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副董事长屠光绍:适应新形势 拓展对外投资合作

中投副董事长屠光绍:适应新形势 拓展对外投资合作
2019年03月12日 14:19 中国经营网

【金融315,我们帮你维权】近年来,银行卡盗刷、信用卡纠纷、暴力催债、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层出不穷,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黑猫投诉

  两会独家访|中投副董事长、总经理屠光绍:适应新形势 拓展对外投资合作

  本报记者 裴昱 北京报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对外投资合作健康有序发展。”3月10日上午,在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时,中投副董事长、总经理屠光绍特别强调,一定要重视“对外投资合作”,在他看来,对外投资是中国主动应对国际局势变化、化解国际市场风险的关键所在。

  这一天,在全国政协经济界驻地,屠光绍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

  当前,全球正处在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环境之中,全球政治环境风云变幻,不确定性增加,全球市场波动的潜在风险,对于任何一个投资人而言,都是无法回避的考验。

  今年已是中投创设的第12个年头,这个以中国外汇储备保值增值为要务的主权基金,正在围绕“投资合作”进行创新,通过包括双边基金的方式,充分发挥双方投资人的既有优势,提高投资效率,排除潜在风险。作为最初的试验田,中美之间的双边基金,由中投与高盛共同参与,目前已有20多亿美元的规模。在获得市场广泛认可的情况下,中意双边基金、中法双边基金也都在积极推进过程中。屠光绍还透露,中投正在考虑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基金。

  《中国经营报》:全球的金融环境正在急剧变化过程中,资产市场的价格与走势,也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中投如何看待国际资产市场的走势?

  屠光绍:国际金融市场我认为最需要应对的就是宏观环境和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较大,可能是常态。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第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有所抬头,影响全球经济合作,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第二,全球宏观政策正在调整期。全球金融危机后,主要经济体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对全球经济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另一方面的副作用。因为最终是要回归常态的,所以就有了缩表,停止量化宽松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美元全球货币体系的重要性,美国联储的表现至关重要。当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处于调整期,而且现在对它的预期并不是很清晰,这也会影响全球资金的流动和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

  第三,全球贸易体系,包括WTO正面临严重挑战。过去WTO全球贸易体系,对支撑全球贸易影响全球经济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现在的贸易体系,特别是WTO的功能受到很大抑制,WTO究竟何去何从面临不确定性,这会对全球贸易,进而对全球经济带来深刻影响,增加全球贸易经济不确定性。

  第四,科技发展带来全球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个一方面对全球经济产生正面影响,另一方面从金融市场看,科技的发展对金融市场也产生了影响。比如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方面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的信息传递,包括交易方式会发生新的变化,很多的程序化交易,量化交易,使得在同一个时间里,产生单向的市场行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同频共振会加剧。加剧整个市场的不稳定性,这些方面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这些方面意味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由此带来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

  《中国经营报》:在全球经济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应该如何做好全球投资呢?

  屠光绍:现在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的趋势是双边化、区域化。虽然贸易领域WTO仍然发挥作用,但却面临挑战。全球化的投资规则,正在形成过程中,但是进程并不顺利。现在,很多区域性的、双边性的贸易协定,替代了过去统一的、全球化的框架,这对全球化的下一步,是很大的挑战。

  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对全球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积极支持并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同时,中国也在推动新型的全球化,这其中,“一带一路”就是推进新型全球化的具体实践之一。

  因此,总结一句话,要应对好国际经济大势、国际市场的变化,必须要根据投资人自身的战略、根据投资人自身的特点,在全球的投资市场中,找到自身准确的定位。

  对于投资人来说,这就是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降低风险所必须做的,基础性的工作。

  《中国经营报》:近一阶段以来,中国在金融开放领域做了新部署,对于中投而言,你认为如何更好地适应中国对外开放的大格局?

  屠光绍:中投本来就是金融开放的产物。

  中国的“走出去”,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实际上,从60~70年代起,随着信息革命,全球经济结构开始调整,部分基础加工制造业,也可以理解为低端产业,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转移,在那个时代,诞生了亚洲四小龙。通过果断地实施改革开放,中国抓住了这个机遇,进入了全球经济的大循环。同时,我们充分利用中国在全球的比较优势,最典型的就是劳动力成本,还有其他方面的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就是全球产业链条的中低端制造业环节中,成为主导,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实现了第一个阶段的“走出去”,即“商品走出去”,这就是“加工——出口”的走出去模式,虽然,在这个阶段中,很大一部分是“低端商品走出去”。

责任编辑:杨群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4 震安科技 300767 19.19
  • 03-14 永冠新材 603681 10
  • 03-13 新诺威 300765 24.47
  • 03-13 青农商行 002958 3.96
  • 03-12 每日互动 300766 13.0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