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绵绵无绝期

转自:新安晚报

 “你们是家乡来的客人”

  1999年5月,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拟在邓稼先的出生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砚山房”筹办邓稼先展览馆。为了征集资料,时任怀宁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郑生璧、副所长金晓春以及时任怀宁县五横乡(现为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党委书记的唐克志等一行几人,专程赴京拜望了许鹿希女士。

  许鹿希女士的家位于北京市的九院宿舍。这是一座灰蒙蒙的貌不惊人的大院,但是生活在首都的人都知道,这座普普通通的院落却有着神秘莫测的一面。因为九院就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心脏”。曾担任九院院长的邓稼先与无数同志在这里为中国的国防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按照电话预约,郑生璧等人准时来到许鹿希女士的家。家中简朴得不能再简朴,房子虽有三室一厅,但那还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每个房间都特别狭小,客厅里只能容得下一张餐桌,卧室里也没有什么高档的电器,更谈不上昂贵的家具了,摆放的只有一张硬板床,一张放有两部电话的桌子。见大家站在那儿不知所措,许鹿希女士一边端出水果和饮料,一边热情地招呼大家落座:“请坐,请坐,你们是客人,是家乡来的人。”一席话,把大家心里说得暖融融的。

  许鹿希女士特别关心1998年那场洪灾中怀宁的受灾情况。她在大家的话语稍作停顿的片刻,关心地问:“去年,我从电视上看到长江发大水,水灾好严重,不知家乡受灾没有?房屋可有损失?庄稼被淹得如何?”其关切之心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当唐克志把一本内装“铁砚山房”及邓稼先出生地五横乡自然与建设风貌的影集赠给她时,她紧紧地攥在手中,并连声说:“家乡我还没有去过,我要一张张好好地看,仔细地看,认真地看。”当大家向许鹿希女士诚恳地提出邀请后,老人稍稍想了想,说:“我目前自己的工作丢不开,稼先还有许多事要我去做,身体又不宜远行,到时候再作决定吧。”

  当郑生璧一行说明了此次赴京的主要意图之后,许鹿希女士不仅热情地提供实物,而且马上同各方面进行联系,为怀宁县筹办邓稼先展览馆征集了大量难得的实物资料。

“就好像他还活在我的身边”

  2000年11月,怀宁县委、县政府在北京召开新县城搬迁汇报会。会前大家一致商定,由怀宁籍新华社记者操风琴前往九院宿舍去接许鹿希女士。操风琴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时值寒冷的冬季,阳台也没有封,屋里依然是水泥地,整个家里没有任何装修,最‘豪华’的家具就是卧室里一对陈旧的单人布沙发,这个家真可以用‘简陋’二字来形容!”当时由于时间紧迫,操风琴在她家没有久坐,可许鹿希女士出门时,却拿了一只塑料袋和一把长柄雨伞,操风琴在旁边看见了,就善意地提醒:“邓夫人,今儿天不会下雨……”没想到许鹿希女士说:“我年岁大了,腿脚不好,每次出门拿着雨伞正好做拐杖。”操风琴根本就没有想到,70多岁的老人,竟然没有一根很多农村老太太都有的拐杖,没有一只哪怕是人造革的提包!

  但就是这样一位朴素的老人,走进几百人的大会场时,会场上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祖国赤子邓稼先的深切缅怀,也表达了大家对许鹿希女士的深深敬意。许鹿希女士静静地端坐在主席台上,小心地从塑料袋里拿出自己亲手写的致怀宁人民的贺信,代表邓稼先深情地诵读。读着读着,她的喉咙不由得哽咽了,以至泣不成声:“如果稼先现在还活着……看到家乡一年一年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不知该会……”偌大的会场一片寂静!来宾们无不为许鹿希女士对亲人的情、对家乡的爱所深深打动。

  许鹿希女士对这次怀宁县城的搬迁尤为关心,不时向身边的人员打听有关情况:搬迁要花多少钱?这笔资金到底如何解决?搬迁之后,老县城石牌又该怎么办?甚至仔细地问到邓稼先的老家五横乡在新县城的什么方位?距离有多远?县城搬迁后对五横的经济发展会不会更有利?当身边的人员详细地向她汇报后,老人连连点头表示赞许。

  开完会,依然是操风琴护送许鹿希女士回家。在车上,操风琴出于心中的疑惑一直没有解开,便试探着向许鹿希女士询问为什么至今还住着这么一套简陋的房子?许鹿希女士快人快语,说邓稼先是1986年因核辐射患癌症去世的,这么多年来,为了纪念他,家里一切摆设全按他生前的样子布置,“就好像他还活在我的身边。”“那对布沙发,现在看起来是太过时了,可那时邓稼先每次从戈壁荒原上的核试验基地回京休假,最舒服的就是在家里这张沙发上躺一会儿。他们那时在与世隔绝的地方,多少年是连床都没有的!邓稼先曾经对我说过,沙漠里常常狂风大作,狂风过后,大伙吐着满嘴的沙子,钻出帐篷一看,咦,外面的军车怎么面目全非了?原来,狂风夹带的砂石把军车绿色的漆皮全都打光了!”到这个时候,操风琴才真正地明白,那对布沙发上蕴藏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我决不答应他们对稼先这样做”

  2001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15周年纪念日。应《党史纵览》编辑部约请,中共怀宁县委党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维民与笔者一起,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之后,共同撰写《许身国威壮山河》的纪念文章。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将第一稿直接寄给了许鹿希女士,希望她能在百忙之中进行审阅。

  很快,许鹿希女士就给我们回话了。她说,她会尽快将稿子改好,并通过快件寄过来。然而,等我们拿到定稿之后,不由得惊呆了,稿子并不是我们寄出去的稿子,老人为了避免她改动的地方我们看不清,竟将长达4000余字的稿件重新打印一份。在随稿寄来的便笺中,她还强调指出,文章中加着重号的地方千万不可删除,其中有这么一段:其实对于中子弹的解释依照美国《防字学报》1997年9卷10期第20-21页上山凯文·基尔帕特里克撰写的一篇题目为《中子弹的作用》的科学论文(Jourmal of Civil Defense.1997.9-10,P20一21.Kevin Kilpatrick:《The Neutron Bomb》),可以得知:“中子弹是一种中子流大量增加的武器,高能中子流的穿透力非常之强,大于伽马射线,能穿透很厚的钢板,对人员造成伤亡……”这一段难懂的英文和一组枯燥的数字,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出许鹿希女士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接触中,我们发现许鹿希女士虽然在物质上清贫淡泊,但她十分执著地维护着邓稼先的英名。邓稼先因受核辐射而患癌症去世之后,经常有记者到她的家中采访,他们无不惊讶于这位“两弹元勋”家庭生活条件的简陋,遂要求许鹿希女士将邓稼先的生活照片提供给他们,他们负责把照片合成在豪华的居室中或者庭院里,但许鹿希女士严词拒绝了。她说:“他们怎么弄别人我不管,但我决不答应他们对稼先这样做!稼先生前从不追求物质享受、一生实事求是,如果我那样做,那是我对稼先的侮辱。”

  邓稼先以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深厚的科学造诣光照史册,同样,许鹿希女士作为邓稼先的忠贞伴侣,永远是怀宁人的骄傲,是安徽人的骄傲!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邓稼先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12 国科天成 301571 --
  • 08-05 珂玛科技 301611 8
  • 08-05 巍华新材 603310 17.39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18.5
  • 07-23 博实结 301608 4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