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

陕西:榆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
2024年07月26日 17:05 企业观察报

以改革之笔,书奋进之章。

近年来,榆林立足能源化工这一强市之基,按照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要求,全力推动能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发挥改革引领带动作用

强化顶层设计

榆林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方法,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

成立以市委书记任总指挥、市长任执行总指挥的市高端能源化工建设指挥部,对全市能源化工重大项目统一调度,统筹谋划能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重大项目布局、资源要素配置、科技创新赋能、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等工作。

落实中省部署要求,结合榆林市情实际,充分发挥基础能源供应和资源转化方面的优势,探索形成“12363”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思路。

按照“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原则,以国家级和省级园区为主体,合并、托管区位相邻、产业相近的园区,园区数量由44个整合为18个,全面改变了园区“散乱多”的局面。出台《榆林市化工产业投资指导目录(试行)》,推动能化产业向榆神工业区、榆横工业区、神木高新区、靖边经开区、府谷高新区和神木兰炭园区集聚,布局了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的榆神和榆横工业区2个精细化工园中园,“煤头化尾”全产业链加速构筑。

发挥改革先导突破作用

优化要素配置

榆林着眼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加快破除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

坚持煤与煤基产业一体布局。一批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及清洁高效的载能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在全国及周边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聚优势,相继建成国能榆林化工、陕煤乙二醇、延长煤油气综合利用、中煤煤制烯烃等20多个现代煤化工项目,落地了全球首套煤油气综合转化装置(延长靖边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全球首个煤油混炼工业示范装置(延长集团50万吨/年煤油混炼项目)、全国首个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示范项目(陕西未来能源煤制油项目),全国首个煤电一体化项目(国华锦界电厂),国家能源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延长石油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启动项目填平补齐工程)。陕煤二期、国能煤炭综合利用2个千亿级项目即将开工,构建起了4个千亿级、8个百亿级重大项目和一批精细化工项目的“4+8+N”项目支撑体系。

动态配置要素资源。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要素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要素保障、项目责任、时间节点”三张清单,实行用地、能耗、取水、环境容量和林地指标动态调整。

打造电价洼地。榆林是全国唯一的地级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市,神木、榆神、榆横、靖边、府谷5个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取得批复,4个配电改革试点取得许可并实质性投入运营,电力直接交易全面放开。目前,正在建立煤矿保供等量低价电煤、电厂平价来料加工、电网优化运行方式、交易中心撮合双边交易、电投公司等额顺价传导“五位一体”降电价协作机制,统筹推进增量配电试点建设,支持电投公司开发并就近交易新能源,压低前端上网电价,以前端补后端,降低后端用电成本。

发挥改革试点示范作用

推进科技创新

创新和人才支撑不足是长期制约榆林发展的重大短板,为此,榆林坚持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全力推动“两链”融合。

创建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探索能源革命“榆林样板”。深度融入秦创原,利用全省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形成“一原两地多区”总体框架和“1+N”政策体系,创新开展“七有四清零”专项行动,实施秦创原“三支队伍”建设专项和“驼城之光”“科技之光”等人才计划,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提高到0.6%、取得历史性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较三年前分别增长160%、300%。建设科创新城,打造榆林版的科创总平台,发挥省市共建体制机制优势,拿出76平方公里整装土地,建设集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总部,引领能源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城,目前,已累计投入160多亿元,城市建设初具雏形。

全力聚焦卡点问题,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煤间接液化、低阶煤中低温干馏、煤焦油加氢等一批世界领先的自主技术实现产业化,“榆林版煤制油”被认定为“系世界首创,居领先水平”,煤化工装备自主化率达85%,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能源陕西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发挥改革约束倒逼作用

加快低碳转型

榆林锚定“双碳”目标,邀请院士团队完成碳达峰顶层设计,深入推进碳达峰榆林行动,积极为高碳城市低碳发展探索经验、形成示范,2023年获批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试点实行用能权交易。出台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建成用能权交易平台,实现全省首批用能权交易。

开展用能预算管理。实行系数压减,对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企业加大用能压减力度,对全市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170余户重点企业实行用能预算管理,引导优质企业释放产能,遏制效能不达标企业用能。

强化项目节能审查。对拟建“两高”项目,进行碳排放、能耗双控等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对新上马能耗较大项目,实施能耗指标替代和30%绿电替代,国能榆林化工20万吨/年聚乙醇酸、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取得节能审查批复,正加快落地建设。

建立智慧能源管理体系。建成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全市700余户重点用能企业接入平台,在线耗能监测量达用能总量的90%以上。2023年,全市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9.9%,顺利完成阶段性任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05 珂玛科技 301611 --
  • 08-05 巍华新材 603310 --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18.5
  • 07-23 博实结 301608 44.5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4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