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价格连续下调,截至今日收购价跌幅已达到10-90元/吨。市场传言的进口玉米开放,是挫伤市场心态主要因素,而实际呢,玉米的连续下跌究竟和进口玉米低成本的打压有联系还是另有元凶?且听笔者分析一二。
东北气温较往年明显偏高
气象预报显示,今年冬季东北气温较往年同期都有明显增加,在三九到来的时候,气温还来了一轮冲高,春节之后气温还可能持续回暖。天气转暖,粮食不易储存,这使得很多东北农户担忧地趴粮的变质问题,于是开始着手卖粮变现,转移粮食发霉风险。粮源上量增加,进一步拉跌玉米价格。
售粮高峰已来临
东北主产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连续下调,黑龙江青冈龙凤1644,较节前下跌82,吉林燃料乙醇1670,较节前下跌70。据我的农产品网了解,用粮企业门前到车较多,上周燃料乙醇日到货6千多吨,卸车压力过大。当地贸易商反映,节前部分农户变现需求强烈,售粮积极上量明显增加。受东北主产区售粮影响,华北地区农户也开始纷纷出售余粮,连续的跌价使得基层心态有所松动。
现阶段收粮进度偏慢
截至2019年1月1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1803万吨,同比减少2435万吨。其中玉米4841万吨,同比减少1854万吨。目前,基层余粮仍然较多,部分农户考虑到若是年前惜售不卖,年后玉米供应过于宽松,价格跌幅大更是过度打压利润,于是惜售心态松动,售粮积极性增加。据吉林地区贸易商反映,虽然基层出货较多,但贸易商收购新粮意愿不强,近期玉米价格纷纷下调,波动性较大,等待抄底。
下游需求限制 年前难以释放
受连续爆发的非洲猪瘟影响,2019年生猪养殖量同比降幅超10%,疫情实际影响大于官方公布。目前正值传统猪肉消费旺季,但猪价再次下跌,春节前大量商品猪将集中出栏,同时疫情的悲观预期将影响节后的补栏,进一步降低饲料需求。饲料企业备货逐步进入尾声,部分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今年节前的备货规模不及去年,大企业放到一个月左右。下游需求受限,年前难以有所释放。
由此看来,虽然中美洽谈带来的进口预期对市场有所利空,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源于市场本身。惜售带来的余粮积压,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现在部分农户心态开始松动,再加上高温带来的存储困难,开始不再惜售,但若是粮户都在抛售,年后市场又无粮可卖,那么价格必会哄抬。因此,也不该盲目看多年后,还应继续关注产区售粮进度和下游需求方面。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