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70年 70人特别谈|马蔚华谈中国银行业国际化

《中国金融》70年 70人特别谈|马蔚华谈中国银行业国际化
2020年10月17日 15:00 中国金融杂志

   编者按1950101日,《中国金融》创刊,由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编辑室负责编辑出版工作,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交流金融实际工作经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本金融期刊,标志着新中国金融新闻出版事业迈出了第一步。2003年,《中国金融》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改为“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但其政策性、专业性、实践性的定位没有改变。而今,《中国金融》已经成为金融宣传舆论战线中的重要一员,成为财经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刊物之一。70年来,《中国金融》忠实地记录了新中国金融事业的辉煌历程,坚持不懈地为金融改革开放鼓与呼。为了纪念《中国金融》创刊70周年,“中国金融杂志”微信公众号将从101日起推出“《中国金融》70年 • 70人”专栏,由70位多年来关注、支持《中国金融》,与《中国金融》同命运共成长的经济金融界领导、专家、学者,畅谈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故事以及与《中国金融》杂志的深厚情缘。

  专栏推出次序以人物姓氏笔划排序;部分文字选自其在《中国金融》刊发的文章内容,推出前未经本人再次审阅。

  | 本期人物 |

  马蔚华

  招商银行原行长

  马蔚华谈中国银行业国际化

  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问题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与欧美银行业遭受重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银行业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与经营绩效,国际地位相对提高。中国银行业之所以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直接冲击比较小,既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自身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还因为中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市场的广度与深度还很有限。正因为国际化程度还不高,中国商业银行幸运地躲过金融危机的劫难。这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没有下到海里去,当然不会被海水淹死。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商业银行没有下到海里游泳,绝非不要学会游泳,不必下海。恰恰相反,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越来越有必要加快国际化发展,以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

  首先,中国企业和居民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伴随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加速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跨国贸易和跨国投资高速增长。截至2010年末,中国进出口贸易总值近3万亿美元,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万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绝大部分都已落户中国。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近9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达50%左右,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了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银行机构跟随其到境外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此外,近年来中国居民出境旅游探亲、留学经商等日趋频繁,对转账支付、消费信贷、信用卡刷卡等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随之大幅增长。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商业银行如果不能加快国际化发展,不能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跨境金融服务,不仅无法满足中国企业和居民纷纷“走出去”后的服务需求,国内服务也会受到影响,客户就会大量流失。

  其次,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的国际化特征日益凸显。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境内银行业市场上一支重要的竞争力量。外资金融机构纷纷涌入中国,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渗透力度明显加大,目前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外资和合资法人银行达40家,外国银行分行和代表处接近310家,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超过40家,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超过1.7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商业银行即使不走出国门,实际上也已置身于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如果中国商业银行不能尽快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就难以赢得生存发展空间。而中国商业银行推进国际化发展,无疑对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国商业银行只有“走出去”,才能更深地体会到国际化、全球化的影响力,更快地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更多地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的经营管理人才。从分散经营风险来看,中国商业银行也有必要加快国际化步伐。

  最后,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难得的机遇。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欧美银行业普遍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争取政府注资、退出部分业务市场等举措推进“去杠杆化”和“去国际化”进程,到目前为止仍在继续,如今年以来先后就有汇丰银行宣布退出北美零售市场,苏格兰皇家银行宣布退出12个国家的投行业务,以及瑞信、巴克莱、美国银行等宣布收缩全球投行或财富管理业务,等等。不久前召开的欧盟峰会上,欧洲银行业被要求在2012年6月30日前将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到9%,根据IMF和摩根斯坦利的评估,这将使欧洲银行业的资本缺口高达2000亿欧元左右。可以预见,欧美银行业的“去杠杆化”“去国际化”过程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期,这就给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是欧美银行业退出部分市场或主动收缩业务,为包括中国商业银行在内的亚洲银行业留下了相应的市场空间和客户资源。二是在欧美国家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欧美银行机构的经营管理趋于谨慎,加之在金融危机中遭受的重创仍未完全恢复,开展并购的意愿较低,而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稳定向好,在全球银行业估值水平有所下浮、人民币长期升值的情况下,开展海外并购面临较好机遇。三是此次金融危机也对金融领域的就业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欧美大银行继2008和2009年大规模裁员风潮之后,目前又展开了新一轮裁员计划,彭博社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欧洲各大银行宣布的裁员总数已经超过7万人,美国各大银行同期宣布的裁员总数为4.2万人。这为中国商业银行以较低成本选聘高端金融人才提供了机会。

  ——选自2011年第23期 《银行业国际化实践与策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8 金富科技 003018 --
  • 10-28 豪森股份 688529 --
  • 10-28 五洲特纸 605007 --
  • 10-27 日月明 300906 26.42
  • 10-27 科翔股份 300903 13.0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