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平安等车险业务陷违规竞争 广东银保监局连发百万级罚单

人保平安等车险业务陷违规竞争 广东银保监局连发百万级罚单
2020年05月20日 23:32 新浪财经综合

买银行理财吃亏上当?遇到银行霸王条款?告诉我们帮您解决并赢取1000元现金大奖。

  原标题:广东车险超千万大罚单!人保平安中华联合均在列,监管严控疫情下手续费竞争乱象

  来源:慧保天下

  近日,广东银保监局陆续公布三张百万级罚单,分别对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平安产险广州中支、中华联合广州中支以及相关负责人各处罚款198万元、295万元、152万元,创下2020年财险业单张罚单新高,车险业务违规竞争仍是本次处罚的原因所在。

  另据“慧保天下”了解,此次广东银保监局针对当地车险乱象打出的实际是一套组合拳,一同处罚的还有湛江人保、湛江平安和人保汽车保险销售公司等,更多的罚单还在程序中,最终对机构和高管的罚款累计超过千万元。

  当然,处罚只是手段,而非最终目的。为了做好后续的市场规范工作,广东银保监局还要求平安和人保严肃问责,对广州地区违规行为承担责任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内部撤换。对机构和高管的严厉处罚,在广东车险市场形成了很大的震动,市场违规行为也得到了及时有效地遏制。

  因为疫情原因,前3月保险业保费增速骤然下降,但也是因为疫情原因,保险业赔付大幅减少,令财险公司费用空间有所扩大,不少机构对于加大费用投入又开始蠢蠢欲动。对此,2020年3月,银保监会曾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对突出的车险乱象坚持‘冒头就打’,抓‘关键少数’,重点盯大公司和顶风作案的违法违规机构,大幅提高财险机构违法违规经营成本”。

  一直以来,车险领域都是严监管的对象,而2020年,即便是疫情令行业保费增速放缓,这种严监管的态势也丝毫没有放松的迹象。

  01

  广州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双双收百万大罚单,高管问责调整,处罚力度创历年之最

  近日,广东银保监局官网相继公布三张百万罚单,其中平安产险广州中支被罚295万元、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被罚198万元,中华联合广州中支被罚152万元。

  三张由地方银保监局开出的罚单罚款数额之高引起了“慧保天下”的注意。要知道,2020年前4月,银保监会网站公布的财险业百万级罚单也不过2张——分别为中华联合财险上海分公司因信保业务被罚120万元;人保财险遵化支公司因因妨碍依法监督检查行为和编制虚假资料行为,被唐山银保监分局罚款101万元。

  广东银保监局公布的罚单显示,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平安产险广州中支、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中华联合广州中支三家机构被罚158万元、152万元、119万元,多位相关责任人被处1-22万元不等罚款。处罚原因涉及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给予合同约定以外利益、拒不依法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义务等。

  “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批准)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成为人保、平安两家公司中被罚金额最多的一项。根据现行《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存在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罚款。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被罚50万元,平安产险广州中支被罚48万元,系“顶格处罚”,足见此次监管处罚力度之大。

  此外,人保、平安两家机构分别因“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外的其他利益”被罚30万元,其中,平安产险广州中支有两位相关负责人被罚10万元,也均是《保险法》相关规定的顶格处罚。

  另据“慧保天下”了解,此次广东银保监局对车险整治其实是一系列动作,未来将会有更多罚单陆续公布,最终针对人保、平安、中华等机构的罚款总额累计将达千万左右。除了高额罚单之外,广东银保监局还建议人保、平安两家机构更换相关负责人,且目前均已调整到位。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保险业原保费收入增速降至仅增2%。虽然保费增速下降,但监管对市场的整治决心依然不减。据普华永道近期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保险行业监管处罚动态分析》,2020年一季度保险业共收到470张罚单,金额7254.16万元,较之2019年一季度,罚单数和罚款金额呈现双增态势。

