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看懂经济
作者:心平
在2022年报中,资产规模站上十万亿新台阶的招商银行正式提出价值银行战略。招行行长王良在7月12日“新时代•新财富•新价值——2023财富合作伙伴论坛”上也公开介绍了价值银行战略内涵,在经营理念上坚持“质量、效益、规模、结构”协调发展,在业务板块上实现“零售金融、公司金融、投行与金融市场、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均衡协同发展,在经营逻辑上围绕“增量-增收-增效-增值”的价值创造链。用招行董事长缪建民的话来说,价值银行与零售银行、轻型银行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升华,是集大成者和更高层次。
价值银行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战略路径?结合公开信息,本文试图揭开招行价值银行战略的面纱。
价值银行内涵之一:追求多元价值创造
价值银行最显著的特征是追求多元价值,追求为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社会创造更大的综合价值,相较过往,这一理念的提出,已经从业务的视角进一步向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转变,不得不说这是战略理念的升维。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截至今年7月份,国内已有175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ESG相关报告,ESG投资在国内外逐渐成为主流,招行把多元价值作为价值银行的追求也是ESG理念的具体体现,体现了招行作为一家大银行更高价值追求的雄心。据披露,招行2021-2022年连续两年明晟ESG评级为A级。值得关注的是,招行把合作伙伴价值也作为内涵之一,不过这也并非鲜迹可寻,招行在业界率先提出大财富管理生态的概念,首开代销友行理财产品先河,近年来已有100多家资管机构相继入驻“招财号”财富开放平台。
价值银行内涵之二:四大板块协同发展
提出价值银行战略,招行零售战略会不会被削弱?招行是否还能保持零售特色?从中报成绩单看,零售主体仍然是价值银行最突出的特色,零售金融业务对营业收入和税前利润贡献均超过55%,发挥了压舱石作用。招行管理层认为,招行零售业务的优势在于体系化经营能力和深入人心的零售文化认同。零售金融是招行财富生态的大平台、资产业务的压舱石、飞轮效应的驱动力、价值创造的领航者,其地位无可替代,与招行打交道,“人人讲零售、会零售、做零售”的氛围给人印象深刻,全行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做零售的底层动力。这似乎也打消了市场对招行零售特色的顾虑。
“本公司在保持零售金融板块底盘和战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零售金融、公司金融、投行与金融市场、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四大板块形成既特色鲜明又均衡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招行在中报谈到。做大做强零售银行,光靠零售业务不行。招行零售业务强,因为在上世纪通过一卡通、一网通获得了一批优质的成长性零售客群,当前网点红利、流量红利已过,零售需要批量高质量获客,必须通过B2C来帮助,零售产品的丰富度和产品的优质供给也有赖于投金和资管的强大,只有公金、投金、资管都强,才能共同助力零售不断做大。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光靠零售业务也不够。招行总资产超过10万亿,要穿越周期,单靠某一业务、某一产品、某一区域都不能实现稳健发展,各项业务都不能有短板,才能实现更加稳健均衡的价值创造。
可以发现,招行眼中的均衡不是平均主义,零售依然是其底盘,其他板块的市场空间广阔,要彼此形成相互促进的飞轮。如果说零售银行战略阶段,招行对标的是富国银行,做到零售银行特色鲜明,那么价值银行阶段,招行的目标或是摩根大通,摩根大通各大业务板块比较均衡,在历次加息降息周期当中都表现优异。招行追逐世界一流商业银行的雄心可见一斑。
价值银行内涵之三:轻重业务更加均衡
自打造轻型银行战略以来,招行大力发展轻资本业务,其效果卓著,有效提升了资本内生能力,连续十多年没有在资本市场再融资。招行在2022年报中提到“加快模式转型,做强重资本业务,做大轻资本业务”,如何理解做强重资本业务、做大轻资本业务?
