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12月30日,“南宁先锋”党员教育优秀作品展播开播,首部作品《一片丹“芯”为报国》讲述了被誉为“中国龙芯之母”的广西籍科学家黄令仪的动人故事。
黄令仪(1936—2023),中共党员,出生在广西南宁,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她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她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是当之无愧的“国之栋梁”。近期,记者在南宁、北京等地采访了黄令仪的家人、同事、朋友,深入探访了她如何用一颗最纯粹的中国心打造出最硬核的“中国芯”,挺起民族脊梁、国家未来的感人事迹。
作品同步通过“南宁党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播出。
1936年12月,在南宁的一家医院里,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女孩出生了,此后她走过87年人生,于2023年早春在北京与世长辞。
来时两手空空,走后骨灰撒入大海,一同被撒出的还有一枚小小的芯片。
她就是被国人称为“中国龙芯之母”的黄令仪。她的一生,充满了奋发图强的爱国情、矢志不渝的报国志、勇攀高峰的强国梦,她曾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爱国“芯”
1970年4月24日,注定被牢牢铭刻在新中国的史册上。
这一天,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浩瀚的太空里,第一次传出了中国声音。当“东方红”旋律响起的瞬间,许多人泪流满面。
这些画面深深地激励着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但当时很少有人知道,“东方红”的旋律,正是从跟随卫星进入太空的黄令仪带队研发的计算机里飘扬而出的。
在激动的人群里,34岁的黄令仪百感交集。以此倒推,3年前的氢弹,6年前的原子弹,都记载过这位科技工作者的汗水和付出。罗布泊上空卷起蘑菇云的时候,她确信,中国将彻底摆脱战争的枷锁,中华民族的腰杆挺得更直了。
筚路蓝缕斩荆棘,支撑黄令仪坚持下来的,是一颗深沉而炽热的爱国心。
黄令仪,原名廖文蒂,1936年12月出生于南宁小乐园医院(今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她不满一岁的时候,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战火纷飞、流离失所,这个襁褓中的婴儿尚不知什么是祖国时,已经在敌机的轰炸中随父母挨打奔逃。随着年龄的增长,战争、硝烟、死亡、伤痛透过小女孩的眼睛,在她心中留下深深的烙痕。逃难中的黄令仪曾问妈妈,为什么别人总来欺负我们?妈妈说:“因为他们比我们厉害,只有我们比他们厉害的时候,才不会再受欺辱。”一句朴素的话语点燃了一个孩子救亡图存、立志报国的鸿鹄之志,此后她的一生与此紧密相连。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一穷二白,13岁的黄令仪从一个给地下党送情报的“儿童团员”变成了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在知识滋养下,黄令仪努力成长,并于195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一年后,黄令仪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日记中写道:“无论道路多么曲折、艰难,我一定要把自己终身的努力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1958年,黄令仪被推荐至清华大学深造,主攻半导体器件研发。从此,她与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终身结缘。
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说芯片是承载海量信息的一本书,那么集成电路就是书籍的纸张,半导体则是制作纸张的材料。导弹、卫星这样的国防重器,离开了芯片的配合,后果不堪设想。黄令仪之所以咬住半导体专业不放,正是因为她知道专业背后暗藏的深意。
两年后,年仅24岁的黄令仪在母校创建了全国首个半导体实验室,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团队就研制出半导体二极管。
老照片里,年轻的黄令仪扎着两条乌黑的麻花辫,眼神清澈、坚定,她和新中国刚刚起步的半导体事业一样,风华正茂,满怀抱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科技报国的漫漫征程。
报国“芯”
信仰是崇高的,信仰之路是一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付出。
1962年,一纸调令,黄令仪来到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那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研发工作将会被列为最高机密,为搭载导弹的火箭以及卫星研发微型计算机,确切地说,这些研发成果将直接用于“两弹一星”。
700多个日夜的坚守,每天长达14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不仅仅是体力的极限挑战,更是对意志力的极限考验。多年后,黄令仪是这样描述研制“两弹一星”那段时光的:“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日子,大家都只为了国家的需要,无私地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凝聚着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更缔造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的春风在神州大地吹拂,伴随着国门的打开,科技的差距让黄令仪陷入迷茫,特别是芯片研发制造领域,“拿来主义”的观点甚嚣尘上,直接购买国外现成的芯片一时成为主流。黄令仪心里明白,做计算机设计的人如果只知道“用芯片”,里面是什么并不完全知道,又怎么能做出一台好的计算机呢?
