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潮涌拍岸 聚宝盆风生水起

新时代潮涌拍岸 聚宝盆风生水起
2024年08月08日 04:36 青海日报

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光热电站

柏树山

在祖国西部的辽阔大地上,有一片神奇而壮美的土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70年的砥砺奋进,海西州如同璀璨明珠在新时代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展现出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

海西州成立之初,经济基础薄弱、百废待兴。勤劳勇敢的海西人民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气概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开拓创新。经过70年的发展建设,海西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荒凉之地崛起为现代化的繁荣之域。

追昔抚今 汇聚力量

蹚过历史的长河,海西州依托大自然的厚馈,秉承几代柴达木人的精神血脉,走过了70载艰苦创业、追逐发展的漫漫征程。

1954年1月,正式成立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开辟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新纪元。辉煌70年的柴达木开发史、创业史、发展史由此落笔。

1954年2月,德令哈国营农场建立,之后相继兴建20多个农场,至上世纪60年代初,大漠上开垦出来的柴达木耕地,绿洲农业编织的粮仓在此起步;

1957年初,在锡铁山建成了人员逾千、机械设备齐全的新型矿区,成为今天青海西部矿业的雏形;

1957年10月,柴达木第一个炼油厂——油泉子炼油厂在冷湖地区建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最迫切的能源支撑;

1958年9月,随着地中四井的发现,拉开了冷湖油田大开发的序幕,柴达木盆地原油源源不断从冷湖运出,为新中国的发展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8年末,茫崖地区开始石棉开采,当年即开采出青海省的第一批石棉矿产。

创业的峥嵘年代成为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70年长路,布满英雄的足迹、饱蕴英雄的礼赞!

精神伟力 承前启后

持续沸腾的柴达木开发建设,在曾经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凝结出弥足珍贵的丰厚精神财富。在海西这块辽阔土地上产生形成的“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崛起为世人瞩目的精神巅峰。

1954年5月,慕生忠将军率领1200名筑路大军,从格尔木出发,仅用7个多月时间,就打通了自格尔木到拉萨的青藏公路,创造了人类公路修筑史上的奇迹。塑造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限忠诚,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两路”精神。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实现全线通车。从1958年开工建设,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建设者攻克“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形成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精神的伟力在一代代柴达木人的奋斗实践中传承、丰富和发扬,推动海西州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祖国携手同行。

改革增动力 开放显活力

改革与重构交织。在党坚定不移引领的这场新的伟大变革中,海西州冲向大潮,实现再塑。

改革开放的春潮在辽阔的瀚海戈壁席卷开来,海西州的发展呈现出富民与强州良性互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竞相发展、城镇与乡村共同繁荣、环境与发展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改革开放让海西州体制机制变革迸发出空前活力。全面推开国有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依托良好产业基础蓄势而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盐湖化工、新能源等一批支柱产业勃然兴起。

调整产业结构让海西州农牧产业积累了巨大潜能。枸杞产业在发展中形成独具海西特色的重要支柱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并以其绿色有机无公害打造出推得开、叫得响的“柴达木枸杞”产业品牌。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特色种养业、有机畜牧业竞相发展,相继建成的一大批农牧业产业基地,成为海西州发展历程中“改革开放富起来”的生动写照。

改革的巨大动力推动海西州经济社会发展奏出了时代强音。在2012年至2023年期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由376.32亿元上升到828.19亿元,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年均增长6%。人均GDP由7.7万元增长至17.6万元,始终位居全省首位。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44.91亿元增长至129.72亿元,增长了1.9倍。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在全省大局中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2023年,海西州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等经济指标,在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位列首位。2023年,海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位列首位。

改革开放的触角日益延伸,发展的后劲持续增强。持续深化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商便利度不断提级进位,2023年,市场主体增长3.94%。100项重点改革稳步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承接任务全面完成。对外开放日益深化,2023年完成进出口总值4.94亿元。落实援青资金实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项目,对口支援呈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23年接续认定科技型企业25家,3家科技“小巨人”企业乘势崛起。项目建设持续发力,2023年,183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09.8亿元,超出省定任务28.4亿元。延链补链强链项目蹄疾步稳,招商引资“筑巢引凤”,2023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165.7亿元,超出省定年度目标。今天的海西,改革创新的步伐坚实有力,为高质量发展拓展出更加广阔的空间。

紧跟新时代 回应党召唤

迈进新时代,拥抱新时代。凭借70年发展的积累、精神的储备,海西州迎接时代“大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西州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推护”,努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树立全州“一盘棋”思想,凝聚全州各族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贡献海西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西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统领海西发展的“政治要件”和“行动纲领”,为海西州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海西州聚焦落实国家战略和省委的各项部署要求,抢抓新机遇,围绕省委确立的把坚持生态优先作为第一抉择,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作为追求目标,把保护“地球第三极”作为最大担当,把打造“五个示范省”作为总体战略,赋予了海西州“两核一轴一高地”区域发展布局核心增长极的重要地位和打造“开放柴达木”的科学定位,为海西州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增强了动力。

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和国家大力支持,海西州全力通过了统筹三年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推进的大战大考,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明显成效,挺住了从未有过的考验,推动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传承和发展的“接力棒”,历史地交到这一代柴达木人手中,如何以空前的坚毅和力量接稳这一棒、抓牢这一棒、跑好这一棒,是挑战和考验、是使命和责任、更是梦想和荣光。