招行董事长缪建民曾援用《道德经》“重为轻根”来形容商业银行轻重资本业务的关系。商业银行的轻型化发展离不开稳固的表内重资本业务,轻资本业务发展要通过贷款等传统重资本业务撬动,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增长、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等也都需要合理规模的重资本业务支撑。脱离了重资本业务这个根,商业银行就演变成了单纯的投资银行。但是重资本业务周期性更强,系统性问题都出在重资本业务上,做强重资本业务要控制风险、提升定价。
从公开信息可以发现,招行做强重资本业务,选择的是在客户结构上坚定转型。招行提出“七大金融”,即聚焦现代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方向,打造数智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智造金融、跨境金融、普惠金融和行业金融的七大特色优势。招行也确实加大了信贷资源投入力度,上半年制造业贷款、科技企业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8.11%、16.23%、12.50%、9.16%,高于整体贷款与垫款总额5.02%的平均增速。“七大金融”涉及的行业处于快速扩张期,相对资产质量更优,信用成本更低,人才、技术、资金、政策聚焦,需要的金融服务更加多元,以重资本业务为纽带,发挥招行体系化优势,带动零售、投行、财富管理等多元化服务的切入,商业逻辑和潜在市场空间就可以形成有效闭环。
但当前市场环境下,净利息收入下行压力会越来越大,要做大轻资本业务,提升非息收入占比是根本出路。根据利率自律机制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 年修订版)》,监管对银行净息差“合意”标准为1.8%以上,今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净息差 1.74%,首次跌破临界线。扩大非息收入来源和占比迫在眉睫。相比于净息收入,非息收入的轻资本、高回报、弱周期属性更强,更考验业务多元化能力,对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保持盈利稳健增长的作用凸显。
“虽然非息收入占比已达到36.70%,但还不够高,要进一步提升,来应对净息收窄趋势,增强穿越周期能力”,招行董事长缪建民在2022年度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中报显示,招行非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38.92%,较年初继续上升2.22个百分点,一季度数据高于国内上市银行平均水平11.87个百分点。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美国银行等三大银行,2008年以来非息收入占比稳定在50%上下。即使在本轮历史性加息之下,摩根大通2023年上半年非息收入依然高达48%。相比之下,招行非息收入占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做优做大轻资本业务,财富管理普遍被认为含金量最高,招行财富管理业务也是市场观测的风向标。就上半年表现来看,财富管理非息收入下滑,未能体现平滑周期的韧性,但结构上正呈现积极迹象。中报显示,零售AUM余额12.8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0%,AUM中非存款占比高达76.48%,代销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等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财富产品持仓客户数达4,663.3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8.12%。
中金研报指出,财富管理机构的收费基础为客户的AUM,围绕客户体验,解决的核心矛盾是客户与产品及服务的匹配。做客户的AUM意味着单位AUM利润率以客户为中心,顺应客户风险偏好,并识势牵引客户逆周期配置,同时不断扩大AUM规模以降低单位AUM成本率。从这方面来看,大财富管理作为进一巩固扩大招行非息优势的战略性业务,在过往积累的优势基础上,有望承担起打造价值银行的关键角色。
价值银行内涵之四:坚持系统经营
银行经营涉及面相当广,要长盛不衰,首要不在于长板有多长,而是不能有任何短板和漏洞。今年硅谷银行事件就生动反映了这个道理,因为资产负债管理短板招致破产倒闭。有的银行热衷于规模增长,有的银行过度集中博取收益,有的银行重业务轻管理,一些银行的风险教训说明,这些最终都不可持续。
招行行长王良提出银行经营管理遵循“增量-增收-增效-增值”的价值创造链,背后体现的是系统经营的思维,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
增量是源头,没有足够的客户基础,就形成不了规模效应、雪球效应。招行零售客户达到1.9亿户,公司客户超过260万户,目前还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增收是基础,银行内卷加剧,唯有坚持差异化竞争,提升定价能力,优化中间业务结构,才能避免增量不增收。中报显示,招行净利差2.12%,较年初下降16bp,不论是净利差还是降幅都好于主要同业。净息差收窄是长期趋势,但通过提升定价能力让趋势走得平缓一点,体现的正是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增效是关键,增收到增效是惊险的一跃,一些银行就倒在规模冲动和风险管理滞后的矛盾,一直以来,招行在市场上保持了稳健经营的形象,基本上保持加权风险资产10%左右的增长,主动降温也算是一股清流。即使本轮房地产风险集中爆发后,招行不良率依然维持在0.95%的低位,拨备覆盖率维持在447.63%,风险抵补能力强劲,相比一季度上市银行平均不良率为1.15%、平均贷款拨备率为324.49%。
增值是根本,看一家银行经营好坏,收入、利润、不良都能造假,只有资本内生能力骗不了人。总是向市场融资,市场就会用脚投票。麦肯锡报告指出,在考虑资本收入所需回报后,2021年中国TOP40家银行中只有19家银行经济利润为正值,可见增值是判断银行长期是否创造了价值的试金石。中报显示,招行高级法下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09%,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为28.50%,相比一季度国内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2022年中国TOP40家银行RAROC平均水平为13.06%。
从四增的内涵来看,各环节不是割裂、独立的,要达到增值目标,增量、增收、增效、增值都要系统推进,获客与经营能力、成本控制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资本使用效率都要提升,才能取得理想的经营成效。
现在可以试图回答何为招行的价值银行战略,即:以客户为源,以多元为求,以管理为舵,压稳健之石,扬均衡之帆,穿周期之波。以价值银行领驭高质量发展,招行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张文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