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抉择·产品价值观

圆桌对话:抉择·产品价值观
2020年01月03日 17:25 新浪财经
图为圆桌对话图为圆桌对话

  新浪财经讯 1月3日消息,“2020慧保天下保险大会—穿越周期·韧性前行”今日在上海召开。太平人寿总精算师林端鸿、众安保险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敏、燕道数科CEO娄道永出席圆桌对话——抉择·产品价值观,圆桌对话由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欣琦主持。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 刘欣琦 主持圆桌对话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 刘欣琦 主持圆桌对话

  林端鸿在发言中指出,作为寿险公司解决的是客户生老病死的问题,做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构建全方位产品的体系。特别是在产品差异化方面,不同发展速度城市的客户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同阶段时期的客户,其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要结合全生命周期来做产品的设计。

太平人寿总精算师 林端鸿太平人寿总精算师 林端鸿

  产品创新究竟会给险企的长远发展带来什么?谈到这个问题,王敏表示,产品创新给公司带来的长远发展和积累比创新本身更重要,也更值得回答。一个公司一个产品的差异化的能力在哪里?它的差异化就是在持续的积累和创新上。而不是一个点的创新,一个点的创新很容易面临同质化的格局,持续的创新,有积累的创新,就能够在这个市场上找到自己真正差异化的空间。

众安保险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 王敏众安保险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 王敏

  在寿险领域,产品创新同样重要。娄道永指出,寿险领域的产品创新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生态圈的建立。这方面需要时间和保险公司的投入。二是投资能力的建设。投资能力建设,又跟资本市场投资产品有相关性。关于寿险的创新,第一个是健康领域,养老是中国特色,海外并没有搞养老社区。第二个是投资领域。这种做长期储蓄和养老产品的替代品,需要一个公司的综合的投资能力建设。

燕道数科CEO 娄道永燕道数科CEO 娄道永

  以下为文字实录:

  圆桌对话:

  刘欣琦:非常感谢受邀参加“慧保天下”的年度大会,我是国泰君安的非银金融行业的首席分析师刘欣琦。在座的可能都是业内的人,在负债端的分析里面,人力决定了保费,保费决定了新业务价值,但新业务价值决定了内涵价值,我们选择内涵价值能稳定高速增长的公司,就变成我们寻找人力增速能够最稳、最快的公司。这个其实就是我们一直以来站在二级市场的分析框架。

  路演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职业经理人问我们,这家公司的人力增速是多少,预计是多少,让他来判断这家公司的价值增速。但是这个事情在发生变化,我们团队统计了一下,自从2018年以来,整个保险行业的产品迭代速度显著加快,2018年,整个行业新报备的产品有4700款,2019年接近2000款,2019年大公司开始加速产品迭代。所以产品的问题也被纳入到我们这样一个分析框架里面来,我们越来越关注这样一个产品的问题。今天非常有幸能够跟三位不同视角的专家进行探讨,我们能够进行这样一个圆桌论坛探讨一下关于产品端的问题,对我来讲也是一个收获。

  我们怎么在产品设计里面去平衡客户利益,渠道利益和公司利益,做到三者的平衡。我想听一下三位对于这个所谓不可能三角的理解,希望我们今天的问题能够更加接地气一些。希望结合大家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更好一些。崔总立足第三方解决方案提供了这样一个解释,我希望这3位专家,能够从业务角度来向大家阐述一下怎么来平衡不可能三角。先请林总来介绍一下,怎么在产品方面解决不可能三角。

  林端鸿: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先来分享一下太平人寿在产品设计上的理念,从这个地方怎么来出发。我们具体工作的出发点,产品设计仍然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不管是外部世界怎么变化,但是作为寿险公司解决的是客户生老病死的问题,做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构建全方位产品的体系。

  第二,产品差异化。不同发展速度城市的客户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同阶段时期的客户,其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结合全生命周期来做产品的设计。这是一个具体操作的层面。

