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发威 785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每经记者 胡琳 每经编辑 易启江
近期,部分银行公告表示,将部分理财产品到期日期提前。此举引起了市场和投资者的普遍关注。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截至10月20日,今年银行提前终止的银行理财产品高达785款。
那么,银行提前终止理财产品的原因是什么?对此,多名专家表示,商业银行提前终止部分理财产品运作主要有资管新规影响和资金成本控制两方面的原因。
部分高收益产品提产终止
今年7月,工商银行的多款“安享长盈”系列理财产品提前到期。以(2018-6期)“安享长盈”工银财富客户专属理财产品1156天为例,工行称,“根据该产品《产品说明书》的约定,结合市场变化与投资安排,为充分保护您的投资利益,我行计划提前终止此产品。产品到期日由2021年04月14日变更为2020年07月22日,产品期限由1156天变更为890天。客户本金及收益将于2020年07月24日到账。此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5.3%,供您参考。”
工行提前终止运作的产品不止这一款,且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银行。实际上,根据普益标准统计监测,自2018年初至2020年10月20日,银行理财市场共有1618款产品提前终止运作,该部分产品有1523款是在理财新规发布之后终止的,占比高达94.13%,截至今年10月20日,银行提前终止运作的产品有785款,占比为48.52%。
短短两年多,上千款理财产品被提前终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对此,普益标准研究员于康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商业银行提前终止部分理财产品运作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发布以后,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实施净值化管理运作,并对理财产品的非标债权资产配置比例进行了严格限制,随着转型过渡期的临近,银行加快了传统不合规老产品的清退,推进净值化转型;二是存续老产品定价较高,该部分产品大多仍存在“刚性兑付”问题,而当前市场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资金成本较低,新增投资品收益下行,容易出现成本与收益倒挂现象,出于资金成本控制考虑,部分银行适时采取了终止高收益产品的运作方案。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指出,这些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根据资管新规要求,银行要在过渡期结束前(2021年底前)完成存量资产整改工作,银行清退的这部分产品不符合资管新规要求,银行需要逐渐压降存量资产规模;另一方面,自2018年初以来,随着流动性趋于宽松,市场利率及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跌,而过去银行发行了很多高收益的长期理财产品,银行成本压力凸显,所以开始清退部分高收益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压降效果明显
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以后,银保监会对银行理财产品加强了法律制度和规则体系的建设,相继出台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等监管规则。
“资管新规”的重点在于打破刚性兑付、推动产品净值化转型,以及压降非标资产,对于不符合监管要求的“老产品”,要求金融机构有序压缩递减。
虽然“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一年,不过各家银行也在持续推进存量保本理财产品及老产品压降工作,其中不少银行存续理财产品已经全部整改为非保本理财产品。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指出,今年以来,保本理财产品压降效果比较明显,多家银行已经将规模压降至0。不过,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之后,部分银行保本理财产品退出速度可能会放缓。从不同类型银行来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较低,但城商行和农商行占比较高,尤其是农商行。小型银行揽储难度较大,担心客户流失,理财产品转型起步晚、进展慢,保本理财产品退出速度要慢于大中型银行。
除了加速推进存量保本理财产品及老产品压降工作,银行净值化理财产品的发行也是重中之重。
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曾在“2020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2.1万亿元,近三年来基本保持稳定。符合新规方向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较资管新规发布时提高225%;3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规模降至资管新规发布时的28%。根据中银协和普益标准调研情况来看,净值化转型速度加快。截至今年6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为13.2万亿元,同比增长67%,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53%。
责任编辑:张译文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