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019年04月30日 11:06 中国金融杂志

【金融315,我们帮你维权】近年来,银行卡盗刷、信用卡纠纷、暴力催债、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层出不穷,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黑猫投诉

  《中国金融》卷首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文 朱太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资金数量或者利率信号等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将金融资源配置到企业、居民等实体经济部门,进而实现产出、物价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它连接着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实体企业、居民家庭以及政府部门等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各个市场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直观地看,货币传导机制是否顺畅有效,体现的是金融资源的流量和配置,影响的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决定着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但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意义要大得多,关系到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房地产与实体经济是否能够实现平衡发展,关系到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能否统筹协调推进,关系到金融市场化改革和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近年来,为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创新,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断改善。站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结构性去杠杆积极推进的新时点上,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系统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首先要消除传导“中梗阻”。从货币政策国内传导的三大机制来看,当前中央银行在货币投放方面具有较大空间,也创新了诸多工具,可灵活自主地向市场提供资金,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问题不大。在“利率渠道”方面,存贷款基准利率依然存在,金融市场利率和信贷市场利率双轨并行,制约了利率调控机制的效力;在“信贷渠道”(或“资产负债表渠道”)方面,中央银行将流动性注入银行体系后,受资金供求双方意愿和能力的制约,资金堆积在银行体系、金融市场,未有效转化为实体经济的信用扩张,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宽货币、紧信用”问题。对此,相关部门需要积极推动利率并轨,更好发挥相关政策的激励约束作用,及时弥补相关制度短板,有效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并实现利率渠道、货币渠道、信贷渠道之间的有效联动。

  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要解决好“向谁传导”的问题。当前优质企业、大型企业不缺资金,技术落后、产能过剩企业的资金供给需要限制,这一步的重点是识别并解决好“中间企业”的有效资金需求问题。这是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需要引导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和金融服务,帮助这部分企业提质增效,融入现代化经济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进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仅仅是货币政策当局的职责,还需要金融监管、财政政策等的积极配合。在中央银行调整资金供给和基准利率水平后,资金和利率能否有效运用和传导出去,还取决于各类市场主体的意愿和能力。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改善金融体系服务质效,还应进一步丰富我国债券市场的产品种类、期限结构、投资主体等,构建完整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消除政府部门的隐性担保和金融市场的刚性兑付,重塑正常的风险收益关系和市场化的资金配置机制;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弱化信用风险防控对抵押物的过度依赖;强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和投融资管理,降低对小微、民营企业融资的挤出效应。

责任编辑:张译文

中国金融 传导 货币政策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0 鸿合科技 002955 --
  • 05-10 泉峰汽车 603982 9.79
  • 05-10 三角防务 300775 --
  • 05-07 帝尔激光 300776 57.71
  • 05-06 中简科技 300777 6.0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