  理论上,我们在内部讲,有9个字表达在具体产品设计的时候,我们到客户“愿意买、买的起、用的上”这是通俗的讲法,但是如果一个公司能够坚持是非常不容易的。

  “愿意买”我们做的产品一定要抓住客户真正的需求,抓住在不同阶段的真正的需求才愿意买。二是投保的要让客户要有一个更好的体验,客户投保,我们用了一些金融科技的手段,让整个投保流程非常好。佩服得时候,推出秒赔,让客户体会到佩服的方便。使客户愿意买我们的产品,对我们产品设计提出很高的要求。

  “买得起”是性价比,产品开发的时候,着重的一点。

  “用的上”这是底线,太平人寿没有奇葩的产品,我们做的产品是客户能够用的上的产品,这是我们产品设计开发当中几个字来概括,我们每次做新产品的时候,用这几个字来审视我们的产品。

  提到不可能的三角,对精算来讲是一个零合游戏,刚刚听到崔总讲,一个是股东的利益,一个是渠道的诉求,一个是客户的利益。各家公司对解决这个问题都有不同的方法,永远不可能达到平衡的过程。

  第一,就是在太平,股东预期非常合理,这是非常合理的预期。同时股东都认识到,赢得客户,才是公司长期生存下来的基础,所以还是要把客户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的。

  第二,队伍方面,我们希望队伍是能够有高质量的一个转型,特别是去年开始,人力增长红利消失之后,希望我们的队伍通过服务获得稳定更高的收入,同时把保障带给客户。不可能的三角,从股东、渠道和客户那边,使公司能够发展。

  王敏:我们公司很重视价值观。产品的价值观是什么?介绍一下我们从哪些方面做到。大家知道我们公司的的slogan是做有温度的保险,在我们内部还有八个字,“简单、快速,突破,共赢,围绕不可能三角分这几个维度来解决:

  简单,我们做事情的方式要简单,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希望给用户和渠道交付的是最简单的成果,把复杂的流程,复杂的工作留给自己,把简单的产品,产品的合作模式交给我们的合作伙伴。

  快速,我们内部的产品迭代速度非常快,包括我们的产品的创新,核心系统的迭代,渠道对接,我们最快的24小时之内就能对接上线。在三个维度里面怎么理解我们的快速,快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对用户来讲,至少对单一产品的产品体验和购买流程,购买环节是花最短的时间。对合作伙伴来讲,我们希望对接的速度,包括在这里面花费的双方的对接的时间成本都是最低的,这是我们通过快速的维度把这几个关系串联起来。

  突破,除了自己的内部创新,我们看到的突破最大的价值,能不能有机会为用户,为我们的渠道去创造一些价值。我们听了很多朋友的分享,我们讲了保险,大家讲就是卖保险。而我们希望让用户或者合作伙伴真正认同保险是生活方式,如果保险是一种生活方式,对用户来讲,我们不希望是卖给你保险,而是用户在用保险,用保险解决用户的问题,用保险解决渠道的问题。

  共赢,我相信对每家公司来讲,不可能三角是所有在业务合作过程中需要平衡的,但是它确实没有很完美的解决方案,最大的共识或者最大的公约数就是如何达到最大程度的共赢。从我们的逻辑上来讲,我们更愿意跟我们的渠道,跟我们的合作伙伴,希望能够建立一些可持续的交互,这种可持续的交互是建立在多方共赢的基础上。保险公司,我们也不可能一直贴钱,对用户来讲,不可能掏冤枉钱,对渠道来讲,不愿意把最大的红利,超出你付出的成本和价值,被其他人得到。

  从这几个维度来讲,不可能三角除了是一些利益上的划分,我觉得很多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理念上的差异。理念上大家能不能有一些共识,这是在所有业务实操过程中非常关注的几个点。

  娄道永:当年我在泰康不做产品,主要是三方诉求承压痛苦不堪,所以不做产品,做销售去了。这三个,自己现在跳出来看,首先是公司的战略选择,公司要什么很简单,是要规模还是价值?要短期利润还是长期利润?这三者怎么看?