  02

  疫情期间车险赔付率降低,手续费竞争乱象再起,广东银保监局组合拳精准治理

  因为疫情原因,一季度保险业赔付大幅减少。数据显示,2020年前3月,保险业赔付支出3031亿元,而去年同期达3318亿元,同比减少287亿元。

  赔付支出的减少,令财险公司费用空间有所扩大,市场费用竞争重现抬头之势。数据显示,2020年3月,全国车险已赚保费综合费用率38%,较前2月提升1个百分点,其中人保财险车险综合费用率从33%增至35%,平安产险也从37%提高到38%。

  车险市场乱象的抬头自然引起了监管的高度重视,2020年3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车险市场秩序和促进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到,随着复产复工的推进,车险乱象苗头有所反弹,跨区域抢单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公司和地区高手续费、虚列费用等顽疾又开始冒头。为此,其要求各地银保监局要继续保持车险严监管态势,对突出的车险乱象坚持“冒头就打”,抓“关键少数”,重点盯大公司和顶风作案的违法违规机构,大幅提高财险机构违法违规经营成本。

  广东银保监局此番一口气针对人保、平安、中华联合等车险巨头开出高额罚单,无疑正是对上述通知的积极响应。

  据“慧保天下”了解到的情况,在《通知》的指导下,为维护车险市场整治成果,广东银保监局从2020年3月中下旬开始,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坚持打治结合,推动车险服务转型升级,进一步回归车险的本源。

  “打”是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治”是指从根源上改变“高费用”、“低赔付”的市场生态,推动广东车险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就是要打出一套组合拳:

  抓住重点公司、重点区域,对市场占比近8成的平安、人保、太保和国寿财险实施贴身监管,对市场占比6成左右的广州、东莞和佛山三地市场开展联动监管,保持同频;

  坚决推动依法自律,行业的事情行业自己解决;

  加强市场监测评价,及时收集市场信息,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性;

  以规范乱象最为突出的省内异地车业务为抓手,对各地车险市场进行画像评价,压实分局属地监管责任;

  堵后门、开前门,通过服务端的“疏”,消化费用端的“堵”

  对平安、人保的处罚只是车险市场整治措施之一。据了解,随着组合拳的打出,目前广东车险市场乱象的苗头得以遏制,并继续呈向好趋势。

  其实,一直以来,车险领域都是严监管的重点。2019年,监管更是加大处罚整治力度,相关数据显示,从2019年年初浙江及广西银保监局叫停5家地市级保险机构商业车险新业务算起,2019年监管累计对138家财险分支机构采取停止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的监管措施,涉及33家财险公司。

  2020年,很显然只是延续了2019年以来车险业务严监管的趋势——即便是疫情令行业保费增速放缓,即便车险综合改革在即,严监管的态势也丝毫没有放松。

  值得注意的是,银保监会官网近日发布的答记者问中也明确指出:

  面对保费增速的下降,尤其是部分公司可能出现负增长,部分市场乱象可能出现抬头的情况,银保监会有决心通过继续严监管,遏制市场主体的违规冲动,守住和巩固近年来金融领域治乱象的成果,保持整治力度不减;进一步规范车险市场秩序,促进车险高质量发展。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加强日常监测分析,坚持打早打小,将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

  不只广东,3月以来多个地区的监管部门也在积极行动。

  此次虽然只是广东银保监局开出两张极具“杀鸡儆猴”意味的罚单,彰显了广东银保监局整治车险乱象的决心——作为车险第一大省的广东,虽然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其并不是唯一一个车险综合费用率出现提升的地区。

  据市场反映,2020年3月以来,全国共有20个地区车险综合费率相较2月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广东地区的增幅仅排名中游,甚至低于全国平均增幅。另外,还有的地区综合费用率居高不下。不过,在严监管态势不变的趋势之下,各地监管部门都在重拳出击稳定市场,这20多个地区的险企及其分支机构无疑也是应当高度警觉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缘成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7 浙江力诺 300838 --
  • 05-26 浙矿股份 300837 --
  • 05-21 三峰环境 601827 6.84
  • 05-21 德马科技 688360 25.12
  • 05-21 宇新股份 002986 39.9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