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潘光伟:开启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潘光伟:开启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1年07月26日 11:00 中国金融杂志

  原标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专栏|潘光伟:开启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13-14期  

  作者:潘光伟‘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畏险阻、砥砺前行,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一百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海纳百川、锐意进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方向,不断探索金融支持革命战争和创立新政权、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指引我国金融事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发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国金融杂志”微信公众号特别策划“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专栏,配合《中国金融》杂志相关策划,选取部分反映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重要金融机构和重要金融市场改革创新的文章,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波澜壮阔的画卷。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风雨,筚路蓝缕,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奋进,使得“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中国国情,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在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中国金融业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金融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金融再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的转变,完成了从底子薄、经验少的金融弱国到银行资产规模稳居全球第一、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市值位居全球第二的金融大国的嬗变。

  党领导中国银行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敏锐提出了“要把银行作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国家专业银行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再到公众持股公司,在经历了企业化探索、商业化改革、股份制改造,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经历了一轮轮体制机制改革、组织架构创新、金融风险化解、发展战略调整以及数字化变革,经历了一次次业务、产品、流程、渠道、技术的升级后,中国银行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肩挑银行,发展为计划经济时期的算盘银行,再到改革开放后的电子银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数字银行,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大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并正向国际一流银行序列迈进。

  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阐释了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分析了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系统阐述了做好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全面论述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给出了金融工作的“定盘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三大任务取得了新突破,中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第一,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高,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效果显著。2021年第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0.41万亿元,信贷资源更多投向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较好地满足了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及其他领域的资金需求。普惠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强,2020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88%,较2019年下降0.82个百分点;2021年第一季度末,普惠金融领域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比上年末高3.8个百分点。继续加强对“两新一重”领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2020年全年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超过前5年总和。积极支持经济绿色转型,2021年第一季度末,银行业绿色贷款余额为13.03万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3个百分点,更好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此外,银行业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完善金融基础设施。2020年,我国基本金融服务已覆盖99%的人口,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达96.6%,满足了人民的金融需求。

  第二,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护城河更宽更深。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直接指挥下,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管理部门针对银行业面临的风险,采取多方面措施,银行业风险从快速发散转为逐步收敛,结构性去杠杆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业务萎缩,一些机构野蛮扩张行为收敛,金融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约束逐步增强,审慎经营理念得到强化,一批重大问题隐患得到精准处置,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不良贷款处置大步推进,2017~2020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8.8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总和,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资产管理,为支持社会经济发展腾挪空间、留足余地。“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自2017年以来,委托贷款、同业理财、非标债权等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规模压降了大约20万亿元。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了遏制,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从2016年的44.8%下降到2020年的28%。2021年第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87.14%,较上季末上升2.67个百分点。此外,贷款拨备率为3.38%,资本充足率为14.51%,流动性覆盖率为141.77%,流动性比例为58.46%,各项指标都处在较高水平。

  第三,积极稳妥推动对外开放,银行业发展面临的各项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改善。随着监管政策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中国已成为国际领先金融机构海外布局的首选地之一。2018年以来,我国陆续推出50多项开放措施,截至目前,银行、证券、基金、期货等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已完全取消,外资股东资质限制不断放宽,在企业征信、信用评级、支付等领域给予了外资国民待遇,金融业准入负面清单已经清零。截至2020年末,有54个国家和地区的212家银行在华共设立了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6家外国及港澳台银行分行和144家代表处,营业性机构总数达946家(含总行、分行、支行)。此外,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如花旗银行取得了托管牌照、橡树资本取得了资产管理牌照、美国运通公司取得了清算牌照等。

  继续发挥“四大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银行业要继续发挥政治、体制、科技和人才四大优势,攻坚克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第一,继续发挥政治优势,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家重要决策部署。中国银行业能取得重大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得益于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召开了首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大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基本实现全国金融秩序明显好转,化解金融隐患等,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指明了方向。此后,每5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规划了未来5年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方向、时间表和路径图,让监管部门、金融界以及各地区和部门得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行动,确保了金融业朝着正确的方向稳健前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期间,笔者有幸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做好金融工作的“四项原则”和“三大任务”,进一步加深了对“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的根本目的、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深化改革开放是金融发展的根本动力”的理解和认知。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银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行动,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资金需求、主动减费让利、优化金融服务、积极捐款捐物等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下一步,银行业将继续坚持党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继续发挥体制的韧性优势,充分激发银行业内部经营活力和潜力。中国银行业能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是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制、内控风险管理机制、风险防范预警处置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这套体制机制具有很好的韧性,富有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并且,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僵化的,而是能够通过不断暴露新风险,不断纠错、不断修订,校正更新、随机而变、自我完善,同时又能保证政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特别是“一委一行两会一局”新监管框架的形成,对于统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金融政策与相关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起到了积极作用,监管内部、部委之间的统筹协调优势进一步凸显。此外,银行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充分激发了银行业内部经营活力和潜力。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持续加强公司治理建设,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方式,充分发挥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独特优势,实现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有效融合,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等治理主体履职能力和行为进一步规范,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今后,中国银行业需继续发挥体制优势,通过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深化改革等措施,进一步增强银行业的经营活力。