  对股东来讲要有规模,要有底线,是不是可持续,这也很重要。之前在公司做的是即使是亏损的业务也是有底线的。价值为零的业务,那就是限量,负的业务肯定不能做。这有公司的考虑,这是第一层的考虑。第二是能不能使客户搞明白,客户能搞明白的产品,真的不需要太多中间的费用,客户愿意购买或者通过渠道购买,不一样。这两者对保险公司来相等的,总的来讲这是综合成本,就是公司的综合成本,这是对产品类别的考虑。

  第二,我很认可崔巍总讲的产品,从1.0到2.0再到3.0的维度。我从另外一个维度考虑,当时把寿险产品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既获客性产品、黏性性产品和价值性产品。这三个维度来考虑,不可能指望每一类产品带来高价值,但是所有的产品都是获客或赠送的产品是不可持续的。

  对公司来讲,这三者应该是平衡的。我始终觉得,如果在公司做,或给公司提供建议,不可能针对一个客户提供单一的无底线的,甚至得不到再保支持的产品,在互联网持续的销售,这是有一点问题的。但是肯定要给客户综合的解决方案,我始终觉得面对不同的客户可能有点不一样,针对中高端的客户是综合的,我完全认可崔巍总的观点,未来中国的寿险,在终身寿险和养老金这两个领域还没有真正开始。目前在市场上竞争的还是中低端产品为主,像百万医疗险或普通的重疾险,这还是低层次的竞争,那不但是产品本身,后面这这三者平衡,要看公司整体的综合竞争的打造。产品只是一个表象。

  林端鸿(主持人):刚刚友邦的晓宇总提到一点,保险公司本质上有点销售的意味比较重,产品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同质化。这其实在三位阐述的过程中也有这样一些意思在里面。产品同质化大家都想解决这样一个困境,都在想一些产品上的出路。想给自己的产品做出一些差异化来,但是这个差异化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覆盖的公司主要是上市公司,确实有不少上市公司在给我们讲一些产品上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从我们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在目前来看,没有太多的体现。如果看的更远一些,能不能请三位分享一下,站在自己的角度,怎么样构建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哪里?怎么样让自己的产品在核心竞争力里打出差异化,对客户来讲真正具有吸引力。接下来的话题围绕这个来展开。

  林端鸿:保险产品的同质化,因为保险本身不能申请专利,所以很容易被copy。如果保险产品只是作为调管或者分离表,那也被copy。如果产品带着是一个公司整个的服务,整个的品牌在里面,那可以形成一些差异。在一些实际过程当中,在实践当中,我们通过一个“保险+”的概念来做一些差异,避免单一的产品之间的竞争。希望“+”让这个产品与众不同,带上一些服务。

  我们尝试的方向有三个方向:

  一是跟医疗服务结合。我们的产品与众不同,这里需要公司的平台来整合大的资源。我们去年开发了不少这样的产品,比如说特药险,可以购买靶向药的产品。针对治疗癌症的支持解决方案,这也是一个方案。利用国家政策,大湾区推出国内首款大湾区医疗产品,使得在广东地区的百姓可以享受到比较好的医疗资源。这样的产品使我们与其他产品不同。这是医疗方面,随着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落地,这方面还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做。

  二是跟养老结合。中国老龄化进展很快,需求非常大。我们通过在销售保险的时候,常常跟我们的养老社区,通过轻资产和重资产方式布局养老社区,去年10月份我们在上海青浦开的梧桐人家来开放使用,客户向我们这边买以后,还是解决生老病死一系列的问题,希望通过到我们这来解决问题。

  三是跟科技结合。今年双十二电商节的时候推出航空意外险,这个产品没有什么区别,就是7.7块可以买一百万航空意外。通过一个互动,在朋友圈里一发,朋友帮你点一下,你的保额就多一百,通过这样有趣互动的方式,我们三天就有一千万来点击,有14万人参加。这个方式会很行动,这个使我们的产品跟别的不太一样,同质化还是通过“保险+”来解决问题。

