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丹:康养产业的标准化研究和推广正当其时

唐晓丹:康养产业的标准化研究和推广正当其时
2020年10月24日 09:55 新浪财经

  10月23日,以“预见·蓄能”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保险康养产业创新论坛”在云南丽江隆重举行。在当天下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保险康养产业创新论坛”上,中国保险康养产业联盟执行会长唐晓丹出席并做了以“《2020中国保险康养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探索保险与康养社区标准化模式”为主题的演讲。

  唐晓丹指出,康养产业是中国未来的产业趋势和风口,但目前康养产业存在康养资产分散、康养服务有待提升等问题。随着国家大力提倡推动康养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康养产业的标准化研究和标准化推广正当其时。

图为中国保险康养产业联盟执行会长唐晓丹图为中国保险康养产业联盟执行会长唐晓丹

  以下为唐晓丹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我谨代表中国保险康养产业联盟李钢会长和6个创始发起人股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地感谢和热烈地欢迎!

  这次会议的主题“预见·蓄能”正好契合中国保险康养产业联盟的发展:一是预见,联盟的成立就是基于一种预见,针对中国未来大健康产业的来临、爆发,我们预见中国保险业的转型、中国地产业的拐点,预见中国科技围绕大健康、养老产业的爆发所做的准备;二是蓄能,这几年,联盟做了诸多的准备和蓄能。今天,就联盟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向大家做一个报告和分享,希望借此推动所有在座各位与中国保险康养产业联盟合作,一起推动中国康养产业的发展。

  康养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从2017年开始,我们已经连续四年发布了四次《中国保险养老社区发展研究报告》,我们称之为《蓝皮书》:2017年,我们发布了第一本《蓝皮书》,做了中国保险养老社区运作与发展模式的探讨;2018年,探索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2019年,探索保险与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今年,我们的研究成果是探索保险与康养社区的标准化发展模式,重点在于“标准化”。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梳理康养产业发展的市场现状,共享康养产业产业发展的机遇,共同建立康养产业标准化的体系。

  对于康养产业,正如30年前大家谈互联网,现在的中国,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讨论、探索:对于康养这个大趋势和风口产业的来临,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纵观市场,目前真正能在康养产业中找到亮点、爆发点,并形成很好盈利模式的企业依然很少,毕竟还处在一个产业的初级阶段。目前看来,康养产业主要是以两个核心板块为载体,形成双轮的驱动:一是康养资产;二是康养服务。市场上也是围绕这两个板块进行投资,形成产业模式。

  目前的发展情况是康养资产各自为阵,康养服务有待提升。康养资产的投资者有保险公司、地产公司,以及其他投资机构,还包括国有和民营资本,但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分散式的状态,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对产业的促进还远远不够。在康养服务方面,这些年也有很多探索,例如泰康等公司的模式,例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模式,在康养服务方面都有不同的探索。但从目前来看,虽然借鉴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但还远远没有形成适合中国发展的模式和真正的龙头企业。

  标准化是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对中国康养产业都有一个明确的预见,它是中国未来的一个产业趋势、产业风口,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爆发机会。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务院到各部委,都陆续发布了很多支持政策,从鼓励各路资本进入康养产业,到标准化规范政策颁发,国家大力提倡推动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现在,标准化的研究和标准化的推广正当其时,也是这次中国保险康养产业联盟为大家带来标准化研究报告的初心。

  过去几年,我们重点研究险企在布局康养产业过程的诉求,泰康等诸多寿险公司都在康养产业做了很多的布局和探索,存在资产诉求、物业诉求、运营诉求、保单销售诉求、合作诉求等几大诉求,在这些诉求的驱动下,康养产业要在过去初步探索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有所提升:一是服务的高标准化;二是管理的高效率;三是经济上的高收益。整个产业发展和提升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这次研究报告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标准化”。

  中国保险康养产业联盟的核心是缔造“联盟+保险+地产”三位一体的生态闭环,建立行业标准。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致力于研究行业的标准,如何降低行业的参与成本,打造共享式的生态闭环,促进合作和资源的发展,孵化行业领先的运营品牌。

  我们提出,围绕一个大的核心,合力三大产业,遵循三大标准模块,进行康养产业建设:以康养服务为核心,保险、房地产、运营商三大产业合力,遵循康养资产标准、康养运营标准、康养合作标准。今年上半年,我们吸引了一支已经在中国运营了8年的优秀康养管理团队加盟。现在,联盟康养服务和运营平台已经搭建完成,第一个落地的是上海橡树湾社区,意味着社区养老模式已经落地。同时,在桂林打造一个复合型康养产业小镇,这是在去年和中铁置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的产业模式。我们还在扬州创建资产和保单相结合的模式,引入保险公司的保单销售,打造轻资产操作的模式。

