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9月回了趟老家 发现了一些问题

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9月回了趟老家 发现了一些问题
2020年11月17日 11:56 新浪财经综合

  原标题:五年规划收官之年:普惠金融要坚持“土里刨食”

  来源:人民政协报

  仅仅用了5年时间,普惠金融这一名词变得家喻户晓。

  2015年12月31日,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6年,人民银行代表中国担任GPFI轮值主席国,将数字普惠金融列为一项重要议题,牵头推动出台《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这是国际社会首次在该领域推出高级别指引性文件,为各国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这对普惠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期间,中国普惠金融之路应如何走?《建议》提出的要求应如何有效实施?来听听业界人士怎么说。

  “最后一公里”缘何显得格外长?

  截至目前,普惠金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也必须看到,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还面临难点、痛点和堵点。

  “我的老家是产粮大县。今年9月,我专门回了趟老家,走家串户,和老乡进行交流、座谈,也到田间地头、养殖场和老乡进行了现场交流,还走访了当地的基层金融机构和地方领导干部、金融监管部门。”11月12日,在由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与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中国银行保险报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这样表示。在他看来,总体来说,大家对普惠金融助力“三农”高度重视,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现实的问题同样不少。

  王兆星发现,一方面,大多数的种植、养殖农户感到仍然资金紧张,融资困难;另一方面,当地的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却有资金贷不出去,这使得农户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并存、农户想要贷与银行不敢贷并存。

  “在下一步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认为,关键一点是银行要解决它的风控问题,普惠金融不是慈善金融,要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使那些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支持。一个关键问题是银行要利用风控的技术、工具、手段,来解决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的问题。”王兆星这样说。同时,他提出,要解决银行内部的绩效考核激励、评价、奖惩、问责体系,为普惠金融对象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另外,农民、农户和种植户也要提高自己的集约化、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提升自己抵御自然灾害、抵御市场波动的风险能力。这方面,保险也需要发挥重要作用。地方政府也应为银行进行更好的风控,为小微企业、农民获得贷款提供更多支持与便利。”王兆星这样建议。

  王兆星还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应督促基层银行金融机构回归本原、专注主业,更好地为实体经济,为种植户、农户、小微企业服务,聚焦融资难点,实现支持、指导当地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更好地加大普惠金融的发展。

  拥抱市场

  持续优化社会信用体系

  “普惠金融这个概念刚提出的时候,有好多人打电话问我什么是普惠金融,这个概念在教科书里并没有。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和探讨,普惠金融已深入人心,也已成为金融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看来,普惠金融在过去5年中取得的成绩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即普惠金融的体系更加健全了,覆盖面继续扩大,产品和服务手段多样化,消费者素质提升。

  李扬同时表示,处于发展进行时中的普惠金融,其在中国的实践,还需要以进一步的改革来完成。为此,李扬提出4条建议。

  第一,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和传导机制,要继续深化中小银行的改革,进一步发挥政策银行的作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权益类融资机制的形成。

  第二,信息共享,持续优化社会信用体系。体系内、制度内的机构,应当和互联网公司密切合作,整合资源。

  第三,金融科技赋能,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

  第四,加强普惠金融教育。

  老年人的普惠金融服务

  要加快跟上

  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看来,“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有5个关注角度,需要引起重视。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普惠民生。发展普惠金融始终要做到金融为民,普惠民生,使人人都能共享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特别是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要尽量降低“数字鸿沟”对边远地区群体、老年群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发展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普惠金融服务。

  二是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在“十四五”期间,应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和监管手段,在将金融科技创新纳入监管体系的同时,鼓励和引导金融科技创新,以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下沉的能力和效率。

  三是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金融机构在“十四五”期间应进一步优化资金投向结构,加大对消费升级,以及产业链升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等领域投资的支持力度。

  四是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创新必须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当前我们的普惠金融服务与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需求还有脱节的地方,如信贷产品同质性还比较强、一些线下服务的满意度还不高等,创新的适当性和针对性需要进一步提升。

  五是创新发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我国或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金融机构要加大养老金融产品的设计、研发、推广工作,提高老年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易操作性、安全性,服务好老年群体创业就业的‘银发经济’需求,为养老产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提供金融支持。”尹优平这样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译文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19 健之佳 605266 72.89
  • 11-19 艾力斯 688578 --
  • 11-19 海融科技 300915 70.03
  • 11-18 瑞丰新材 300910 30.26
  • 11-17 声迅股份 003004 20.2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