自党的二十大以来,海西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取得新成就。

理念之光照亮发展前路,奋进的号角鼓舞海西乘势而上。

——强化政治引领,推动“政治强起来”实现了新提升;

——提振发展信心,推动“思路活起来”取得了新突破;

——压实重点任务,推动“工作实起来”形成了新局面;

——突出全面从严,推动“纪律严起来”呈现出新气象;

——激励担当作为,推动“作风硬起来”成为了新风尚。

全州上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为海西州70年的发展链条锻造出新的更加坚实的一环。

生态“打头阵” 绿染柴达木

回应时代之问,铭记殷殷嘱托。海西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怀“国之大者”,在一个生态极为脆弱地区筑起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柴达木生态卫士”在新时代呈现新作为。

海西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执法督察尺度之严、环境改善效果之好前所未有,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坚持绿色发展主线,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启动国土绿化三年提速行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保护制度改革,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和建设,伴随一大批重大生态工程相继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收到实效,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变革。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与巩固提升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书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西篇章”。

全力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助力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奏响昆仑山国家公园建设序曲。巩固历年来国土绿化成果,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野生动植物种群“家园”日益繁盛。2023年,乌兰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快美丽河湖建设,国省控地表水断面、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都兰县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全州城乡环境清洁行动,2023年创建7个国家卫生乡镇。巩固了生态环境保护成果,海西秀美山川实现再塑。

“四地”建设开新局 转型发展辟新境

立足产业“四地”是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实践路径,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海西州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涵盖“四地”建设全要素全产业地区。加快构建以产业“四地”建设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海西全力以赴抢占先机。

坚持把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作为重中之重,修订完善《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规划》、优化盐湖产业发展空间,制定出台行业标准、行业规范,推动盐湖资源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立法,促进盐湖产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深刻认识清洁能源产业是海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助力全省实现“双碳”目标的责任和担当。海西州坚持把打造清洁能源新高地作为抢抓新机遇、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切入点,加快构建规划、政策等“五位一体”推进格局,强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围绕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海西州充分发挥自身的旅游重要节点优势,全力融入青海湖旅游示范区创建,大力推进茶卡盐湖5A级景区创建,精心打造水上雅丹、察尔汗盐湖等景区景点。

海西州紧抓发展绿色算力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发挥已经形成的清洁能源产业优势,以清洁能源赋能绿色算力发展,推进绿色电力向绿色算力转化,全力打造青海省存算结合数据中心集聚区和冷湖世界级天文观测研究基地,抢占绿色算力赛道,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新样板。目前,冷湖天文观测研究基地响应“东数西算”国家战略,通过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科教和创新基地建设,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保障更有力 民生谱新篇

万事民为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标杆样板,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党的十八大以来,海西州在全国“三区三州”率先提前三年实现全域整体脱贫,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海西州聚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体系,重点在育产业、抓建设、补短板、强服务、兴人才上下功夫,打造出多元化乡村发展新模式。全州脱贫人口收入持续稳步增长,2023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瀚海乡村绘出宜居宜业和美画卷。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州城镇登记失业率总体控制在3.5%以内;

健康海西建设加快前行,综合医改不断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国家建设试点全面启动,“病有所医”成现实;

坚持教育高质量发展,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资源配置上优先安排教育,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与能力提升工程、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校企融合人才培养,做精传统专业,培育新型专业,学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2%以上,位居全省前列,戈壁飘来桃李芬芳;

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书香海西”品牌持续擦亮,多元一体中华文化认同得到深化。

平安促稳定 和谐奏新声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稳定是和谐的前提。

海西州作为全国唯一的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上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努力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海西样板”。

海西州坚持以政治建设为保障,高位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以文化建设为引领,积极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三交”为重要途径,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主要举措,推动“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重大要求落地落实;坚持以法治建设为基础,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经过不懈努力,海西州连续两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6市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截至目前,海西州打造“石榴籽家园”96个,建立少数民族服务中心5个,先后有43个集体和56名个人被评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得到全面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海西常开长盛。

以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作为总牵引总抓手,发挥法治保驾护航作用,“平安海西”响彻和谐之声。

推动各项事业持续良好发展,关键在党的全面领导,离不开坚强纪律保障。以严的责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严的标准突出思想政治建设、以严的要求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以严的措施夯实党的基层基础、以严的纪律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以严的氛围凝聚社会广泛共识,全面从严治党,凝聚起“懂海西、爱海西、兴海西”的正能量,进一步激励和凝聚了全州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建设现代化新海西的磅礴力量。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

在重新审视省情、州情、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海西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把发展聚焦到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两个重点”上来,加快建设格尔木盐湖绿色产业园、德令哈清洁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园“两个标杆”,着力打造柴达木全域有机枸杞种植基地、冷湖世界级天文观测研究基地“两个亮点”,同时赋能金属冶炼、油气化工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以绿色算力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

70年来,海西州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始终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始终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始终牢记使命、勇毅前行。信念和力量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向着繁荣进步澎湃而去,走出了一条富有海西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书写了辉煌70年的壮丽史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聚宝盆”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再现海西力量、作出海西贡献!

(张红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青海省 海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15 小方制药 603207 --
  • 08-12 国科天成 301571 --
  • 08-05 珂玛科技 301611 8
  • 08-05 巍华新材 603310 17.39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18.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