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23年粗钢产量平控或压减政策的传闻再次席卷黑色金属产业链,对期现货市场情绪及预期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据我们了解,关于2023年全国粗钢产量政策的市场传闻有数个版本,主要有“同比22年能耗持平”、“相较21年产量持平”这两个版本,最新甚至还有“同比22年粗钢产量-2.5%”的外媒渠道信息。接下来,我们将尝试梳理一下这几种粗钢压减政策猜想的可能性影响。
>往期粗钢压减政策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此前粗钢压减政策在行情层面曾经体现的影响。2021年4月初,国家发改委部署了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并首次提出粗钢产量压减工作。主要受此消息的刺激,螺纹钢2105合约在3月末已经快速拉涨的基础上继续推涨至5月中旬,累计涨幅高达25.6%;热卷2105合约同期则更是累涨29.6%;而螺纹钢2110合约以及热卷2110合约更是分别累涨28.6%和33.8%之多,涨幅相较近月合约更甚。两个钢材期货都是创出了品种上市以来的最高价格。而当时铁矿石期货2109合约则是从3月底的932.5元/吨涨至5月中旬最高点1358元/吨,涨幅高达45.6%;焦炭和焦煤2109合约则是分别累涨34.6%和35.5%。由此可见当时在第一次交易粗钢产量压减预期时,原材料的期价涨幅是甚于钢材期价涨幅的,涨幅排序为铁矿石>焦煤>焦炭>热卷>螺纹钢,各品种远月合约涨幅均大于近月合约。
图1:2021年黑色系期价相对工业品的表现
随后21年7月唐山市依据《7月份空气质量强化保障方案》突发限产并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当时全国247家钢厂铁水产量从244万吨/日迅速掉至217万吨/日,直接拯救了已经面临生产亏损的螺纹钢毛利,铁矿石主力合约价格自7月初的1185元/吨开启了一波长达近半年的熊市,自此炼钢利润开始持续扩张。
图2:2021年炼钢利润及高炉产能利用率变化
2021年10月13日,工信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1-2022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的通知》,其中提到自2021年11月15日至2021年12月31日,今年全国粗钢压减目标2500万吨左右。粗钢压减政策开始落至实处,当时前三季度全国粗钢产量已经同比增长了约1592万吨。体现在统计数据上,247家钢厂产能利用率自9月底的82.1%持续回落,直至12月底还保持着75.8%的水平。行情层面,全国实际执行粗钢产量压减时,恰逢煤炭各管控政策开始层层加码,黑色产业链产品价格不仅没涨反而下跌:螺纹钢2201合约自9月底的5706元/吨快速下跌至11月中旬的阶段最低价4026元/吨,累计跌幅达29.4%;热卷2201合约跌幅达25.9%,铁矿石2201合约跌幅为29.4%;焦炭和焦煤2201合约则是自10月下旬的阶段性峰值至11月中旬分别下跌了41.8%和53.1%之多。
到了2022年,4月19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就2022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强调要避免“一刀切”。同时因为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的影响,钢材需求表现出季节性以外的持续低迷,所以整个黑色产业链产品期现货价格都呈现出持续下跌态势。到了22年四季度采暖季,由于整体炼钢行业利润一直恶化,开工持续处于低位,再叠加电炉开工差,因此粗钢产量已经完成平控任务,无需再行限产控制。最终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为10.13亿吨,同比下滑1978.5万吨。
通过以上对近两年粗钢压减政策影响的简要梳理,我们不难发现,粗钢压减政策对行情和市场情绪的影响主要在于政策发布的当下(政策一般于4月初发布),而并不是政策实际执行的时间段。并且,在政策发布后对原材料行情的影响可能是偏向利多而不是利空,这很可能是由于产量压减政策刚刚发布还未实际执行,对行业价格和利润的影响尚停留在预期层面的提振。而高炉产能利用率却实际未受影响仍处于较高位,因此对当下的原材料需求反而是带动作用。
实际进入执行层面后,铁水产量如果真的如预期出现显著的下滑,原材料大概率会进入大幅累库格局,成本支撑的松动反而可能导致钢材期现货价格表现弱于预期。如果届时终端需求再不及预期,反而容易出现原材料崩溃所带来的负反馈行情。这就是历史影响复盘所能给我们带来的一点启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