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华融接盘5亿债务成烫手山芋 贷款抵押被指“货不对板”
杨井鑫
“退潮之后,才会知道谁在裸泳!” 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企业倒闭频频。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背后银行贷款风险逐渐显露出来,抵押品则成为了资产处置的关键问题。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作为五矿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广西成源矿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成源矿冶”)在多家国有大行均有大笔贷款。其中,某国有大行一笔2.8亿元债务有价值5亿元的抵押品,作价2亿元“亏本”由中国华融广西分公司接盘。后来,华融广西分公司将债务再次转手,却被曝抵押品明显“货不对板”。同时,广西成源矿冶也恰巧在今年11月份申请破产在法院获准,这令接盘方感觉被坑了。
债务两次倒手
11月底,一则“广西成源矿冶有限公司涉嫌骗贷数亿元”的消息在市场流传,该笔贷款直指某国有大行河池分行对该公司的授信。
记者调查了解到,广西成源矿冶成立于1996年,地处广西河池,是全国重要有色金属富集区之一。该公司在多种金属冶炼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上均实力较强,构建了有色金属采选炼产业链,在行业内也具有一定知名度。2013年,广西五洲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曾有意收购该公司全资子公司南星锑业股权,该交易一波三折,也一度在资本市场引起较高的关注。
据了解,由于国内“去产能”的政策实施,河池市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包括《2017年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目标责任书》,以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广西成源矿冶在压力下于2017年1月1日被迫关停。随后,商业银行对于该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抽贷,也上演了几家国有大行集中起诉该公司讨债的一幕。
公开资料显示,广西成源矿冶在多家国有大行有规模不小的贷款,并于2017年底频频在法院判决。
2017年12月22日,法院判决广西成源矿冶偿还上述国有大行9笔流动资金贷款共计金额高达2.8亿元,而后续一系列不良处置和债务转让也起始于此。
鉴于广西成源矿冶已经停产多时,银行在法院判决和申请财产保全之后迅速启动了不良资产处置。据相关消息,该国有大行总共对于广西成源矿冶的授信超过2.8亿元,抵押品估值超过5亿元。对于该笔不良贷款,该国有大行作价约2亿元将债务转让给了华融广西分公司。
货不对板?
今年3月,华融广西分公司在接盘该国有大行的债务后也对该债务的涉及资产进行处置,并发布了公开竞价公告。
从华融在官方网站公布的消息看,截至2018年2月28日,该笔债权标的资产总额为5.13亿元,其中本金余额4.71亿元。
然而,挂牌一段时间后并未找到合适的受让方,直至8月底,该笔资产仍在华融手中。据了解,8月22日,华融交易中心与华融广西分公司举办了两场不良资产专项推荐会,而广西成源矿冶的债务也均在其中。在该不良资产的材料中,债权总额5亿元,涉及利息已达3960万元。同时公布的材料还有该笔债务的抵押品情况,涵盖了房屋、土地产权、机械设备、矿产品等。
值得关注的是,该笔贷款矿产品抵押规模比较大,包括粗铟66.48吨、铅锑精矿3800吨、锌矿1.5万吨、氧化铅矿3000吨、锌金属物料矿11万吨、氧化锌矿12600吨等多种矿产品。
华融在该抵押品介绍中称,该笔不良资产的亮点是抵押物为广西成源矿冶厂内矿产品存货,目前由华融方面负责保管,可通过寻求同类型企业实现抵押价值。
表面上,广西成源矿冶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且抵押品的价值足以覆盖债务。然而,11月底有爆料称,该笔债务已经有受让方再次接盘,但是清查抵押物时的实际情况与华融所述存在很大差异。
记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广西河池中级人民法院查封广西成源矿冶的清单中,有冰铜1.76万吨,成分含铅37.25%、锑19.49%,但是在2018年8月19日送检金城江货场桥头化验室后出具的分析报告显示,样品的铅含量仅14.1%、锑7.29%,成分存在巨大差异。另外,查封资产清单上显示粗铟数量达75.139吨和3800吨铅锑精矿,市场价值过亿元,但是实际情况与查封清单情况差异很大。
“送检的矿物成分是清楚的,但是这保证是送检样品的成分。”金城江货场桥头化验室相关人士表示。
记者联系华融广西分公司负责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对方称“情况比较复杂,采访需要通过总部”。而华融总部官方回复记者称:“该项目正在进行中,不便对外透露。”
更有意思的是,在该笔债务第二次倒手后,广西成源矿冶向法院申请破产获批。2018年11月12日,广西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广西成源矿冶破产,管理人为执行债权人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广西成源矿冶有限公司破产财产变价方案》进行破产财产变卖。
记者随后联系了广西成源矿冶和资产处置相关人士,但是该企业公开电话均无人接听,而法院指定的资产处置律师也对此三缄其口。
由于各家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在抵押规定和执行上存在一定差异,缺少统一标准,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时风险暴露最为集中。2017年5月8日,原银监会专门出台了《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以解决商业银行押品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流程不规范、风险管理不到位等等现象。
根据政策规定,监管要求银行根据需要,设置押品价值评估、抵质押登记、保管等相关业务岗位。同时还应设置押品管理IT系统,持续收集押品类型、押品估值、抵质押率等相关信息,支持对押品及相关担保业务开展统计分析,动态监控押品债权保障作用和风险缓释能力。
“一旦抵押品出现问题,往往影响的是资产的处置,也较容易与资产受让方产生纠纷。”一位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认为,商业银行在抵押贷款时,对于抵押品的把关是最后一道风险底线。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