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硅谷到全球:华人AI科学家的卓越成就

从硅谷到全球:华人AI科学家的卓越成就
2024年05月24日 23:33 易简财经

自2022年末GPT-3.5的震撼发布,全球AI领域迎来了新一轮的科技风暴,这不仅是AI技术迭代升级的里程碑,更宣告了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在此背景下,华人科学家在人工智能这一科技前沿阵地上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不仅构成了科研队伍的中坚力量,更以他们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前瞻的创新思维,展现了高质量的科研实力。

华人AI科学家的广泛参与和杰出贡献,已经成为全球AI科技进步不可或缺的推手。

从全球AI研究机构到顶尖科技企业的团队,华人AI科学家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不仅在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多个层面上有着深入的参与,而且在一些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华人科学家的活跃参与,为AI领域带来了多元化的视角和创新思维,促进了技术的跨界融合和快速发展。

华人科学家在AI领域有着显著影响

1、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整体情况

2024年,智库MacroPolo发布研究报告《全球AI人才追踪2.0》,他们采用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NeurIPS)(机器学习领域的顶级会议之一)的论文作者数据来评估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科学家的全球平衡和流动。

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战略成效显著,根据《全球AI人才追踪2.0》报告揭示,中国大力扩容国内AI人才库,以支撑其蓬勃发展的AI产业需求。

在此进程中,中国成功孕育出全球顶尖AI研究力量的显著比例,从2019年的29%跃升至2022年的47%,见证了其在全球AI人才版图上的显著崛起。同期,国内就业的顶尖AI人才(位居全球前20%)比率亦从11%攀升至28%,显示了中国在吸引并留住高级别研究人才方面的强劲势头。

尽管如此,美国依然保持着顶级AI人才向往的首选地之位。尽管美国境内的顶尖AI研究人员(排名前20%)比例从2019年的59%降到了2022年的42%,显示出一定的份额变动,但它依然是全球顶尖2%人工智能精英最为集中的目的地,并且,全球约60%的顶级AI研究机构植根于美国,凸显其在高级别研究设施和顶尖学术环境方面的持续领先地位。

NeurIPS 2022 接受的论文作者数据样本。国家隶属关系基于研究人员的地理位置,而不是其机构的总部。对于“研究生院”一栏,包括所有在校和往届研究生。对于“毕业生工作”栏目,仅包括已完成研究生学业的研究人员。

2、最精英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主要原籍国

“最精英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特指那些著作被NeurIPS会议选为口头报告的论文作者,这无疑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最荣耀的认证之一,因为2022年度仅有1.8%的提交作品获此殊荣。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籍研究者在这一精英群体中的占比显著攀升,从2019年的10%强劲增长至2022年的26%,揭示了中国在孕育世界级AI研究领军人才方面的迅猛进步与卓越成就。

3、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原籍国

“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被定义为NeurIPS接受论文的作者。在2022年的会议上,NeurIPS接受了创纪录的2,671篇论文,接受率为 25.6%,而2019年为 1,428 篇论文,接受率为21.6%。

尤为瞩目的是,中国籍研究者在这一群体中所占比例,从2019年的29%显著跃升至2022年的47%,几近半壁江山,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在AI研究领域的飞速成长,也彰显了其在全球智能科技版图中的崛起力量。

4、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工作的主要国家

数据显示,中国在本土聚集的顶级人工智能科研人才显著增强,占比从2019年的11%攀升至2022年的28%,这一跃进确立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顶级AI人才工作国的地位,仅次于美国。

此番成就的基石在于中国对AI人才培养体系的大力投入与拓展。尽管如此,美国依旧稳坐头把交椅,吸引着42%的全球顶尖AI研究者于2022年在其境内深耕,保持其作为AI精英首选目的地的稳固地位。

5、在美国机构工作的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主要来源国

从在美国机构工作的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主要来源国可以看到,近年来,在美国顶尖机构中,中国籍研究人员的增长势头强劲,其占比已从2019年的27%显著提升至2022年的38%。

这意味着在中国背景的科研人才群体中,有越来越多的佼佼者在美国这一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上发光发热,甚至超越了美国本土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比例,彰显了华人科研力量在全球AI领域的深刻影响与日益增长的主导地位。

