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几个月前的“破净”低谷后,近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出现大幅回升,部分产品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20%。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反弹,近一月年化收益率普遍超过4%,有多只国有大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大幅上升,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高达两位数。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为何“飙升”?高收益趋势将延续到何时?面对市场“回暖”,作为普通投资者,该不该入手银行理财产品?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普益标准的杜宣玮和雷文杰两位研究员,对投资者关心的理财问题作出详细解答。
提问 :
相关数据显示,有多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今年5月开始出现大幅回升,甚至超过20%,您认为是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杜宣玮:
一是与近期债券市场回暖有关。近期,流动性充裕,债券利率下行、价格上涨,底层资产以债券为主的固收类产品受影响较大,收益率随之上升。
二是与近期A股市场触底反弹有关。由于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虽总体配置比例不高,但当权益类资产价格波动较大时,将对理财产品净值造成一定影响。今年以来,由于股市震荡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大面积理财产品净值阶段性下跌甚至“破净”,但4月底以来,A股市场的止跌回升带动部分与权益类资产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反弹。
提问 :
进入6月以来,银行理财市场的表现情况如何?在经历了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的“大落大起”后,高收益的趋势是否能够延续?
杜宣玮:
在新发产品方面,随着5月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高,加之今年以来多家理财公司的相继开业,理财产品市场的产品发行热度不减,发行数量仍保持稳定增长。在收益率方面,截至目前,理财产品“破净”比例延续5月的下降趋势,“破净”产品占比不到5%,而这一比例在今年3月曾达到8%左右。
2022年,理财产品进入全面净值化转型时代,产品收益率与底层资产联系紧密,底层资产波动直接反应于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因此,理财产品走势与市场波动息息相关。
目前国内疫情稳中有降,5月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走高是市场积极的表现。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金融市场回暖是大势所趋。
提问 :
面对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的波动,投资者如何才能做出理性的投资选择?
雷文杰:
随着理财产品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在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各方面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需要投资者提升理财素养,做出理性投资选择。
首先,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向投资者传递着“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因此,投资者应转变旧有的保本保收益投资观念,理性认识净值型理财产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进行理财产品购买。
其次,风险与收益相匹配是金融投资基本规律,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投资者应综合财富规模、风险偏好、年龄、投资期限等多方面因素,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切勿盲目追逐高收益,忽视风险。
最后,由于市场行情千变万化,短期内可能出现大幅调整,底层资产的价格下跌会反映到产品的净值走势上,导致净值出现深度回撤,甚至跌破净值。投资者要理性地看待理财产品净值的短期波动,避免受情绪驱动,产生“羊群效应”。
总而言之,只有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投资者才能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宋源珺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