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为让“家文化”理念落实落细落小,府山街道建立了志愿服务、党建共建、护老帮困三项具体工作机制,为社区的共治、自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民丰亚莉几年前突发中风后搬至府山社区卫宁巷1幢居住。在这里,她遇到了热心肠的邻居宣懿成夫妇。在丰亚莉养病期间,宣师傅考虑到她腿脚不便,便每天早起帮忙买菜,其爱人张荷英则负责烧菜。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丰亚莉不仅身体逐渐康复,还积极加入了社区的“爱妈巡逻队”。
如今,府山街道辖区内已有18支类似参与邻里互助、商圈秩序维护的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总数超过420人。街道制定了相关管理机制,将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日常管理,并鼓励居民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劝导、治安维稳、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至今已举办500余场次。
“棋杆红”是具有府山街道特色的城市党建品牌。围绕“共谋共建、共融共治、共享共富”的目标,广泛链接辖区内的医院、电力、高校等资源,通过党建共建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街道还出台了《“家和万事兴”家文化建设实施行动》,实施五“家”工程,构建了资源共享、互助友爱、邻里和谐、共治共享的可持续机制。目前,街道已与23个党建共建成员单位开展合作,并组建“棋杆红”光明小分队、“棋杆红”唠嗑小分队、“棋杆红”助企小分队等志愿服务队,随时响应居民需求。
今年上半年,府山街道聚焦“一老一小一商一残一低”等重点人群,发布了护老帮困“暖心十条”工作机制。例如,孤寡老人、困难残疾人、家庭困难人员等可享受小区卫生费减免;60周岁以上老人持“爱心卡”在街道和社区的老年食堂用餐可享受9折优惠;80周岁以上老人每天早上可到社区“豆浆小屋”免费领取一杯现磨豆浆等。
“通过从机制层面将治理内容细化到具体的‘家’和‘人’,使家文化与党建共建、志愿服务深度融合,不仅易操作且可持续,为社区干部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有力的抓手。”坊门街社区干部陈燕说。
三个平台托“家福”
府山街道辖区商圈资源丰富,创业机会众多,如何将这一优势转化为居民就业增收能力和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街道结合实际提出了“技能+就业”的组合策略,探索搭建“全周期”就业增收平台。为此,府山街道充分利用柯城建园人力资源“零工市场”的资源优势,实现了零工信息和用工需求的精准高效对接。同时,街道与马站底的15家美食商铺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了“棋杆红·就业技能实践基地”,为居民提供了美食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的宝贵机会。
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居民,府山街道更是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街道通过“府上礼享”强社惠民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的“坊门悦市”、春日集市等124个共富摊位,为创业者提供了孵化、练摊的平台,助力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山东人田金歌多年前来钟楼社区务工,今年参加了街道举办的水晶糕制作培训后,在辖区做起了特色小吃生意,每月收入超过6000元。今年以来,街道已帮助20余名“低学历、缺技能、难就业”的困难家庭人员实现了就业,涵盖家政、收纳、维修、美食制作等多个领域。
此外,府山街道还成立了强社惠民公司,通过房产经营权入股的方式,带动了辖区内8个社区的经济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公司经营性收入达到了510万元,为居民提供了200余人次的就业机会,并助力居民增收80余万元。同时,街道还连续举办了“华商衢道·古城新市”嘉年华活动和第二届“古城新市”系列活动,不仅激活了城市消费,还涌现出憨豆儿共富工坊、金融银行爱心集市、坊门街夜市等一系列新的就业载体。
“在互动中增进居民间的和谐关系,活动平台的设置必须接地气。”丰小龙介绍,府山街道还举办了一系列以“家”为主题的活动,如“家运会”“家风故事会”“府山好人家”评选等。这些活动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还引导他们走出“小家”,融入“大家”,从而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深耕“一个家”,温暖千万家。将生生不息的传统“家文化”理念贯穿于基层治理之中,并与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相融合,这片“古城新市”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