  第三,继续发挥科技优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质效和可获得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技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银行业也一直是金融科技的拥抱者和获益者,正在从支付、结算、借贷、投资、理财到产品设计、营销方式、内部运营、风险管控,启动全方位的数字化变革。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投入达到413.7亿元,同比增长14%,同时,商业银行纷纷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随着投入的增加,我国银行业的科技优势进一步彰显,如抗击疫情期间,银行业提供的大量“非接触式金融服务”,有效促进了经济的“血脉畅通”,及时满足了客户的金融需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效的金融保障。此外,金融科技既让中国的移动支付领先全球,也让金融服务进入了千家万户。这些技术变革缓解了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可获得性。今后,中国银行业应继续坚定拥抱新技术,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继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

  第四,继续发挥人才优势,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培养金融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中国银行业能取得上述重大成就也得益于树立了“金融事业,人才为本”的理念,为银行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一是从原来的干部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转变。银行业金融机构先后实施了形式多样的人才工程,如对专业技术人才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际英才开发工程”,对经营管理人才实施“高级人才打造工程”,许多银行对储备人才实施了管理培训生制度。二是行政职务架构逐步被专业化的职级管理替代,建立起多元化的职位体系。按照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业务操作人员分别设置不同的职务序列,打破了“千军万马走行政独木桥”的局面。三是实现了由传统粗放行为考核到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转变,广泛引入KPI、RAROC经济资本考核、360度考核以及平衡计分卡等多种形式的绩效考核方法。四是在薪酬体系建设上,实现了经营业绩与绩效奖励紧密挂钩,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机制。五是高度重视“忠、专、实”人才培养。普遍树立了“学习创造价值”和“培训提升竞争力”的理念,加大培训投入,注重产教融合和培训基地建设,采用线上线下、境内与境外、学习与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今后,银行业要进一步结合经济运行的新特点、科技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干中学、学中干等方式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为金融业发展贡献力量。

  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需更好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承担重要使命。中国银行业协会(下称“中银协”)作为银行业的自律组织,20年来,始终旗帜鲜明地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把党的要求融入协会践行“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行业”的宗旨中,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厚植核心理念,提升政治建会水平,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提供助力。特别是2020年,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内外部严峻形势,中银协在银保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坚守岗位、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金融业表现突出”的批示肯定,获得了“第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和“金融单位定点扶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今后,中银协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党建为统领,以服务监管部门、服务会员单位为宗旨,积极履行“自律、维权、协调、服务”职能,多措并举,积极引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绿色转型,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切实维护银行业权益。规范升级“银行业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创建”项目,深化自律机制建设。巩固“四个一批”活动成果,研究深入推进举措,审慎探索开展“惩戒一批”工作,维护行业权益。持续开展商业银行“陀螺”体系评价工作,引领银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搭建科技平台,赋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稳妥有序推进银行函证平台运行。目前已有100余家银行和近30家会计师事务所向中银协明确了平台接入意向,其中,36家银行和21家事务所已完成意向协议签约。后续,中银协将加强对商业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培训及接入辅导,拟按照2021年内接入25家、2022年接入100家的节奏分批对接商业银行,稳步有序开展对接工作。加快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CTFU)推广。截至目前,CTFU签约上线总行机构数已达18家,近期意向加入的有18家银行;撮合福费廷资产成交421笔,涉及金额408亿元。下一步拟上线跨行再保理业务,解决跨行再保理业务缺乏统一规范、信息交互渠道缺失等痛点问题。

  三是成立工作组,积极引导银行绿色转型。为更好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中银协成立了“中国银行业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工作组”,拟定了专家工作组的九大目标和任务,及时向监管部门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和专业咨询意见;助力银行在公司治理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推动银行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金融资源及创新碳金融产品和业务,引导银行建立气候风险治理和风控体系,推动银行建设碳排放的数据信息系统、做好碳排放的信息披露及建设气候友好型银行;配合做好碳领域的交流、合作及成果展示,促进银行业绿色转型。

  四是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中银协将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继续组织好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搭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平台,举办金融科技师(CFT)认证课程培训班,打造“培、考、战、评”四位一体的高端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适时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与数据治理支持银行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等特色培训项目;继续办好与香港金管局合作的内地银行家经济金融专题研讨会,与香港交易所联合举办的中国银行家资本之路研讨会,为银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银行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也将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监管部门的有效引领下,中国银行业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股民福利!金牛、茅台、手机……任务“豪”礼,等你来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嘉辉

相关专题: 行业有情怀专题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4 张小泉 301055 --
  • 08-23 远信工业 301053 --
  • 08-23 宏微科技 688711 --
  • 08-20 国光电气 688776 51.44
  • 08-19 果麦文化 301052 8.11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