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等三部门发文 鼓励外资投资我国债市

央行等三部门发文 鼓励外资投资我国债市
2020年09月02日 21:56 新浪财经综合

  原标题:央行等三部门发文推动外资投资我国债市,境外资金已连续21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来源:中国证券网

  刚刚过去的8月,中国股市和债市都赢得了国际投资者“真金白银”的投票。

  一系列数据可以佐证:国际金融协会(IIF)数据显示,8月流入中国股票市场的资金为6亿美元;中债登数据显示,8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面额为24619.55亿元,同比上涨42.82%。境外机构投资者已连续21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风景这边独好,中国债市再迎利好。9月2日,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文称,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三部门共同起草了《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

  市场人士表示,公告明确了统一准入管理,优化入市流程,在原有的债市对外开放举措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境外机构作为中长期投资者投资我国债券市场,既便利境外资金参与中国债券市场,也为国内债券市场募资者提供更广的资金来源,促进金融市场更好地开放发展。

  央行等三部门发文

  鼓励外资投资我国债市

  公告共16条,旨在明确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整体性制度安排,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

  据悉,公告起草思路有以下特点:

  一是坚持法治化原则。将境外机构准入申请从产品调整为管理人、托管人,按照法人机构是市场活动主体和监管对象的基本思路,夯实各方责任义务,便利相关操作。

  二是统一准入管理。按照“同一套标准、同一套规则的一个中国债券市场”的原则,统一准入标准,优化入市流程,鼓励境外机构作为中长期投资者投资我国债券市场。已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或通过互联互通方式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

  三是统一资金管理。统一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收付、汇兑、外汇风险管理等,进一步优化和便利投资资金汇出入,完善资金汇兑和外汇风险管理操作。

  四是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操作安排。简化现行结算代理模式入市流程,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不再要求提交结算代理协议。允许境外机构按照“全球托管行+本地托管行”的模式入市投资,推动债券名义持有和多级托管制度落地实施。

  从内容上看,公告对于境外机构入市要求、投资方式及投资范围、托管结算安排、数据报送与交易报告库要求等事宜作出明确要求。

  □ 在境外机构入市要求方面:

  公告明确了境外机构范围既包括境外央行、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等主权类机构,也包括在我国境外依法注册成立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机构等商业类机构。

  境外机构入市方式与现行规定保持一致,即主权类机构需向人民银行提交申请,商业类机构需向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提交申请。

  境外机构不再以产品名义提交申请,无需逐只产品入市。

  □ 在投资方式及投资品种上:

  公告规定通过直接入市渠道及债券通渠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无需重复申请,可直接或通过互联互通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同时,允许同一境外机构将其在QFII/RQFII项下的债券与根据公告所投资的债券在境内进行双向非交易过户。

  境外机构可投资品种及投资范围与现行规定保持一致。已入市的境外机构可开展现券交易,并可基于套期保值需求开展债券借贷、债券远期、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等交易。

  □ 托管结算安排方面:

  公告明确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可直接或通过境外托管银行委托符合条件的境内托管银行进行资产托管。境内托管银行负责对所托管的财产与其固有财产严格分开保管,严格履行实质性独立托管职责。

  这一安排将与结算代理模式并行,境外机构可自行选择到境内金融基础设施或通过托管银行开立债券账户。

  □ 在数据报送与交易报告库要求上:

  公告对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及托管银行涉及债券市场登记、交易、托管、结算的数据报送要求进行明确。通过境内托管银行进行债券投资的,境内外托管银行应按时逐级上报境外机构投资者信息和托管结算数据。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汇总相关信息,并按月向人民银行、证监会及外汇局报送境外投资者准入、投资展业及运行风险等相关情况。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环球市场业务主管吴英敏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告明确了统一准入管理,优化入市流程,在原有的债市对外开放举措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境外机构作为中长期投资者投资我国债券市场,既便利境外资金参与中国债券市场,也为境内债券市场募资者提供更广的资金来源,促进金融市场更好地开放发展。

  “对拥有广泛境外客户群体的外资行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将有助于外资行更好地服务境外客户,为境内债券市场引入更多投资者,帮助全球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今年以来,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投资者青睐的资产,我们预计随着中国经济的企稳复苏、人民币持续升值,这股势头将有望继续。”汇丰中国副行长兼环球资本市场联席总监张劲秋表示。

  张劲秋称,近期监管持续推动债市开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机制。除了2日发布的这一文件外,9月1日起银行间债市直投模式下引入了直接交易,此前银行间债市和交易所债市互联互通,“这些举措都印证了尽管今年面临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低迷等多重挑战,但中国依然在稳步有序推进资本市场开放。”

  境外资金持续为中国资产“点赞打Call”

  中国市场已然成为境外机构眼中的“香饽饽”。8月,股市和债市都赢得了国际投资者“真金白银”的投票。

  IIF近日发布的全球资金流向报告显示,8月份,新兴市场国家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合计流入约21亿美元的资金,较7月份的152亿美元大幅回落,股票市场流入44亿美元,债券市场流出23亿美元。其中,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资金流入总额为44亿美元,流入中国股票市场的资金为6亿美元。

  可以看到,新兴市场国家债券市场出现了今年3月以来资金首次流出的现象。

  在资金流出新兴国家债市的大潮流下,中国债市却备受追捧。

  中债登2日发布的8月债券托管量(按投资者)数据显示,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债券托管量增长明显,8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面额为24619.55亿元,较7月增长1178.31亿元,同比上涨42.82%,相较上年末上涨31.17%,是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第21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8月债券通交易数据也证明,外资对中国债市热情依旧。债券通有限公司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8月债券通交易量4093亿元,交易笔数为5086笔,日均交易量195亿元。其中,8月国债交投活跃,共成交1864亿元,占月度成交量的46%,较7月提升12个百分点。

  富邦华一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汪志远对记者表示,外资持续增值中国债券的底气源自于中国疫情防控得力、中美利差走阔、金融开放政策不断加码以及全球风险情绪好转四方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潘翘楚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04 华业香料 300886 --
  • 09-04 拱东医疗 605369 31.65
  • 09-03 华文食品 003000 5.02
  • 09-03 上海沿浦 605128 23.31
  • 09-02 华翔股份 603112 7.8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