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拧成一股绳 化解教育焦虑

“家校社”拧成一股绳 化解教育焦虑
2024年10月14日 10:23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妇女网

实现协同育人,学校是文化育人的主阵地,家庭是品德教育的主战场,社会是实践教育的大舞台。需要三方主体定位准确、任务边界清晰,各司其职,既不越位、缺位,也不错位,相互支持、促进,良性互动,同频共振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若葵

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中小学生的校内、校外课业负担都被减轻了,但是,部分家长的心里仍然很“慌”,其焦虑情绪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如何破冰,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

化解焦虑“家校社”育人观需一致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显示,家长的教育期望值普遍较高。91.2%的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取得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50%以上的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期望太高是学习压力的最大来源;高收入与低收入两端的家长参加校外培训的比例高,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担心孩子成绩的比例高达93.7%;32.6%的家长常常为“让孩子上好学校”感到很焦虑。

另外,对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对减负与学业评价体系和招生考试制度的变与不变,对孩子未来发展和生涯前景的不确定性、对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情绪状态等状况的担忧,也引发了家长新的焦虑。

缓解家长焦虑需要“家校社”共同树立一致的、正确的育人观,即坚持立德树人和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学校、社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公益讲座、社会实践活动或生涯规划指导服务等多种渠道,向家长传播科学的育人观念,帮助家长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和科学育人本领;优化环境、氛围、舆论等外部条件,在全社会形成良性的育人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教授张志勇认为:“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绝不是让学校、家庭、社会都围绕着学生的考试升学转,而是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自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是文化育人的主阵地,家庭是品德教育的主战场,社会是实践教育的大舞台。”学校、社会引导家长要看到孩子除了学业以外的优点与潜能,而不只以分数作为单一评价标尺,尊重孩子的合理想法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三方同向同行,携手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形成育人共同体,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各地丰富多彩的协同育人实践

2023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落实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制度。家长要强化责任意识,注重家庭建设,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社区要面向中小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意见》以法规的形式进行价值倡导、行为规范,增强协同育人的共识。

在此背景下,各地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劳动教育是贯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内容之一,但也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实际上,劳动教育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一个有力的载体。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为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开发了综合性课程,如“三节三爱”,通过“家校社”三个途径共同开展“倾听水的声音”“节电小达人”“锄禾心说唱”等节水、节电、节粮教育。同时,开展寻找勤劳节俭家风故事、校园农场种植、班级小管家、社区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经常提醒我用水时把水龙头拧小,人走灯灭,物尽其用。参加活动后,我又从同学、小伙伴和邻居身上发现每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劳动、节约的习惯,感觉这些好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中有不少智慧。比如,我跟同学的妈妈学会了在鞋盒表面贴上喜欢的彩纸,再在侧面掏一排圆孔,把喜欢的彩带放进去,就是一个漂亮的彩带收纳盒……”一位四年级学生告诉记者。

可以说,丰富的、接地气的活动,能帮助孩子们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和良好品质,自觉践行、传承传统美德,劳动教育也因此成为孩子幸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媒体报道,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围绕“赋能·互育·共生”核心,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学校依托家长资源,家校共同开发以家长为主导的个性化自发课程,如汽车课程、多彩社团课程等;家长与教师或专业人员共同开发的共建课程,如“沉浸式”红色家长思政课,开展项目式学习,讲红色故事、演红色经典;家长和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开发的合作课程,如“生活家园”课程、劳动实践课程等。同时,学校借助社区场馆资源构建课程基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教育、创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活动。

宋纯(化名)的女儿就读于北京市一所小学,五年级,学习成绩中上等,喜欢画服装图。“以前我总限制她:‘画这些能画到好大学去吗?’我们经常为此闹得很不愉快。”宋纯说,“经过多次跟老师沟通,与女儿达成了一致: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她可以自由画画。而且,我还答应她参加了一个培训机构的衣社活动坊。”她设计过古代服饰、宫廷服饰、卡通服饰和时装,虽稚嫩,但挺有创意的,她还用彩纸、废旧衣物、薄纱、蕾丝、薄棉布、无纺布等为材料,剪裁、缝制出成品。“换一种眼光,突然发现孩子蛮好的。”宋纯表示,自己想明白了,女儿将来擅长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一定非上名牌大学不可。

从一些地方探索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来看,“家校社”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融合,同频共振,能在现有条件下,将“双减”政策落实到位,最大化地实现五育并举,有效缓解家长焦虑。

家庭教育具有奠基作用

北京家长叶文萱的儿子目前读小学三年级,她告诉记者,自孩子上幼儿园大班起,她的精神就一直紧绷着:担心孩子幼升小,担心他入学后不适应,每天起早贪黑、辅导陪练……直到一年前,她才感觉“养育之路总算走顺了”。这个“顺”,得益于她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厘清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边界,尽量少地把学校课堂延伸到家里,自己的‘任务量’也减少了些。”叶文萱的看法代表了许多家长的观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意见》明确,“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这就需要三方主体定位准确、任务边界清晰,各司其职,既不越位、缺位,也不错位,相互支持、促进,良性互动,“家校社”拧成一股绳。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晏红认为,家庭教育的独特性在于在家庭生活中立德树人,家庭影响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留下深刻的印记。家庭教育有效发挥积极功能、家长履行应有职责,是“家校社”实现协同育人效果的前提条件。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罗爽也表示,目前存在的学生发展问题,如学习习惯较差、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堪忧等,往往与家庭教育实施不当有关。“最终承受不利后果的则是孩子。”罗爽说。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赋权利,但是教育子女的能力却不是与生俱来的,动员全社会力量为父母行使教育权利与主体责任赋能,帮助父母养育好孩子是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主要抓手。”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康丽颖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发布的《让终身学习成为现实》手册指出,终身学习是应对当下时代快速变革的有效手段。家庭教育也因此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即由家长对孩子的单向教育活动转变为家庭成员间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双向教育活动,家庭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以实现孩子和家长的共同进步与成长。事实上,家庭学习共同体是对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在强调家庭教育的同时,晏红认为,各方面的教育需要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举例说,目前一些学校“唯分数”论现象,影响家庭教育的价值定位,导致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附庸的现象;社会上存在的学科类培训,容易引发家长焦虑,导致“教育内卷”现象。因此,协同育人意味着创设一个合作性的教育环境。康丽颖也表示,要做到目标一致、关系协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最终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8 拉普拉斯 688726 --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
  • 10-15 苏州天脉 301626 21.23
  • 10-11 六九一二 301592 29.49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1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