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

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
2024年05月25日 06:50 媒体滚动

转自:黑龙江日报

北大荒进行中耕作业的黑土地。 崔鸿雁摄 北大荒进行中耕作业的黑土地。 崔鸿雁摄

□李淑霞 本报记者 姜斌 刘畅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命脉。爱护、养护、保护黑土地,是刻在北大荒人的血液里的信念。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发展理念,以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综合施策,采取工程、生物、农艺20项技术措施有效加强黑土地保护,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黑土地保护“北大荒模式”。

实施田长制网格化保护

“一天来田里看看,我心里踏实……”每天早晨5点钟,军川农场有限公司莲花管理区水稻技术员翟恒飞都要到“包片”辖区耕地里转转,对黑土耕地质量,是否有水土流失、沙化、碱化情况,有无控制建设占用黑土耕地情况,及农药包装废弃物情况进行巡查。他说,当了这个“田长”,就得负起责任。

记者了解到,军川农场有限公司建立农场有限公司级、管理区级、网格田长、户田长“四级”田长制,让每一寸耕地都有专人守护,每一块农田都有专人管理,一张纵横交织的网格化耕地保护大网覆盖农场有限公司全域,通过网格化管理体系建成促进各级田长从“被动查”向“主动管”转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监管网络,确保耕地保护全覆盖,形成耕地保护齐抓共管新格局,促进黑土耕地数量稳定、质量提升、生态改善。

用农艺技术进行保护

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六分公司第七管理区,水稻种植户刘明山在插秧过程中同步进行侧深施肥技术,实现了秧苗提前2到3天返青。

“侧深施肥插秧机在插秧的同时,可以把肥料定量、定向施用到土壤中,为秧苗早返青提供充足的营养。靶向施肥进一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也进一步实现了节本增效。”刘明山说,“生产环节少了,亩产也提高了。用了这个技术水稻亩增产30-50斤不在话下。”

用农艺技术措施进行黑土地保护,是北大荒集团黑土保护性耕作的重要一环。去年北大荒集团发布了“黑土地保护利用北大荒模式”,系统归纳并集成应用了“科学轮作、绿色生产、精准施肥、智慧农业、保护性耕作、生态治理、格田改造、水资源利用”8个方面的有效措施。通过黑土地保护利用“北大荒模式”的大力推广,实现了肥料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农机作业效率、耕地产出率的全面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广保护技术措施落地

“每层柳梢铺设完成后要及时覆土、浇水。”“柳桩间距要一致,以便柳梢稳定,防止水流冲刷。”连日来,在鹤山农场有限公司第二管理区侵蚀沟治理现场,农业发展部水利负责人张植峰正在对施工工艺、注意事项等关键环节进行科学指导。

近年来,鹤山农场不断在侵蚀沟治理上进行探索,根据每条侵蚀沟的产生位置、发展趋势及形成原因,采取秸秆回填滤水、沟头防护、格宾石笼护岸、修建谷坊、插柳防护等系列措施对辖区侵蚀沟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工程、生物、农艺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具有鹤山特色的侵蚀沟治理模式,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

为了减少黑土流失,北大荒集团大力推广黑土地保护技术措施落地。2023年度落实秸秆还田4517万亩,测土配方施肥4300万亩,水稻侧深施肥797万亩。完成水田规模化格田改造303万亩,累计实施改造面积1913万亩。在部分适宜的坡岗地采用等高种植和等高宽埂等黑土地保护措施。以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开展沟头、沟坡、沟道、沟底、沟壁综合防治,全年实施侵蚀沟治理513条,累计治理侵蚀沟3459条,全面助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北大荒集团将围绕“稳定黑土耕地数量、提升黑土耕地质量、改善黑土耕地生态、建立黑土耕地管护机制”,推进工程与生物、农机与农艺、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通过加强农田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改善黑土耕地设施条件、内在质量、生态环境,切实抓好黑土地保护利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北大荒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