  刘欣琦(主持人):按照您的说法,太平根据客户的需求去产品创新方面有一些进步,也有一些改善。我们拭目以待。有请王总来介绍一下,您那边的点子肯定最多。

  王敏:我很认同前面嘉宾讲的,我们怎么理解产品?首先对产品的定义我们自己的内部定义绝不单单是一个条款,我们定义什么是产品,是“条款+渠道+运营+服务”四个加在一起,才能定义成产品。如果产品经理需要在这方面关注,才能交付出来一个OK的产品。产品差异化如果体现在条款费率,很难做到真正的差异化。如果四个环节细分,每一个环节做一些叠加,创新的空间是很大的。

  例如百万医疗险,目前的核心条款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内部已经是第14次迭代,几年时间14次迭代,包含这里面有很多运营模式的创新、服务的创新。首先对于产品的创新和产品的差异化,要聚焦在更完整的产品周期,不单单是条款本身。

  第二,对于产品来讲,怎么样能够持续的做到我们能够保持一定的产品的差异化的能力?这个有几个方面:

  一是,众安过去几年走过的一些路,我们一直都在讲,最宝贵的财富不光是未来要走的路,最宝贵的财富是过去已经走过的路。过去走的路对我们来讲最大吸收的东西是什么?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做产品,我们一定要做有积累的产品。任何产品的创新一定要有积累,这是我们对所有产品创新在内部复盘的时候,提的最多一点。任何领域的产品,要聚焦长远的价值。

  二是,产品创新相对容易,但是产品创新给公司长远发展带来什么,积累什么,这个比创新本身更重要,更值得回答的问题。一个公司一个产品的差异化的能力在哪里?它的差异化就是在持续的积累和创新上。而不是一个点的创新,一个点的创新很容易面临同质化的格局,持续的创新,有积累的创新,就能够在这个市场上找到自己真正差异化的空间。

  三是,对于众安来讲,过去积累的,让我们做一些产品,我们有更多的一些底气。有几个维度:第一个维度,确确实实在我们的科技驱动,第二个维度是我们的数据驱动。这两点有很多人在讲,我也不赘述很多,我提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当我们在做一些产品的时候,我们在做产品,在做用户产品的定价,在做用户的筛选,在哪个阶段进行筛选,是定价的时候筛选,还是什么时候定律定位?在做产品本身的时候,本身的条款,本身的产品形态是一个方面。

  很重要的一点,通过科技、数据的驱动,我们把这个产品在往前拉。同样一个产品,面向的用户在条款规定的是一个用户的客群,但是呈现结果的是这么一个很大的用户客群里面挑到哪些。包括像“尊享e生”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条款,在前端的营销,接近有560个标签左右,每个标签对应的都是去为用户找到用户合适,能够他能买,而且他能够在这样的当下觉得这个保险很有用的产品,找到相对精准的用户。这些用户沉淀下来,对产品的变化是什么?我们面临的都是主打同一类人群,但是我的客群年龄结构会不一样,我的客群分布会不一样。差异化的能力是整个产品周期去看,不管是产品向前,还是产品向后是整个链路都有机会找到一些差异化竞争的点。

  刘欣琦(主持人):娄道永总,您在多家公司有从业经验,现在跳出来,从第三放的角度能不能给大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娄道永:谈不上解决方案。我还是熟悉寿险,我讲一下寿险,寿险领域的产品创新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生态圈的建立。这个需要时间,也是需要公司的投入。这个生态建立,比如说养老领域和养老社区挂钩,现在泰康做养老社区端的业务,如果达不到一定业务量的要求,没有及时率达到一定的标准,即使签了,第二年也是不出的。这个生态圈建立也是在养老领域,从08年开始研究,到这两年开始在高端市场领域,还是比较领先的。这是养老领域的生态,还有健康领域,上午专家讲了很多。寿险产品在的健康领域最多,因为它的药、医疗、技术的发展,还有药的变化,科技的变化包括社保的一些变化,都会带来重疾的变化。健康领域的创新是全世界寿险领域是最丰富的。这些都是生态的建立。

