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互联网大厂,阿里年轻人缘何回归银行?!

逃离互联网大厂,阿里年轻人缘何回归银行?!
2022年11月25日 20:43 市场资讯

  “ 降薪回银行?

  来源:今日城商行

  文|韩梦霄

  一张“阿里人辞职回省级城商行”的图片在圈里传开了!

  这位阿里人这样叙述了他去年3月辞职后到省会城商行总行的现状:8.30上班,5.30下班,到公司食堂吃早饭,每天穿行服,因为早上起得早了,所以晚上10.30左右就洗洗睡了,也不焦虑失眠了。工作量相对之前也轻松不少,下午三四点基本就结束了,个人时间多了,就想做点喜欢的事,偶尔会写写小说,也在考虑考博,现在才真正感觉到烟火气···

  这样稳定又安逸的慢生活令看到这张图片的人纷纷艳羡,但在羡慕之余也有网友理性的跳出来,客观看待其选择。

  《今日城商行》注意到,其实不仅是部分互联网人在跳槽金融行业,那些原本从银行等机构跳去互联网行业追逐风口的人们,有部分也回流到了金融行业。

  “银行-互联网-银行”的职业曲线

  约七年前,互联网金融正兴盛,成为资本的宠儿,从银行挖人毫不手软,高薪+股权双管齐下,挖走一位骨干,带来一个团队,核心业务就此搭建起来,这样的例子,曾经屡见不鲜。

  “当时因为考虑到互联网是朝阳行业,以后的发展潜力大,而且给出的薪资比银行高出很多,所以没有犹豫的来了。”一位曾在头部城商行工作多年,跳槽到了互联网大厂,先后在线上财富管理、消费金融等业务部门工作,随着行业起落和个人发展的选择,一年多前又回到一家带有国企背景银行的业内人士表示。

  当然也有在银行工作多年的人大胆的选择了“创业”,在业务比监管跑得更快的那几年,这批人通过P2P、网络小贷等模式,在40岁之前实现了财富自由的梦想。

  但在P2P泡沫破裂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职位大量减少,薪酬下降,同时,疫情致使不少互联网大厂大规模减员增效。工作性价比不高的情况下,那些原本从银行等机构跳去互联网行业追逐风口的人们,再度选择回归银行。

  随着行业的整顿发展,互联网行业格局也从草莽创业走向了头部集中,如几年前那样加入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短期内快速多轮融资后冲刺IPO上市,通过股权收益实现财富自由的神话,再也难以复制。

  走向30+,同样需要买房、成家、养育孩子的90后们,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稳定才是压倒一切的职业选项。

  高压薪少,银行不再是“香饽饽”?

  选择从互联网企业“返乡”回到银行的年轻人,逐渐感到不适应。

  据此前报道,五花八门的KPI考核,国企僵化的管理机制、酒桌文化以及2020年开始一路降薪的现实,都让不少年轻人心生退意。

  受到疫情和经济的影响,银行与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工作机会和薪酬水平一起减少的局面。纵向比较,对从业人员而言,银行工作收入最优厚最风光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是业内普遍公认的现实。但横向比较,金融行业与制造业等领域相比,作为最挣钱的行业之一依然成立,而在金融行业内部,银行也还站在保险、基金、证券、信托等子行业的“鄙视链”顶端。

  在银行业内,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银行,风格差异也十分巨大,即使在同一家银行,不同业务部门、分支行,工作体验也会截然不同。有的城商行、农商行即使已经上市了,在管理方式上,还延续着地方国企的传统,福利稳定,为避免劳动纠纷,几乎不会主动开除、解约员工,在这类银行的工作,依然约等于“铁饭碗”。

  而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内部竞争的激励程度不亚于互联网公司,加班、绩效考核同样残酷,银行员工在享受高薪的同时也承担着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有一位在国有银行工作多年的人士观察到,十年前,很多行内分支行的领导,会让家中的孩子选择金融专业,毕业后也进入银行工作。而在近几年,尤其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这种现象少了很多,“金融民工”不再是一份优渥轻松的工作。

  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压力增加,薪水却在减少。报道统计发现,国有六大行中,邮储银行下降的幅度最为明显,目前人均薪酬12.05万元,下降了13.8%交通银行建设银行降幅也都超过6%。而薪酬更高的股份制银行也出现了降薪现象。

  什么人才最吃香?

  人才流动的背后是各企业在资源配置、产业升级方面的角逐和拉锯。逃离大厂回归银行?与其为职业选择焦虑,不如先看看在银行业什人最吃香。

  前述报道同样指出,近期银行招聘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对专业的要求则集中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密码学、微电子、软件开发等。为了吸引人才,“薪酬对标互联网头部企业”。

  京东数科人力资源副总经理董作鹏认为,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在2019年的波动是一个比较短暂的周期性波动,从长期来看,金融科技人才是卖方市场,供不应求。

  金融科技领域显然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有不少还是30以上的人才。《报告》显示,现有的金融科技人才中,5-10年经验的人才占到了38%10年以上的人才占到了19%

  与业务发展密切结合的金融科技类岗位,更容易拿到高薪资。《报告》发现,金融科技的各类岗位中,薪酬最高的是数据分析类人才,其次是风控人才和客户端开发人才。

  董作鹏指出,数据与算法能力是数字科技的底层核心技术,也是当前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这类职位能够获得很高的薪酬。风控是金融的核心,风险管理是红线和底线,因此这一领域的人才也颇受企业青睐。客户端开发则是离客户最近的技术岗位,需要懂行业、懂用户,这类人才中的佼佼者也是企业争抢的对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宋源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8 恒立钻具 836942 14.2
  • 11-28 宁波远洋 601022 8.22
  • 11-28 光华股份 001333 27.76
  • 11-25 辰光医疗 430300 6
  • 11-25 秋乐种业 831087 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