  康养产业标准化的三大体系

  一是康养资产标准化。从选址、物业规模、建筑标准、适老化服务等方面,吸取全球各个养老机构的优势,形成我们联盟自己的一套标准化系统。选址的标准化,包括城市等级研究、交通、医疗资源、生态资源、周边人口结构,同时对保险市场,包括保单客户需求的深度研究。物业规模的标准化有不同类型,包括机构型(医养照护中心)、旅居型(健康养老公寓)、社区型等,我们现在也着力打造复合型的康养产业小镇,其最大好处在于:一是让老人直接进入社会的循环中,看得到产业、年轻人、孩子;二是回避重资产,因为小镇有房地产开发,结合地产开发,可以形成很好的现金流。目前,我们已经在桂林第一个示范的康养小镇开始进行操作,现在研究得更多的是如何为保险企业服务,同时建立适合保险企业进入整个康养社区的运营、服务、销售体系。最后是适老化服务的标准化,我们梳理了全球养老机构的设施,研发了80多项适老化标准。

  二是康养运营的标准化。这是目前中国差距最大的地方,现在中国有很多康养机构,各式各样,但很难达到一个标准的规模。和日本、欧美等先进国家相比,我们在标准化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诸多地方仍需提升。

  首先,服务标准化。我们完善和健全四大服务:一是全心管家式服务。老人群体在这方面的需求更强,对于完全需要照护的失能老人、临终关怀的老人,贴心的管家式服务必不可少。二是全面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不完全和医院重合,更多偏向于预防、康复,打造一个良好的绿色转诊平台,老人如果有突发症状或疾病,能尽快将他送到可以为他们医治的医生那里。三是全程金融服务。我们发起保险康养产业联盟,研究全世界康养产业发展,绝对离不开金融支持,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保险企业和保险资金的介入。四是全能智慧服务。全球科技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医疗生物科技等技术的发展,都为康养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变革和创新的基础和支撑。

  其次,培训标准化。现在中国康养产业存在较为明显的几大缺陷:一是政策法规支持不够;二是整个产业人才缺失;三是整个系统运营和模式的提升和创建。在人才缺失的情况下,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保险康养产业联盟在福建平台、广西桂林有意打造培训基地,推动整个康养产业的发展。

  再次,风险控制标准化。这是养老产业面临的一个基础性课题,如何让老人安心,让家人安心,需要很多系统的管理、软件、硬件支撑,才能完成。

  最后,智慧标准化。实际就是软件的开发和完善。目前,我们和国内顶尖的软件开发企业,针对养老康养产业,进行一些技术性、科研上的开发。

  三是康养合作的标准化。包括营销标准化、合作模式标准化。营销标准化主要研究与保险企业的合作模式,从保险保单、金融产品、物业销售、使用权销售到会员制度,所有营销的标准化是保证一个康养社区能够快速形成资金的支撑以及服务体系,这点非常重要。合作模式标准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模式,从保单销售到客户入住,再到社区的换住,这是被称之为“旅居”的康养模式,实际上,只有与保险公司合作,才能形成这么好的商业模式。二是和地产企业的合作,在过去十几年、二十年,我们都有投资房地产,现在中国地产可能进入一个拐点,在未来可期的若干年中,中国的房地产会走向经济化、细分化、专业化,康养地产将成为其中最大的一个市场板块。

  中国保险康养产业联盟希望建立康养产业的标准,助力产业标准化的建设,探索保险与康养社区标准化发展的路径,实现“保险+康养”特色运营的模式快速复制。

  最后,我想讲述一下中国保险康养产业联盟的愿景。我们秉承开放和共享的理念,希望借用这个联盟,与更多对康养产业有兴趣、有预见的企业合作。我们的愿景是未来能够吸引上百家选资和投资企业,上千家的房地产和康养专业企业,上万家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推动中国康养产业的发展。

  我们可以预见,康养产业是中国未来最大的产业蓝海,希望在座的各位和保险联盟一起扬帆启航,推动产业的发展。最后,非常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次论坛,也感谢今天所有的,包括保险文化杂志社、联盟的同事,会务的服务人员,感谢你们的支持和帮助!谢谢大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帆 SF034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8 金富科技 003018 --
  • 10-28 五洲特纸 605007 --
  • 10-28 豪森股份 688529 --
  • 10-27 科翔股份 300903 --
  • 10-27 日月明 300906 26.4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