第一天从零开始,一直到拥有百万级、千万级体量的客户群,都能健康运转。我们不需要不断地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这个基础设施有非常强大的延伸性,能非常快速地去适应业务规模的扩大以及产品复杂度的需求,而且能把成本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
第一财经:谈到金融科技赋能银行实现成本降低,微众银行的成本控制在行业内可圈可点,这也使微众银行服务大量的小微客户成为可能。微众银行的成本控制究竟低到多少?
马智涛:在运用金融科技的过程中,我们强调“三升两降”原则,即通过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效率,改善客户体验,也能够为量产化、规模化提供服务;同时能够降低服务成本,控制风险。
目前微众银行每一户的科技运维成本应该是传统银行的十分之一左右,具体来说,微众银行所承担的每一个客户一年的IT运维成本大约是人民币3.6元,这个数据要远远低于国内的传统金融机构户均成本(20-100元),也比国际上的银行成本(大约几十美元)低得多。这样低的成本给我们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使我们有可能更好地来开展普惠金融服务,而且让这种普惠金融服务变得可持续。同时,我们所提供的一些金融产品,服务了曾经在市场上被忽略的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微众银行服务的个人客户中,有600多万过去在征信中心没有征信记录;小微企业客户中,68%的群体过去也从来没有在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他们的交易行为跟传统的金融视角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在服务过去从未有过金融服务的这部分客户群体时,就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来进行授信和风险控制。
2017年微众银行的不良率控制在0.64%,这是非常低的水平。低成本、低不良,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为小微群体服务的可持续经营模式,让我们可以探索一条符合微众银行自身的发展道路。
第一财经:微众银行用科技服务金融,还覆盖了传统金融机构没有服务到的哪些群体?
马智涛:我们按照既定的战略定位,以金融科技为依托,深入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拓展两大业务领域:一是面向长尾人群提供小额消费贷款,助其提前实现美好生活;二是面向小微企业提供经营周转贷款,助其创业创新成功。
目前,我们覆盖了31个省、市、自治区的567座城市。在我们主要贷款客户中,79%是大专及以下学历,笔均贷款金额也不过8000元。这种业务在过去的传统金融服务中是无法做到的,利息还不足以覆盖人工在内的成本,我们72%的贷款利息也不过百元左右。所以说,我们必须用科技手段降低成本,成本高其实是掣肘普惠金融的关键问题之一。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群体,比如对于听障人士,我们通过远程视频、手语服务为语言障碍者提供贷款服务。从这个角度讲,微众银行所做的事情,不仅服务了更多的人群,同时也具有社会意义。
第一财经:如何来确定微众银行的贷款客户?如何把风险控制在合理可控的范围?
马智涛:微众银行以大数据为核心构建风控规则,引入逻辑回归、机器学习等方法,建立社交、征信和欺诈等系列风控模型。在此基础上,将人行征信和公安等传统数据与社交和行为等新型数据相结合,更全面评估信用风险;将大数据与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生物技术相结合,更精准地识别客户身份、防范欺诈风险;引入第三方电子存证管理、机器人客服和机器人催收、数据访问安全体系,控制全流程线上操作的潜在风险。
最终的结果证明,客户表现非常好。只有很少数的客户确实在周转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产生了逾期。我们的不良率很低,这一部分的问题目前并没有给微众银行的经营带来压力。
第一财经:作为民营银行的一员,你认为民营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差异化竞争体现在哪些方面?
马智涛:目前包括微众在内的民营银行其实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但民营银行可以利用背后的股东资源去做差异化的定位。同时,这些新生的民营银行都很注重运用金融科技来服务客户。由于一些民营银行有非常雄厚的股东背景,它们可以在股东的产业链当中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事实上,金融业务最终还要和产业相结合,这一点很重要。从大的政策来讲,监管希望金融能够服务实体经济,这就必须要深入了解产业链的需求,我们认为银行采用开放协作的模式是非常好的方法。
第一财经:国家提出大湾区的发展战略,微众银行正好处于地位优势的最前沿。在大湾区的共融共通发展中,微众银行将会有哪些机遇?
马智涛:在大湾区的发展中,内地与中国香港、澳门的金融同业之间会有很多协作机会,包括在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的金融机构,会有很多合作与发展空间。另外,还会有金融机构与产业之间的合作模式。微众银行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事实上,微众银行更像一家科技银行。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位,希望能够通过科技手段,满足目前传统金融没有覆盖到的市场。
虚拟银行目前在香港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我认为虚拟银行的参与者也要先想清楚,到底香港的传统金融服务有哪些方面存在短板并且为市场所需要。在香港,走几步路就会看到一家银行,还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微众银行倒并不一定必须在香港申请一个虚拟银行牌照,但会考虑用科技手段在这里实现跨区域、跨机构的合作,这样会更加顺畅和方便。
责任编辑:鲍一凡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