  二是投资能力的建设。投资能力建设,又跟资本市场投资产品有相关性。最近看到一个新闻称今年可以开始股指期权的投资。寿险的创新,第一个健康领域,养老是中国特色,海外没有搞养老社区的,这是中国特色。

  第二个是投资领域。现在去看欧美市场金融产品,寿险都是跟投资挂钩,各种衍生品,股指期权,美元、石油,一揽子方案挂钩。这种做长期的储蓄和养老产品的替代品。那需要一个公司的综合的投资能力的建设。

  2019年12月下旬,中国证监会下发文件,所以如果我们在寿险,再保险公司,在这个领域能建立起来,这个领域也是有它的壁垒。有一家投连做的非常漂亮,投资收益非常好,我身边的精算圈买了很多,但是对外不销售。我当时跟他谈过,他当时提很多的业务量的要求,这个就是只有在某一方面,你能做到自己真正的能力方面,能傲视整个市场。

  刘欣琦(主持人):娄老师,能感受到您从泰康出来,非常注重投资领域。下一个问题是客户的问题,各位嘉宾也提到真实的客户需求是什么?林总提到根据客户需求创设一些产品,王总提到注重客户的积累。在实际工作经验过程中,工作过程中,通过分析客户有没有发现一些客户特征的变化?这对于未来公司开发新的产品有没有一些启示。在座保险公司的领导也非常关心这一点。我们的客户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给我们的未来的产品设计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各位嘉宾从自己的工作经验情况来看,进行一些分享。

  林端鸿:客户特征的变化,有三个方面跟我们工作有联系:

  一是客户购买产品的时候,十几年前讲能不能赔到这一笔赔款。现在是说,不但是让你赔偿的问题,希望在整个过程中你给一个非常好的服务,这是他在购买行为,购买动机上在选择产品,选择公司上有差异。我们提供产品时,不单单提供单一产品,可能是提供整个全方位的服务方案。这是我们看到的客户在一些购买行为上和心态上的一些变化。

  二是客户在纠结是买这家公司还是那家公司的时候,未来客户会重视公司的品牌。现在在市场上有极少的公司获得品牌的溢价,但是未来公司要有更长久的发展,像太平去年是90周年,百年老店或者更长时间的话,应该重视品牌的建设。

  三是自2020年开始,80后已经40岁了,我们面临的消费群体是85后、90后。他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他们要购买的行为可能更多是不需要面对面,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原来以为只是很简单的产品在互联网上有销售,慢慢可能复杂的产品,因为购买年轻人受到更好的教育,通过朋友学习了解到产品这样也会给产品的设计,如何触达产品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注重年轻群体的特征。

  刘欣琦:听一下作为互联网新锐的代表,众安的客户数量非常惊人,从您的客户分析角度来看,有没有一些行为特征的变化?

  王敏:客户这一块是我们的核心,所以我们对这一块做了很有意思的分析。先跟大家分享几个数据,像整个用户数,到今年单一年度用户都会超过4亿。这里面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有很多都是用户的第一张保单。像在整个市场上分享的“尊享e生”的产品,有接近60%的用户的购买的“尊享e生”的产品是第一张健康险的保单。这样一个年龄的层次是偏年轻的特点非常显著。35周岁以下的用户,我们的比重是超过50%。几个维度来看,最近几年,包括未来的发展,对用户来讲会有很明显的特点。

  第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购买保险。今天互联网保险给行业带来什么?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就是有很多人第一张保单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购买。当完成第一张保单的时候,这个是最好的保险教育。换句话来讲,未来的用户的特点是什么?用户最大的特点是我们有非常大规模的一批年轻的用户,在他比过去都要更早的去接触到保险,比过去更早去购买了他人生第一张保单,所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最大的变化是购买第一张保单之后年轻的客群不断的扩大,而且规模非常非常大。这是分享的第一点,就是我们的基础盘子变得越来越大。

