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评论:抗生素污染敲响警钟 防治不能再等了

澎湃评论:抗生素污染敲响警钟 防治不能再等了
2020年04月26日 11:31 澎湃新闻

  相关报道:

  长江流域抗生素污染调查:儿童孕妇尿液中检出多种抗生素

  原标题:马上评|抗生素污染敲响警钟,防治不能再等了

  近年来,随着长江大保护持续推进,长江流域水质明显改善。然而,近期有媒体调研发现,长江流域抗生素浓度偏高,“长三角约40%孕妇尿液中检出抗生素,近80%儿童尿液中检出兽用抗生素”。妇女儿童受到的伤害触目惊心,抗生素污染风险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早干预早控制,不能再等了。

  关于抗生素危害,对普通人来说,此前或更多只听过我国人均输液量大。如目前全国多个地区的三甲医院均叫停了输液门诊。不过,这份最新报道提醒我们,预防和控制水土环境中浓度超标的抗生素对人体的伤害,同样应有足够重视。

  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医疗废水以及动物饲料和水产养殖废水排放等。这些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进入人体,如喝了含有抗生素的水、吃了存在抗生素残留的肉类和蔬菜等,容易让人体产生抗药性,降低人体免疫力,其带来的极端影响可能是让人类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因此,抗生素的滥用和抗药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

  近些年,我国也在积极行动。比如,对医疗机构的抗生素使用强度和相应的医疗垃圾处置,都有更严格要求;农业养殖方面,2017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到2020年,推进兽用抗菌药物减量化使用,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或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剂逐步退出。

  人类对环境污染的认知和应对,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如专家提醒,目前仍没有关于地表水环境中抗生素赋存水平限值的强制标准,建议在国家关键控制断面水环境监测平台中,将抗生素纳入监测指标;另外,抗生素暴露对儿童与人群健康的影响及机制,来自环境和食品的抗生素暴露对人群微生物组耐药的影响等,目前都缺乏研究。这些基础性的标准建设和研究不推进,相关治理效果就难免打折扣。因此,动作必须加快了。

  抗生素污染,就是已经敲响的警钟。当前最迫切的工作,是从总体上建立有关抗生素污染的综合防治体系。为最大程度减少其对人类尤其是孕妇儿童的伤害,现在是时候在研究和治理层面按下加速键了。

责任编辑:蒋晓桐

新冠肺炎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06 金博股份 688598 --
  • 05-06 吉贝尔 688566 --
  • 05-06 晶科科技 601778 --
  • 04-29 中泰证券 600918 --
  • 04-28 新产业 300832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