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支持民企融资的政策即将陆续出台。
11月19日,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第九届财新峰会表示,当前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银保监会正在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预计在本周内会上报党中央、国务院。
与此同时,周亮在会上也发表了对金融创新与严监管的看法。他认为,前几年表外业务扩张速度非常快,自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监管力度开始收紧,从“宽松软到严紧硬”,一些乱相、风险开始收敛。当前金融风险问题有着复杂的周期性,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现在是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把握好监管的力度和节奏,避免造成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章鱼效应”。
银行保险机构不能只顾自身效应
周亮在发表演讲时表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注重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归纳起来,主要是把握好几个关系:
一是统筹好“两个毫不动摇”的关系,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二是把握好防风险与促发展的关系。
三是处理好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四是协调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
其中,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依旧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周亮在会上透露,目前银保监会正在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预计在本周内会上报党中央、国务院。
“前一时期市场上出现所谓“民营经济离场”的论调,这是极其错误的。”周亮说。
银保监会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对国有和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对大中小企业平等对待,特别是要求银行保险机构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缓解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所谓“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周亮指出,具体包括以下六方面:
1、 对暂时遇到困难、具有发展前景、生产经营正常的民营企业,不盲目断贷、抽贷、压贷;
2、 对出现股票质押融资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采取补充抵质押品等增信方式缓释风险、稳妥处置;
3、 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4、 督促银行改革完善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尽职免责、纠错容错机制;
5、 指导银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贷款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6、 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帮助企业降低债务负担。通过这些措施,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消除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隐形壁垒,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我们不能只顾银行、保险机构自身的效应,更多地要关注实体经济的效应。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人民群众有购买力的需求,才能转化为市场真正的潜力。”周亮称,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目前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下一步,银行业、保险业将更为聚焦到为实体经济服务上来,让金融业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份助力。”
监管不会毕其功于一役
近期一系列支持企业融资政策的出台,市场上也有观点认为监管环境会趋于放松。但从周亮在会上的表态看,监管部门并不会“毕其功于一役”。
周亮特别强调,有些金融风险问题,有着复杂的周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原因,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循序渐进,标本兼治,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搞好金融监管,需要高超的艺术,把握好力度节奏,避免出现“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章鱼效应。
周亮以监管治理影子银行为例来解释这一问题。他指出,前几年银行表外业务扩张过快,资管规模竟高达百万亿元的天文数字,金融业脱实向虚的趋势从数量、速度来看都比较显著。
“我们当时的监管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偏松、偏软、偏宽的,但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监管力度开始收紧,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相应的,一些乱相、风险开始收敛。”周亮说。
有市场人士认为,监管从原来的“松”到现在的“紧”,市场感觉有点不太舒服了。对此,周亮则表示,“这个不舒服恰恰是我们要的。只不过监管在转变过程中,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对影子银行的治理,也是监管部门在面对金融创新时自我革新的完善过程,这也是处理好创新与监管关系的逐步摸索。周亮就认为,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金融监管为金融创新提供安全屏障。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旦金融创新偏离主业、脱实向虚,就会积累风险,产生很大的破坏性,威胁金融安全稳定。对待金融创新既要积极鼓励,又要审慎对待,要及时弥补制度短板,加强监管协调,消除监管空白。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周亮进一步解释,对于依法合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再造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和人民群众需要的金融创新,要大力支持。对某些打着创新旗号从事非法集资、搞庞氏骗局的“伪创新”,必须严厉打击,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净化金融生态。
改革难点在于利益格局的打破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大历史关口上,我国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如何协调好国内与国际关系,如何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迫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金融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金融业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周亮称,一方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另一方面,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业就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组织制度创新,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对外开放的机遇和挑战也前所未有。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挡,我们要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周亮称,实践告诉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企业的负债偏高。
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以及价格发现、风险分散功能有待提高。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我们必须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1、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搞“大水漫灌”,实施“精准滴灌”,促进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
2、是坚持总体分业经营为主,严格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
3、是抓紧落实金融领域对外开放举措,取消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宽外资设立机构条件和业务范围,优化外资机构监管规则。
4、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积极引入国际资金、技术、人才,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大力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升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积极主动参与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制定和实施,不断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不过,改革也并非易事。周亮也坦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比革命还要难,因为革命是针对别人的,改革是要在自己身上动刀子。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现在的改革难点在于利益格局的打破。“每个人是不是能够反躬自问,比如我们银保监会的改革能做点什么?中国的改革应该具备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在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也不要过于急躁,还是要保持战略的定力和历史的耐心。”
责任编辑:陈鑫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