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从纾困帮扶民营经济“成都样本” 看如何更精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每经编辑 张杨运
谭浩俊
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内部也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矛盾,企业运行困难增多。特别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需要克服的困难更多。因此,近一段时间以来,高层反复强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肯定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不仅中央,地方也在积极行动。不少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出台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如四川省成都市就出台了纾困帮扶民营经济的25条措施,其中不乏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设立100亿元的上市公司纾困帮扶基金、20亿元知识产权运营基金、20亿元四板基金和10亿元天使投资基金等,还设立了规模100亿元的“应急周转基金”,等等。也就是说,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经在如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行动起来,拿出实实在在的动作与举措了。
众所周知,民营经济是天然的市场经济、民本经济,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毋庸赘述,高层的表态和要求,已经把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说得十分透彻,也表达得十分清楚。关键就在于,能否把高层的要求变成行动,让民营企业能够真正在平等、公平的环境下发展,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都成为“自家人”。
政策公平,无疑是民营企业最希望看到的局面。日前,央行行长易纲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指出,下一步,为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将加快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这句话的内涵很深,表达的意思也很清楚,那就是“国企民企一视同仁”的意思。对民营企业来说,并没有期待更多特殊的照顾,要的就是享受公平的政策待遇。“竞争中性”无疑能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给民营企业一个公平的政策环境。而从近一段时间以来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来看,很明显地,都突出了“公平”二字,展示了高层公平对待民企的决心。所以,民企发展的春天确实已经到来了。
除了政策公平,还必须做到地位平等,让民企在资源配置、营商环境、服务效率等方面,能够享受与国企平等的待遇。不少民营企业希望看到的景象是,能够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不利于民企发展的政策、措施、手段、环境等。该纠偏的纠偏,该放宽的放宽,该维持的维持,该提升的提升,切不要搞“一招走遍天下”“一张处方包治百病”的扶持方法。民营企业需要的还是平等的市场环境、竞争环境和发展环境,是一视同仁,而不是特殊待遇。能够平等,就是民企最大的希望。
事实也是如此,对民企来说,政策多寡并不是最主要的,能够精准制定、精准到位、精准实施,并保持可持续性,是更加关键的问题。公平也好,平等也罢,追求的都不只是眼前,而是长远,是能够持续永久地在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市场环境、营商环境中发展,能够让企业、特别是企业家不要因为发展环境产生焦虑,能够让企业家树立长远目光,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且不担心政策和地位发生变化,不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民营企业的发展就会更加健康、稳定、有序。
应当说,随着中央和地方的纷纷表态,很多实实在在的举措也都在出台,作用也在显现。如融资方面,按照金融机构提供的数据,9月末,全国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7.73万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比上年末高8.3个百分点。在资金成本方面,9月新发放的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水平为6.25%,比上半年低0.17个百分点。交易商协会在新发布的《微小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2018版)》上,将原有“单笔入池贷款合同金额不超过100万”的标准提升为“借款人单户授信不超过500万”。而国税总局出台的支持民企的26条税收政策,更是给予了“依法为经营困难的民营企业办理延期缴纳税款”的特殊待遇。可见,民企已经从各个方面得到了呵护与支持。
虽然从政策角度已经给予了民企很大的支持和帮扶,认识方面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关键就看行动了。尤其要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不造“万能药”,而看精准性,不搞急风骤雨,而看细水长流,不重某一指标、某一环节的好看,而看综合水平、综合能力的提升。对民营企业,就是要坚持“竞争中性”和“支持长久”,要有公平的政策待遇和平等的市场环境。
(作者为知名财经评论员)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