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新”工匠⑪|中国石化技能大师田明打破国外垄断封锁技术,帮助油气井“焕新重生”

大国“新”工匠⑪|中国石化技能大师田明打破国外垄断封锁技术,帮助油气井“焕新重生”
2024年06月08日 15:31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在贵公司大力支持下,贵公司首席技师、中国石化技能大师田明与工程技术服务中心连续油管项目部专家紧急驰援茂名石化260万吨/年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反应器破焦工作,最终该台装置3台反应器焦炭层已全部贯通……”这是一封近日从1800公里外广东茂名寄往江苏油田分公司的感谢信。此次“跨界”驰援不仅开创了中国石化上游油田井下作业技术服务中游炼油装置作业的先河,同时也是田明带领团队攻克的又一个“世界级”技术难题。无论是新疆沙漠腹地还是东北松原大地,抑或是西南崇山峻岭,放眼全国的多个重大油气田,都留下了田明与团队为其提供技术保障服务的默默身影。

“油井医生”跨界问诊“方”到“病”除

油气井发生井筒故障倘若没有处理成功的话,会给企业造成小则几十万多则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而田明所从事的工作便是解决油井疑难杂症的“专科医生”。

茂名石化260万吨/年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是全球第二套、国内首套投用的装置。由于内部出现油渣沉积,底部结焦堵塞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受邀参加该难题技术研讨会的田明经过现场勘查,提出了将连续油管专项技术用于清焦解堵的思路。“过去连续油管技术都是为地下油井服务的,这次转移到距离地面75米的炼塔实施空中作业在行业内还是第一次,难度可想而知。”田明告诉记者,在炼油设备林立的有限空间内实施超远超高的大型吊装,存在吊装设备受风力影响发生碰撞、吊点受力偏移、液压管线受力不均断裂等风险。

为了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团队进行了20多项技术创新,编写了220条施工细则,并将自动操作系统改为人工控制。“整条钻磨作业流程被细分为6个环节。比如说,地面泵撬需要时刻汇报施工排量和钻磨泵压变化情况,一旦卡钻泵压上升就要及时汇报;由于数据传输困难,机手操作设备时必须根据指令调整施工参数,时时监测设备液压系统;远程观察员不仅要观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风险,还要通过内窥镜把控施工质量。”茂名石化炼油五部经理胡函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团队在田大师的带领下,各个环节密切配合,相互协作。而田明则在指导施工的同时,及时果断制定下步施工方案。

6天以后,随着连续油管设备携带专用工具组合平稳落地,“停工”数月的3座炼塔全部成功钻通结焦层。在田明看来,技术没有隔阂也没有界限,用油田企业连续油管技术帮助炼化企业解决生产难题,更进一步拓宽了江苏油田连续油管技术应用范围。

四两拨千斤,“爱捣鼓”的油田“发明家”

6月6日,记者驱车前往位于江都区真武镇的“田明劳模创新工作室”。这里陈列着不少出自田明之手的发明:钢丝绳打铅模工具、时钟扭矩模拟检测装置、智能式取样器、试油测试工艺配套工具等原创设备一应俱全,其中位于陈列柜中间的一个小零部件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不要小瞧它,这可是压力过载保护器的‘心脏’,在没研究出它之前,我们可是吃了不少苦嘞。”田明笑着说道。

田明当时所在的测试队负责试油测试工作,俗称给油藏做“B超”。他们需要通过对可疑层位实施射孔、测试,取样收集油藏压力、温度、产量储量等多种参数。为了提高试油测试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江苏油田从国外引进了“射孔+测试”联作工艺。田明告诉记者,在过程中他们发现,射弹孔爆炸瞬间产生巨大的冲击压力波可能高达上百兆帕,经常造成同在井下录取资料的压力计过载损坏,一次的维修成本达到上万元,更重要的是会直接影响对油气藏的正确评价。于是,他尝试研究了小孔式、螺旋管式等多种压力过载保护装置,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一次大风,忽然给了田明灵感,来不及关窗的他看到房门“啪”的一声被吹关上。“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不就像风一样吗?”这样的想法在田明脑海中一闪而过。针对压力计的传压通道,他设计了独特的活门装置。在射孔时,爆炸带来的冲击波能够被“活门”瞬间关在外面,从而达到保护压力计的目的。冲击波过后,弹簧又推开“活门”自动复位并进行压力采集。利用这个原理,田明攻克了世界级难题。压力计过载保护器的诞生让压力计的损坏率从原来的10.6%降为0,资料精准率100%,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手握金刚钻,纵揽瓷器活。从业近40年的田明,先后完成发明创造成果100多项,为国家创造了过亿元的经济效益。他发明的气动螺杆钻具试验台截至目前已累计检测750台次,节约成本近百万元;改进的震击器震击能力从井深4000米提升到6000米,一举打破国外产品垄断现象,填补了国产此类工具在高压深井中的使用空白……

人才“传帮带”,劳模创新工作室大放异彩

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长期以来,田明始终坚持着“以一个带动一批、以一批带动一片、以一片带动整体”的人才培养理念。14年前,江苏油田首个工人层面的劳模工作室——田明劳模工作室成立,成员从最初的5人逐渐“扩容”到现在的几十人。多年来,他先后与32人签订了师徒或导师协定,多次现场指导青年员工进行技术革新,立志要让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人成长为技术尖子。

曾经作为连续油管作业队的技术员张艳军是田明的徒弟。谈起十多年前自己刚拜入田明“门下”的场景,张艳军记忆犹新。“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从书本转向了实践,掌握了连续油管这一先进装备,收获了许多成果。”拜入师门的第二年,张艳军便在国家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参与的连续油管辅助工具研制与运用也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不仅如此,徒弟中还有2人成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3人成为中石化技术能手,4人获得中石化作业工技能大赛金奖。

截至目前,从“田明劳模创新工作室”走出的技能人才包括试油试气等专业工程师、井下作业工程师、油田技术能手等30多人。这两年,工作室成员们运用自己独创的连续油管修井、测井、试油等技能在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进行技术服务,开拓了外部油田新市场,成功解决近300口高压气井的生产难题,并完成了多个系列革新成果。江苏油田工程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作室目前拥有着创新成果200多项,在田大师的带领下,研制的连续油管切割技术解决了水平井大斜度管柱切割这一世界性难题;创新连续油管内穿电缆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研究的连续油管低成本钻塞技术为页岩气低成本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我所理解的大国‘新’工匠,不仅是技术上创新,还应该是培育好新时代的接班人。只有更多懂技术、会创新的人才涌入,才能推动油田更好地发展。”田明说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石化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