  第二,很明显的感觉到用户本身的心智在发生变化。像刚刚谈到的,对很多年轻人来讲,保险是什么?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我们有很多答案跟我们的用户回访,跟用户做一些交流。大家最认同或者大家觉得比较有意思,或者在所有标签里面去选的,选的就是我刚刚讲的那一句话。

  他们觉得保险是一种生活方式。客群发生还有很大的变化,有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把保险当成生活方式,有保险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没有保险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有保险的生活不单单是保险给他带来的变化,而是整个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之后,给他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当他需要提前消费的时候,可能就是需要怎么来有最后一道防线解决他的后顾之忧,这个时候就是保险。

  这些心智的变化,不单单是保险行业本身所给用户营造的保险消费习惯的变化,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整个经济环境变化之后,用户消费的心智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样的变化情况下,大家的保险理念跟以前真的不一样了。这个时候保险真的不是我们跟他讲,我们不停的通过销售的方式跟用户灌输保险多重要。而是更多的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举例,最近几年“尊享e生”“百万医疗”大规模的增长,单单这么一个产品也有一些波峰波谷,有很小的事件觉得跟保险没有关系,对产品销售是能发生很明显的小波峰。前两年北京流传比较多的文章,一开始跟保险没有关系,是流感下北京的中原怎么应付经济压力。它带来的是很大的一波,在“尊享e生”或者“百万医疗”小的销售高峰。对于年轻人来讲,消费的心智受到很大的影响,它的影响更多的来自外界的影响。

  第三,确确实实用户愿意接受性价比高的产品。对用户来讲,原来更多谈到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保险的产品它的优势在哪里?它的优势不在于低价,而在于定价。定价是什么?“定价就是性价比”。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真正的服务买单,为真正差异化的服务买单。

  这是我们接触下来用户层面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

  娄道永:从客户角度,接着上午一位嘉宾讲到的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角度来讲一下。增量市场,我们要研究,林总提到我们寿险客户的黄金购买年龄是哪一年,一般是35岁左右。这个年龄,目前80年出生的是40岁,90年出生的是30岁,这个年龄的人是受教育比较高的年代,和我们70后、60后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最近的统计报告,还有蚂蚁金服上也看到,年轻人获取保险知识70%通过互联网解决,用传统的方式通过营销人人海战术进行作业是有瓶颈的。各家公司,我完成投资保险公司,我看了它的数据,2019年下半年是充满挑战,这是针对增量市场而言。

  存量市场,寿险就是加保市场,原来的寿险经营公司,我们今天从人数到最后价值的推演。我原来的经验是所有业务来源四个变量,人数×活动率×客户数×客均保费。

  2013年放开营销资格开始以来,整个寿险的领域做的全部是人数,在活动率上看,除了个别的公司,或者一部分比较审慎的公司指标好看一点。其他的公司指标没有任何变化的。后面两个变量,客户数,一个人服务的客户数有限,原来是做高端,高净值,高净值一个人最多服务50个,所以除非有科技的进步,能把小客户做到线上,高端用线下做。最后是客均保费。客惊保费市场通用的是“双十算法”。“双十算法”是初级阶段,给销售人员容易解决,客户也容易理解。但是很多保险公司喜欢做加法增量市场里面,增量市场是最后这个市场,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刘欣琦:您分析不同客群上的产品策略。这个论坛我是意犹未尽的,还有很多的问题想跟嘉宾进行探讨和讨论。但是后面的行程比较丰富,我们把时间交给后面的流程,我们产品价值观的论坛今天到此结束。非常感谢3位嘉宾的参与。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张缘成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3 洁特生物 688026 --
  • 01-08 优刻得 688158 --
  • 01-07 威胜信息 688100 --
  • 01-07 特宝生物 688278 --
  • 01-06 京沪高铁 601816 4.8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