加州华人知名AI科学家

和过去一样,加州特别是硅谷在AI领域再次引领全球的科技发展,根据华盛顿特区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2023年报告,圣何塞和旧金山湾区已成为全美人工智能产业的中心。

根据该报告,仅圣何塞和旧金山湾区在2023年就拥有其他13个美国大都会区大约4倍的AI公司及职位需求。2021年,这两个位于加州的城市还拥有全美约25%的人工智能会议论文、专利和公司。所以在加州的华人AI科学家的情况更能反映华人在美国AI行业的影响。

加州华人科学家在AI领域的学术成就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李飞飞教授的图像识别研究、吴恩达教授的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贾扬清博士的深度学习框架Caffe等,都是华人科学家在AI关键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他们的工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州华人科学家在商业领域的创新和领导力同样令人瞩目。从Databricks的联合创始人Reynold Xin在大数据处理平台的突破,到Scale AI的联合创始人Alexandr Wang在高质量数据标注服务的创新,华人科学家正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商业解决方案,推动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AI50企业在加州共有32家占64.0%,这32家企业中创始人包含华人的共有13家占40.6%,华人已经成为加州AI行业创业的主要力量之一。

学校及AI 50公司中华人AI科学家代表:

部分代表人物介绍:

李飞飞——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HAI院长

李飞飞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首任红杉教授、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HAI)院长和AI4ALL联合创始人及主席。李飞飞出生于中国成都,15 岁时移居美国,她的研究为今天运行的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系统奠定了基础,并扩大了 AI 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

李博士是 ImageNet 和 ImageNet Challenge 的发明者,ImageNet Challenge 是一个关键的大规模数据集和基准测试工作,为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做出了贡献。李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以及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她在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近 200 篇科学文章。

最近消息,李博士正在建立一家初创公司,该公司将利用类似人类对视觉数据的处理能力,使AI能够进行高级推理,这种AI算法使用的概念被称为“空间智能”。

吴恩达—— DeepLearning.AI创始人、斯坦福大学兼职教授

吴恩达 (Andrew Ng) 是 Landing AI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eeplearning.ai 的创始人、Coursera 的联合主席兼联合创始人,目前是斯坦福大学的兼职教授。他还曾担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谷歌大脑项目创始人兼负责人。

2011 年,他领导了斯坦福大学主要 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的开发,并向超过 100,000 名学生教授在线机器学习课程,从而创立了 Coursera。吴恩达的目标是让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免费获得优质教育。如今,Coursera 与一些世界顶尖大学合作提供高质量的在线课程,是世界上最大的 MOOC 平台。

贾扬清——深度学习框架Caffe创始人,Lepton AI联合创始人 

贾扬清毕业于清华大学,而后取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贾扬清开发了深度学习框架Caffe(Convolutional Architecture for Fast Feature Embedding),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开源深度学习框架之一。凭借出色成果,贾扬清毕业后进入谷歌大脑实习,参与了TensorFlow框架的开发。

2016年2月,贾扬清加盟Facebook担任研究员,而后担任AI架构总监,负责前沿AI平台开发及人工智能研究。2019年3月,贾扬清加盟阿里硅谷研究院,担任智能计算平台事业部总裁,主要负责大数据计算和人工智能平台。2023年3月,他从阿里离职创业,联合创立了一家新的 AI 公司Lepton AI,旨在建立高效的 AI 应用平台。

小结

华人AI科学家在加州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更在商业创新和企业创立方面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和远见。李飞飞、吴恩达、Ming-Hsuan Yang、贾扬清等杰出学者的名字,已经成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AI关键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他们的工作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此外,AI50中的公司如Adept AI、Databricks、Together AI、Anyscale、Cerebras Systems等,华人AI科学家作为联合创始人,不仅引领了技术革新,也为人工智能产业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华人科学家的影响力预计将进一步增强。他们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商业应用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将继续为全球科技进步和产业革新提供强大的动力。华人科学家的活跃和贡献,无疑将在全球AI领域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华人科学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是全球化时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一个缩影。他们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智慧和努力,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创新精神。随着全球对AI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华人科学家的贡献将更加凸显,他们将继续在智能科技的新时代中引领潮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