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裁员与“带资上班”后,滴灌通仍有三大疑问待解

回应裁员与“带资上班”后,滴灌通仍有三大疑问待解
2024年05月29日 07:31 市场资讯

专题:滴灌通深陷裁员风波

  来源:泰山财经

  记者 张琴

  一场“员工带资百万上班”的“领头羊”计划,再一次将融资模式备受争议的滴灌通推向了舆论中央。

  此后几天时间内,降薪、调岗、裁员等一系列架构调整措施接踵而至,面对舆论风暴,滴灌通分别作出回应。

  然而,回应之外,成立不满三年,以“非股非债”创新金融模式链接小微企业的滴灌通,围绕它的盈利模式、可持续性发展及资金监管方面,市场仍有诸多疑问待解。

  被裁员工:一天之内完成裁员手续

  5月初,市场传出知名独角兽企业滴灌通内部上线“领头羊计划”——员工自己出资100万元,公司配资900万,共同成立SPV,员工是SPV的合伙人,组建团队帮助SPV持续挖掘优质资产至滴灌通澳交所挂牌,以此创造投资机会及回报。

  此后有消息称,不报名的员工将会被调岗或裁员,消息一出引发舆情沸腾。 

  一位被裁员工对媒体表示,自己在 5月20日就收到了裁员信,此时距离第一封“二级火箭启程”内部信仅过去一周。

  “上午收到裁员信,下午就被叫去谈话、签字。半个小时不到,账号就失效了。再过一个多小时,IT来收走了电脑。”一天之内就完成了裁员的全流程,而他所在部门均在被裁员之列。

  对此,滴灌通回应称,公司组织架构已经调整,100多位员工被换岗或者裁员,滴灌通也将为员工提供“N+3”的离职补偿。

  同时,滴灌通向媒体否认了领头羊计划与裁员之间的直接关系,“只是正好在公司第二发展阶段中同时启动了”。

  记者看到,此前一周,滴灌通曾正式对外发布“领头羊计划”,同时网传一份激励草案,根据草案记者看到,计划将由SPV向滴灌通提供净收入分成:滴灌通回本前,分成比例70%;回本后,分成比例35%。对于净收入减去分成和运营成本后的收益,SPV可以自由支配,比如发奖金,但是奖金也不能超过当年结余。

  “但领头羊这个制度究竟该怎样运行,其实最后还没有确定,很多具体流程都是空白的。”上述被裁员工表示,“感觉发布计划非常匆忙,跟这次的舆论发酵可能也有关系”。

  资金压力显现?

  滴灌通创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门向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公司,由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联合东英金融创办人张高波共同出资创办。

  成立不满三年,滴灌通便已进入估值10亿美元独角兽行列。

  今年1月,伴随《滴灌通澳交所通用标准》的发布,滴灌通宣布全面专注交易所运营,进入“第二发展阶段”,内部称之为“二级火箭启程”。

  在此前的第一发展阶段,滴灌通主要采用自有资金直接投资用以打造小微企业投资样板,而这对资金渴求也非常旺盛。

  据企查查信息,2021年,滴灌通完成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2022年3月完成7000万美元B轮融资;2023年8月完成4.58亿美元C轮融资。

  伴随资金涌进,滴灌通最初的资金投放节奏超乎了市场预期。根据最初规划,滴灌通要在2022年底实现“千店投资”,但2022年8月就超前完成了1000家小微门店的投资。

  彼时,李小加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3年底前将实现2万家门店投资。但据2023年9月滴灌通官方披露的投资信息显示,截至当月底,滴灌通完成了逾10000家小微实体门店的投资,按照上述投资进程来看,进度未达预期。

  “这次(滴灌通)的领头羊计划有点像万众创业计划,业绩增长乏力时有公司会采用这样的方式”,有投资界分析人士认为,“但需要有更详尽的执行计划,毕竟不是每个员工都愿走出舒适区,不能单单只考虑回本进度。”

  那么,公司目前投资收益率及整体业绩如何,是否有进一步详尽的运营规划?现阶段是否存在资金压力,围绕这些问题,22日,记者曾函电至滴灌通,但截至目前,暂未收到回复。

  仍有三大疑问待解

  实际上,滴灌通“非股非债”的新资产品,一直以来都面临着机制和监管未成熟、市场认可度不高、争议度高等重重挑战。

  作为领投方,滴灌通开发了几个重要概念。其中一个是“每日收入分成合约”,即每日从融资的店家约定的收入中,抽取分成偿还融资成本费用,以非股非债形式连接资本与小企业。

  同时,滴灌通将境内每一份DRC在滴灌通澳交所上市,对应着一份特定的每日收入分成凭证(DRO)。

  此前,针对“每日收入分成合约”,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宋向前曾公开质疑滴灌通“本质上是个升级版的P2P”

  而在此次舆论发酵之下,面对滴灌通的运营模式、投资收益及监管难度,即使创始人曾多次向外界阐述逻辑,但市场却仍有诸多疑问待解:

  一是规模如何复制。基于小微经营固有的高风险,小微金融尤其强调“小额、分散”。“(小微金融)很难“大规模”发展,特别是要做到能支撑一个千亿级IPO的小微金融,更是相当困难。”有分析人士认为,其宣称的信息技术、区块链技术能否跨越小微金融固有缺陷,还有待观察。

  二是监管的态度。监管难度是争议点最多的疑问之一。“在资金的需求侧,由于滴灌通其并不能直接定义为信贷或股权,因此,是参照银行、小贷公司进行金融监管,还是参照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自律监管?”多位法律界人士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疑问。

  “尤其是领头羊计划,向员工募集资金尚在规则许可之内,但如若导致员工再向不特定多数人募资,则有越界的危险,甚至可能触及非法集资的红线”。

  三是投资回报。“滴灌通投资的是线下实体门店,投资回收期大概在5年左右,从股权投资的角度,这是一个很差的资产。”深耕消费领域多年的投资人李丽表示,“乍一看回报率挺诱人,但风险很大,现在线下实体门店挺过3年已经不容易,商场里几乎是以半年为周期在淘汰,餐饮更是重灾区。”

  李丽同时表示,“它的财务模型相对激进,实话来说,这样的资产一直都不在我们考虑投资的范围之内。”

  根据最新数据记者看到,截至5月22日,超过1.2万家小微门店已在滴灌通澳交所进行DRO挂牌融资,覆盖828个品牌及平台,主要分布于餐饮、零售、服务、文体四大行业,其中零售占比最高。

  针对上述疑问,22日,记者同样函至了滴灌通官方,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