当“经费少、周期长”成为从业者心中的障碍时,当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被叫停时,黄令仪失声痛哭,虽然充满了不甘和无奈,但她心中始终没有放弃重启芯片研究的希望,一直在默默地坚持着。
1989年,黄令仪受邀参加美国国际芯片展览会,偌大的会场,没有一家中国企业,更没有一枚中国生产的芯片。
经过半个世纪的磨砺,逐渐摸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门槛,然而环顾左右,却无祖国一席之地,黄令仪的心中五味杂陈。在当天的日记里,她写下这样一句话:“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
回国后的黄令仪厉兵秣马,专心投入芯片研究工作。此时,黄令仪已年逾五旬,阅读门阵列的描述语言,就像读天书一样。黄令仪暗下决心,“从零开始,甘于寂寞,乐于清贫,从此潜心识规律,风华正茂更如前。”
科研的敏锐与智慧,只会盛开在刻苦积累的土壤。2000年,在德国国际发明专利博览会上,黄令仪团队设计的芯片获得银奖,代表中国实现该领域零的突破。
得知获奖消息,时年64岁的黄令仪情不自禁地写下一首小诗,拳拳报国之心尽在一词一句里:“神州之尊重泰山,赤子荣誉轻鸿毛;灵台无计四十载,不觉青丝已成雪;纽伦堡夜星光灿,启明银座落中华;十年耻痛今宵去,芳草天涯迷人还。”
强国“芯”
芯片做出来了,但“没有用”——停留在实验室样品阶段的设计成果,根本无法同已经统治了全球市场的国外芯片相提并论。
百里之行半九十,千尺竿头须再攀。
机遇再次来临!
2001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伟武向全国发出打造“中国芯”的求贤令。正在广西老家安享退休生活的黄令仪收到了邀请信,她不顾自己已经65岁的高龄,满怀激情地接受挑战,继续在毫厘之间“开荒拓野”。
是什么让黄令仪已过花甲之年还选择重回科研一线?
在黄令仪的回忆录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我心中最大的愿望是为祖国的强大而出力。”黄令仪的胸膛里始终跳动着一颗强国心,那是对祖国的热爱,那是对科技的执着,那是对民族复兴的渴望。
在参与“龙芯”设计的日子里,黄令仪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她每天早出晚归,在实验室里与星辰为伴,每项数据都要一一过目,绝不允许有丝毫差错。
2002年7月初的凌晨,经过成千上万次修正后,“龙芯1号”最终完成设计,进行芯片试生产。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黄令仪的脖子突然僵硬动弹不得,医生下了最后通牒——不能再用电脑了。
2002年8月10日,我国首款通用CPU“龙芯1号”宣布研制成功,从那天起,西方国家的垄断,国产计算机无芯可用的历史,彻底终结。得知消息的黄令仪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不知怎的,脖子也不疼了,我完全沉浸在幸福之中。”
从“无芯”到“有芯”,再到超越国际平均水平……黄令仪继续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又过了13年,2018年“龙芯3号”研制成功,成为国之重器的“心脏”。
在黄令仪的回忆文章中,她写道:“一个老迈之年的人,用战战兢兢的双腿爬上了一个山峰,仰头一看,又一座更高的山峰堵住了前进的路,然后一咬牙,又顽强地一步一步地爬上那更高的山峰。”
看,中国高铁复兴号驶入“百分百国产化”轨道,战斗机翱翔于祖国领空,北斗卫星从寰宇之上传来一束束坐标……一颗颗跳动的“中国芯”,点亮科技之光,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这一年,黄令仪已经82岁。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新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入学礼,在校长给本科新生的信中嵌入了一枚“龙芯3号”实物芯片。信中写道:“它看上去很小,却可以驱动庞大的世界;它朴实无华,正是中国科学院砥砺创新自主研发的写照。”
2024年11月,龙芯3的系列产品“龙芯3C6000”进入发售量产倒计时,测试结果显示,“龙芯3C6000”已媲美国际大厂中高端CPU产品。
“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黄令仪说到了,也做到了,她所孕育的“中国芯”正在中国科技领域永恒地跳动着,更将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勇担时代重任,不断在科研领域探索前行,向更加璀璨的星空迈出更坚定的步伐。
本报记者尹海明 陈蕾 莫俊黄理佳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