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由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2023年全球自然灾害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发布。《报告》显示,与过去30年(1993年—2022年)的均值相比,2023年全球自然灾害频次偏少3%,受灾人口偏少53%,死亡人口偏多 73%,直接经济损失偏多32%。其中,洪水灾害最为频繁,共发生152次,比历史偏多3.5%,受灾人口最多,达3239.28万人,与历史平均相比偏少66%;风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约1008.45亿美元,较历史偏多 50%;地震活动次数有所增加,死亡人口最多,达62451人,与历史平均相比偏多140%;森林火灾死亡人口增加,直接经济损失较历史增加41%;滑坡发生次数增加,死亡人数较历史偏少30%,受灾人口较历史偏少35%,直接经济损失偏少100%。
《报告》发现,区域上,2023年亚洲自然灾害的频次最高,其次为南美洲与非洲;亚洲是因灾死亡人口最多的大洲,其次为非洲;亚洲因灾经济损失最高、北美洲次之;发展中国家较之发达国家受自然灾害影响更重,主要影响的灾种为洪水、风暴和地震。

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剧,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热浪风险、可预见的不利影响以及相关损失和损害正不断升级。
记者了解到,高温热浪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导致诸多风险增加的气象现象。本次《报告》采用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高温热浪标准,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5再分析数据集,开展2014年—2023年全球高温热浪时空特征分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科学证据。
《报告》显示,2014年—2023年,非洲高温日数最多,最高气温最大、但升温速率最慢;北美洲高温日数最少,最高气温也最低;南美洲高温日数增加速率最快,大洋洲最慢;欧洲最高气温升温最快。全球除南极洲、欧亚大陆北部、青藏高原、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部山地区域外,其余地区均有高温分布;中国长江流域中下游、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海、南美洲中部等区域高温日数呈明显增多趋势;亚洲东北部、欧亚大陆交界处、北美洲中部南极洲西北部等区域日最高趋势升温最快;非洲西北部及刚果盆地、青藏高原周边、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南美洲亚马逊平原西部等区域高温过程发生频次增加趋势较快。
“这既体现了高温热浪对全球不同区域的影响特点,也凸显了全球共同应对高温热浪灾害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报告》指出,高温热浪风险的不断加剧进一步突显了跨国合作的紧迫性,只有通过共同行动,包括加强高温天气下的医疗服务和完善高温预警系统,推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有效应对极端高温事件,倡导可持续发展和气候适应措施,以及加强全球范围内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减灾合作等措施,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全人类健康,维护全球生态环境,为未来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和可持续的世界做出贡献。这种全球性协作不仅有助于减轻高温热浪带来的影响,也能为全球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提供重要保障。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