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哑铃”在沪语中有何意?端午假期,来徐家汇探寻“老唱片里的上海声音”

“梵哑铃”在沪语中有何意?端午假期,来徐家汇探寻“老唱片里的上海声音”
2024年06月08日 19:15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恰逢端午假期,6月8日下午,《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百代小楼)内举办了“徐家汇源百年建筑沪语导览”系列活动的第一站,为现场参观者和线上观众带来了沪语导览和一场主题为“老唱片里的上海声音”的艺术对谈沙龙。30余位来自上海沪剧院的资深戏迷和百代小楼的热心观众还现场参与互动,从老唱片中聆听跨越世纪的沪语音频,感受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百代小楼位于徐家汇公园北侧,拥有醒目的砖红色外墙,是中国首家唱片制造厂的诞生地,也开启了中国唱片生产的历史。百代公司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规模最大的唱片企业,灌录发行的唱片涵盖戏曲、电影插曲、流行歌曲等众多领域。1935年5月3日,在百代小楼的录音棚内,《义勇军进行曲》首次被灌制成唱片,后被转录至电影《风云儿女》的胶片上。国歌从首次灌制成片到传唱大江南北的过程,也在2021年5月百代小楼修缮开放后为更多人所知。

开放三年多来,各类文化讲座、沙龙、特展和互动活动已经成为百代小楼的特色。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徐家汇源景区邀请上海文化研究理论专家、滑稽剧作家和滑稽表演名家徐维新,上海广播沪语节目主持人司徒纯纯以及上海滑稽剧团演员阮继凯等,以“寻找老上海的声音”为主题,在线上线下同步为观众分享经典滑稽戏老唱片,讲述上海滑稽戏、独角戏以及上海说唱的历史,并现场演绎沪语绕口令《龙华塔》。

徐维新曾担任千余集情景喜剧《新上海屋檐下》的总编剧和《上海故事》杂志主编等职,在他看来,无论是本地方言、小贩叫卖、沪语童谣或是记录市民生活的滑稽戏老唱片,都是“上海的声音”。沙龙现场,他播放了多段来自上海广播媒资库珍藏的滑稽戏老唱片片段,从老牌滑稽大师王无能以及姚慕双、周柏春、杨华生、张樵农等一众滑稽戏大家的声音中,探寻沪语的缘起、发展和与时代的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沙龙的互动环节主题为考考台下观众“被遗忘的上海话”,邀请观众结合老唱片中的语境以及徐维新现场的原音复刻,来猜测屏幕上的词组分别对应老上海话中的哪些意义。

“‘让为’的意思有人知道吗?”主持人发出提问后,坐在后排的一位观众阿姨立即举手回答:“是‘认为’‘觉得’的意思吗?”

“不是。”

“是‘应该’的意思吗?”

“接近了!”徐维新解答,“让为”是正宗沪语中“要算”的意思,现在已经较少使用,在语境上与“应该是……”较为接近。

当现场屏幕出现“梵哑铃”的表述时,一位操着北方口音的年轻女孩举手抢答,且回答准确。“是不是小提琴的意思?跟小提琴的英文发音‘violin’接近,刚才徐老师也提到,上海话海纳百川,有不少来自西方的舶来语。”

徐维新表示,标准上海话需要保护与传承,但关键不在于“老派”和“新派”之分。“现在有一种声音,觉得上海话中吸收的新词汇太多,大家讲的上海话都不正宗了……但沪语本就是一门持续不断在吸收新事物表达方式的语言,代表了包容并蓄的‘上海之声’。”不过,他也提到目前不少沪语使用者在尖团音的发声上确实存在困难或疏忽,而聆听老唱片、欣赏沪剧,则恰恰能帮助大家学习和训练尖团音的发音。“想要听‘正宗上海话’,老唱片是非常宝贵的渠道。”

当天现场,来自上海“小八腊子”说唱艺术团的滑稽小演员们还装扮成老上海街头的磨剪刀师傅、卖栀子花小贩、黄包车车夫,在百代小楼内演绎昔日小商贩“叫卖”的场景,为观众还原老唱片中记录下的老上海360行,在海派文化之源感受“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胸怀。

本文图片:舒抒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老唱片 上海市 上海话 滑稽戏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