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监管层拟试点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个人不良资产转让能否税前抵扣惹关注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证券时报记者从多位金融机构人士处核实到,银保监会近日在业内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方案》,拟放开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的转让试点。目前该政策仍在业内征求意见阶段,并非最终版本;不过,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探索转让处置,实则业内已呼吁多年,此次监管征求意见,也给下阶段政策开闸埋下伏笔。
疫情的蔓延不仅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也会间接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上升,今年中国银行业面临着更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压力。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季末增加1986亿元,不良贷款率较上季末增加0.05个百分点至1.91%。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6月初表示,今年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更加复杂多变,防范金融风险面临新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保持战略定力,坚决遏制各类风险反弹回潮,妥善处理和应对新出现的问题与挑战。有效应对银行不良资产反弹。坚决治理各种粉饰报表的行为,督促银行做实资产分类、真实暴露不良、足额计提拨备。疏通不良资产核销、批量转让及抵债资产处置等政策堵点,指导银行采用多种方式加大不良处置。
在本次征求意见中,备受外界关注的就是批量个人不良贷款的转让试点。此前,这一直是银行处置个人不良资产的“禁区”,银行目前对个人不良资产的处置手段相对单一,主要包括清收或核销,即便是试点已有4年的个人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ABS),至今因规模较小也只是小众领域。
允许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或与今年以来个人不良潜在压力加大有关。银保监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实体经济受疫情负面影响较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量明显增加,不良率快速反弹。截至一季度末,个人汽车及其他个人消费类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24%,信用卡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52%。
对于监管拟试点的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不少受访人士认为,其政策初衷旨在拓宽个人不良贷款的处置路径,为银行处置个人不良贷款提供多种选择,但这一领域未来究竟能做到多大规模则有待观察。
北京一银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个人按揭贷、经营贷多有抵押资产,银行清收不良相对容易,相比之下,资产管理公司(AMC)对个人不良贷款催收处置并无太多经验。对银行来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最关注的问题其实是能否税前抵扣。因为个人不良贷款核销的条件非常严格,打包转让的处置方式通常无法达到银行贷款所得税的税前抵扣标准。没有了抵扣所得税的优势,加上一些银行自身就有个人贷款的催收能力,批量转让给AMC的吸引力并不足。
“相较于对公不良,我国个人不良贷款规模并不大,加之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定价难度大,批量转让的途径究竟能做到多大规模,仍需观察。”上述银行业分析人士称,不过,对于一些自身没有能力建立催收团队的小银行而言,批量转让的方式或许更具吸引力。
此前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未放开,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暴力催收等问题。在此次征求意见稿中,监管部门仍有同样的担忧,因此要求AMC对批量收购的个人贷款,只能采取自行清收、委托专业机构清收、重组等手段自行处置,不得再次对外转让。
除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外,此次拟试点的另一项创新在于单户对公贷款转让。按照现行的监管要求,目前银行转给AMC的对公不良资产包组包户数在3户以上。一四大AMC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试点拟允许对户对公不良资产转让,这利于不良资产的挂牌交易,但处置效果可能不如资产包的形式。AMC从银行手中收购的不良资产包中,不是每户资产都能得到较好的处置收益,银行通常是“好资产”和“坏资产”搭配着打包出售,AMC更看重的是资产包的整体综合收益。单户对公不良资产转让因管理成本高,对四大AMC来说并没有明显优势,但这种转让形式或许对社会投资者更有吸引力。
根据征求意见稿,试点参与不良贷款转让的银行有18家:六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试点参与不良资产收购的机构包括:四大AMC、符合条件的地方AMC、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
责任编辑:潘翘楚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