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记者韩雨芙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近两年全球经济受到剧烈冲击,市场对于风险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后,芝商所集团(CME)是如何保持创新帮助客户管控风险的呢?在9月1日下午召开的2021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对外开放论坛上,芝商所资深董事总经理、国际业务负责人威廉·诺顿贝尔特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在威廉·诺顿贝尔特看来,过去18个月无疑是充满挑战并持续动荡的一段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行业呈现出低迷态势,而CME通过倾听各方声音,秉持帮助客户更好管控风险的理念,积极创新,整合现有资源,并因此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二季度,CME全球日均成交量为1840万手,较去年同期增长5%。在他看来,CME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与其持续倾听呼声,深挖大宗商品及其衍生品在当前环境下的变化,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有着较大关系。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近年来,随着市场和经济的发展,CME不断创新,推出许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热点品种,如近期推出的钴和锂期货就是其中很好的例子。如今,“低碳化”已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电动汽车将取代传统汽车成为人们日常代步的主要工具,在这样的情况下,CME推出了与其相关的电池金属期货,以帮助相关企业管理生产、销售电池、充电站、电路和汽车底盘等需要的各类金属的价格风险。
除此之外,在绿色经济方面,CME还在深入研究后,推出许多相关工具。其中就包括2019年推出的E-Mini标普500ESG期货;2020年启动的加州水资源期货;今年3月上线的全球排放抵消项目,以及8月推出的基于自然和全球排放抵消(NGO)的期货合约等。本质上,这些都是基于CME对市场的理解,根据客户需求,创新开发可帮助客户进行风险管理的相关工具。
此外,威廉·诺顿贝尔特表示,CME还加强了与其他交易所的合作交流。尤其是亚太地区的交易所,更是其合作的主要对象。当然这与亚太地区市场需求的增加有着很大的关系。据介绍,目前亚太地区的交易量占CME全球总交易量的22%,相较6年前的15%,增长可谓迅速。
实际上,通过与CME合作,亚太地区的交易所也实现了其重点业务目标(比如本地重点产品的国际化等)。CME与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的毛棕榈油期货合约的结算价授权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这种合作,马来西亚基准衍生品不仅获得了更多的销售渠道,还逐渐增加了全球影响力。
实际上,2019年10月,在CME与上海黄金交易所达成双边产品授权协议下,推出的两份基于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基准PM价格结算,并分别以美元和人民币计价的现金黄金期货合约,就是此类合作模式下的产物。据介绍,这两种新的金融周期黄金期货合约为客户提供了交易国内与国际黄金价格之间价差的机会,并为现货销售和潜在黄金对比套利机会提供了有用的对冲工具。自推出以来,这两份合约的持仓量快速增长,并在客户管理在岸和离岸市场价格风险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于2020年9月达到了历史新高,超过1000手。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